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豬豬老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另外一個孩子的書僮或是附屬品》

豬豬老師
·
·
特殊生手足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另外一個孩子的書僮或是附屬品》

我常會聽到家有特殊兒的家長聊起手足之間:「我希望我老了後另一個孩子可以照顧他,或是想說反正另一個很獨立就先顧這個著吧!」也常會有另一個手足陪伴特殊兒手足一起上課的情況。

總想建議孩子們大些後上的課可以分開來。孩子們彼此都有興趣的課程一起上課當然很棒,但盡量不要讓另一個手足陪伴或過度照顧特殊手足。

調整自己看待特殊兒的眼光,試著在帶領他們時時,多一些配搭屬於他們的節奏與興趣的事情。而「興趣」與「自我的節奏」這兩者對於特殊兒來說,比一般孩子更需要我們有耐心與時間慢慢的陪他們探索發現。

小時候曾當過手足書僮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在那個沒有什麼專有名詞框住孩子的年代裡,媽媽用徒法煉鋼的方式幫助在學習過環境裡與其他孩子出現明顯不同的哥哥,於是小學三年級前每天晚上我都陪著上了很多精彩的課程。

我陪上了畫畫課、鋼琴、作文課、書法課之類的課程。當哥哥不想上時,這些課程也會立刻停止。

雖然人常說生命總會有自己的出口,我後來參加了學校的美術課後班,用最便宜的學費繼續學畫畫,當舞蹈家的阿姨讓我免費學了非常久的舞蹈。即便「陪伴」豐富了我的內涵與技能,我卻從未感謝過媽媽。

有很長的時間,我無法太親近哥哥,總誤會是因為他,我成為了這個家的附屬品。

多年後我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慢慢能理解母親的無助與不捨,了解哥哥的挫折,也感謝生命中經歷的,過往的一切似乎是上帝在幫我預備的行前作業。接納每一個孩子成長的步驟,協助他們在每個十字路口判別問題,欣賞他們的獨特。

以前因為怕其中一個孩子覺得我不夠愛他(她),所以不管何時我總是帶三個孩子一起接送需要復健或參加營隊的孩子,然後又因為太疲憊而責怪覺得營隊不有趣或疲於復健的他(她)。

後來我決定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我們慢慢的有一起玩的時間,各自的時間,和媽媽與其中一個孩子的時間。

有個慈祥的醫生在結束對孩子的評估後對我說:我看過太多特別的孩子,他一定有別人沒有的天賦,他很會音樂嗎?或是畫畫?還是其他什麼呢?我怯生生地回答:「好像都沒有,但是他是我看過最善良的孩子。」醫生回答我:「這是最棒的天賦啊!」

又或許我們眼中最獨立的孩子也許是被迫或是被期許成為那樣的孩子呢!

觀察每個孩子不同於他人的特別之處,學習欣賞。但最重要的是,開始學習喜歡自己,接納每個時期每個角色的自己。

因為這樣我們就會安心的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另外一個孩子的書僮或是附屬品。妳(你)也是。」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