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鱷魚把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粒史學加000420《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14:家裡出事也不想向外求救的霸主!?

鱷魚把拔
·
·
家裡出事也不想向外求救的霸主!?
夫差配劍

──────────原文──────────

十三年,呉召魯、衞之君會於橐皋。

十四年春,呉王北會諸侯於黃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六月子,越王句踐伐呉。乙酉,越五千人與呉戰。丙戌,虜呉太子友。丁亥,入呉。呉人告敗於王夫差,夫差惡其聞也。或泄其語,呉王怒,斬七人於幕下。七月辛丑,呉王與晉定公爭長。呉王曰:「於周室我爲長。」晉定公曰:「於姬姓我爲伯。」趙鞅怒,將伐呉,乃長晉定公。呉王已盟,與晉別,欲伐宋。太宰嚭曰:「可勝而不能居也。」乃引兵歸國。國亡太子,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罷敝,於是乃使厚幣以與越平。

十五年,齊田常殺簡公。

十八年,越益彊。越王句踐率兵伐敗呉師於笠澤。楚滅陳。

二十年,越王句踐複伐呉。二十一年,遂圍呉。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呉。越王句踐欲遷呉王夫差於甬東,予百家居之。呉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剄死。越王滅呉,誅太宰嚭,以爲不忠,而歸。

──────────翻譯──────────

吳王夫差在位第十三年,吳王召集魯、衛二國國君在「橐【音同駝】皋」盟會。

吳王夫差在位第十四年春天,吳王北上與諸侯盟會於「黃池」,想稱霸中原各國,保全周王室。六月丙子日,越王句踐出兵討伐吳國。(九天後的)乙酉日,越國軍隊五千人與吳國軍隊交戰。(再隔天的)丙戌日,俘獲吳國「太子友」。(再過一天的)丁亥日,越軍攻入吳國首都。吳國人向夫差報告失敗的訊息,吳王討厭聽到戰敗的消息,又害怕讓參加會盟的諸侯得知。有人洩漏了這個訊息後,吳王惱怒下,在營帳內斬殺了七個人。七月辛丑,吳王與「晉定公」爭奪盟主之位。

吳王說:「在周王室的宗族關係來說,我的祖先排行最大。」

晉定公說:「在姬姓諸國中,只有我晉國當過霸主。」

晉國大夫「趙鞅」發怒,揚言要討伐吳國,這才讓晉定公當了盟主。吳王訂立盟約後,與晉定公告別,想要趁勢討伐宋國。

太宰「伯嚭」說:「你是能打敗宋國,但你不能夠占有它。」

於是吳王只好領兵歸國。吳國沒有了太子,國內空虛,吳王在國外很久,士兵們都很疲憊,於是就派使者帶上厚禮與「越國」媾和。

吳王夫差在位第十五年,齊大夫「田常」殺死齊簡公。

吳王夫差在位第十八年,越國更加強盛。越王句踐率領軍隊在「笠澤(地名)」打敗了吳國。這一年,楚國滅了陳國。

吳王夫差在位第二十年,越王句踐再次出兵討伐吳國。

吳王夫差在位第二十一年,越國軍隊包圍了吳國。

吳王夫差在位第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國軍隊打敗吳國。越王句踐想把吳王夫差流放到「甬東」,並給他百戶人家,讓他住在那裡。

吳王說:「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後悔不聽伍子胥的建議,讓自己陷到這個地步。」

於是自刎而死。越王滅掉吳國,殺死了太宰伯嚭,因為他不忠於主上,然後引兵歸國。

─────────解說與心得─────────

不斷建議吳王夫差要格外堤防句踐的伍子胥死後,才過了短短三年,趁著夫差又忙著跟中原各國會盟之際,越王句踐真的出兵攻打吳國了。到底為何吳王夫差始終信任著句踐?是因為句踐的演技很好?還是夫差太瞧不起這位跟他爸爸同輩的手下敗將?還是只有伍子胥本人的識人眼光高明呢?總之,從文獻上來看,似乎只有伍子胥不斷勸夫差要小心提防之外,並沒有其他大臣提出建言過,所以這件事只怪吳王夫差識人不明,似乎也有點牽強吧!?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老奸巨猾的越國句踐,演技應該非常卓越,才能矇騙過大多數的吳國君臣吧!

另一方面,正在與中原各國會盟之際,聽說國家遭到攻擊,兒子還因此被俘虜的吳王夫差,竟然選擇封鎖消息,以便讓會盟繼續進行,好讓自己也能成為中原的霸主。結果,消息走漏下,霸主地位還是由晉國繼續擔任。本想攻打宋國出出氣的夫差,在大臣的勸說下,才決定返回殘破的家園。

為何吳王夫差聽到這般緊急的大事,表現出如此反常的行徑呢?我們一般人出門在外,如果聽到家中出事,不是都會第一時間選擇回家的嗎?為何吳王夫差想到的卻是隱瞞呢?難道他不擔心就算成為霸主,但卻已經國破家亡嗎?從這幾段文字來看,那個時代要完全滅掉一個國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想此時的夫差應該認為越國只是取得幾場小勝仗而已,無足掛齒,所以才會打算封鎖消息,繼續爭奪霸主之位吧!

無論如何,回國後的夫差應該會真正感受到吳國的殘破不堪。因為,在接下來的七年裡,越國軍隊不斷來襲,最終甚至還攻陷吳國首都。越王句踐本打算放夫差一條生路,只打算流放他而已。但夫差拉不下面子的情況下,以年老為由,自刎身亡。這位也曾多次與中原各國會盟的霸主,竟得到這個下場,令人不勝唏噓。

雖然歷史已不能假設,但還是讀歷史的樂趣之一,就是在腦中假想一下不一樣的發展可能:

倘若當年在會盟時,吳王夫差可以向各國坦承此事,甚至拜託當時的霸主「晉國」前去救援,不僅可以解燃眉之急,更可以在國際上讓越國背上「偷襲鄰國」的惡名。如此一來,或許可以阻止越國的崛起,並延緩吳國的滅亡吧!?

總之,始於周民族,因為謙讓而逃到蠻荒地區的吳國,最終在一心想打入中原文化圈還被南方越國所滅。吳國的歷史也因此畫下了句點。

至於司馬遷會為這段史料留下什麼評論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