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筆記|化解憂生之嗟
IPFS
古人有云:「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是魏晋之交文人的「憂生之嗟」。而今天台灣社會的隱憂,則是悄悄邁入超高齡的社會,「老人照顧更老的」正在成爲普遍的現象。主政者根本無心、無力,也還沒準備好如何去應對,因此整個社會無論老少,心頭都是沉重的。
看過不少辭職陪伴年邁雙親的故事,固然令人感動;也聽聞過遺棄雙親、任其在養老院無人聞問的事件,令人感到遺憾。這年頭子女普遍僱用外傭看顧父母,但這還得估量是否擁有足夠財力。思量起來,都令人覺得安老之不易。
有位大陸老友,他的豪情是:爲國工作70年。如今他已高齡85,仍位居學術的前列。這當然有其個人優越的條件,但老人必須「不成為社會負擔」-(坦白説,整個台灣社會恐怕也負擔不起)-則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信念。
台灣既已步入超高齡社會,樂齡銀髮族如果身體狀況還可以,其自保之道莫如擺脫對子女的依賴,竭盡一切可能,成為有生產力的銀髮族群。 於是,把握住還有能力工作的時候,盡量投入工作。面對各自生活情境,也才能懷著盼望、淡定以對;子女也才可以不必為家中的老人擔憂,全心為自己的遠景去打拼…。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