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都在看什麼 Book #3:《煩惱10秒就夠了:突破型編輯的工作術》/大田
同樣是五月新書!(巧的是,與《編輯這一行》同樣在5月1日出版)來自另一位成功的日本編輯松田紀子女士的編輯工作談。相比片山一行的《編輯這一行》,這本在內容與氣質上可說是相當不同,但同樣散發一種濃濃的日系氣味。這兩本編輯書都有相似的味道,都很好讀、用字遣詞平易近人,並能在字裡行間嗅到那種獨特的熱情氣息。
但片山一行的《編輯這一行》多少帶有種更加穩重、冷靜的沉著感;而松田紀子的《煩惱10就夠了》,就如同書名的氣勢一般,帶著更加前進、激昂的節奏。
《煩惱10秒就夠了:不多想,凡事做了再說!突破型編輯的工作術》 悩んでも10秒: 考えすぎず、まず動く!突破型編集者の仕事術 作者:松田紀子 繪者:松田奈緒子 譯者:李璦祺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21/05/01 定價:350元 頁數:224頁
乍看書名《煩惱10秒就夠了》一時之間還有點摸不著頭緒,起初看到幾個追蹤的編輯推薦本書時還有點詫異,大家不是最受不了這種雞湯書了嗎?細看才發現,原來也是一位日本知名編輯的編輯工作術──但仍有點不明所以,是在講編輯要怎麼驅散工作上煩惱的書嗎?
重點在於「開會的同時就開始執行企劃」的速度感。
實際上「煩惱10秒就夠了」只是一句松田紀子編輯鼓勵自己的一句話,不過這句話的速度感其實貫穿全書──煩惱10秒就夠了,接著就放手去做吧!
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看齣圖書編輯的日劇(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插畫是作者的姊姊松田奈緒子所畫,而她正是著名漫畫《重版出來!》的漫畫家),松田紀子文字間散發對編輯工作的熱忱、決斷以及處事,就像日劇會有的女主角一般,帶著那種看似平凡中的耀眼光采。整本書的內容並不算「深厚」,但節奏明快、調性輕盈,除了很快就能讀完之外,也正因為作者這種「10秒後就要來真的了!」的節奏感帶著跑。本書共分三個章節,分別是:
Chapter1〈連連製作出暢銷作品的編輯力,放諸四海皆通用〉
第一章正是本書的精華重點(p29-96),我想也會是所有購入這本書的讀者真正想看的地方,也就是本書副標所謂的「突破型編輯的工作術」之所在。松田紀子編輯在這個段落分享他是如何「空降」作為一本老牌烹飪雜誌(延伸閱讀《萵苣俱樂部》的逆轉人生),並透過「外行人」的觀點帶領團隊走出迂腐傳統的工作模式,並實際取得成功。
實際上松田紀子的個人成就首先來自其「圖文書編輯」的成功。但本書是先敘述其職涯後半改革雜誌的方法與事蹟說起。我想這除了有給讀者更「有昭公信」之感外,也正因為這段時期的改革在時間點上較貼近現在(也就是出版界已不再景氣,而在雜誌發行量雪崩的時代下,仍帶領團隊改革做出「實績」的工作法,更具實用性)。
其後,才再回頭講起圖文作品的編輯與製作,但這部分的深度其實就相對淺薄,講得也不夠深入。我想這也如同作者在書中講的,正因為「圖書編輯」是個人戰,其成功的精髓往往流於抽象,甚至是時機點與運氣;而「雜誌」編輯是團體戰,而此時的松田紀子作為總編是處在管理的層級,其展現的管理姿態與如何展現編輯的領袖能力,則較為具體可以說明(畢竟政策即政策,在主題性雜誌一期期表現下,展現的效果更容易評估與量化)。
Chapter2〈當上編輯以前、編輯路上的修行、從九州向東京邁進〉
第二章如標題所列的,其實只是回顧松田紀子如何踏上編輯職涯的生命史回顧。我很欣賞她將這些部分放在本書後半。這些內容可以作為第一章的補充說明,讓松田紀子這位編輯的形象與人設更加鮮明。
Chapter3〈悠哉又快樂地做出成績來!松田紀子的工作術〉
第三章則是作者企圖將所謂的「編輯力」擴展到生活大小事上。不曉得是出於照顧「非編輯」讀者的心態,或是純粹用「不是只有編輯需要編輯魂」這樣的噱頭來讓本書定位成一般職場通用的「工作術」書。但其實這部分的內容實在見仁見智,多半的確流於雞湯書的樣貌。
看出本質,抽出本質,只加以處理本質。 編輯不正是這樣的工作嗎?
即便如此,也許是基於作者本身對編輯工作的熱愛,以及其站在成功者角度帶來的自信與眼光,本書中有著許多關於編輯這件工作熱血與精闢的句子。上面擷取的這句就是一個例子。
但對第一線編輯來說,真正貼近實務面向的頁數大概只有兩、三小節。畢竟有關所謂編輯的漂亮話,太多走向台前的編輯、文人們說得太多。實際上編輯的工作各型各樣,也的確很難一言以蔽之,總是有引人共鳴的句子,卻無法真正帶來一針見血的提攜。
本書適合什麼樣的編輯?
那本書適合誰來讀呢?松田紀子編輯的專業在「圖文書編輯」與「生活風格雜誌編輯」,自然在這兩個領域職場工作的人可以在本書獲得更多共鳴與啟發;但同樣受限於編輯的工作常常「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本書著墨更多的地方,是在雜誌團隊的「管理」層面上。
因此本書就實用面向來說,對基層編輯的幫助其實十分有限。他多少帶有雞湯的性質,而且讀起來就像看一齣日劇一樣讓人熱血沸騰、充滿鬥志,但實務上這些操作層面的分享,真正面對的是出版業的「管理職」──也就是主編、總編之類的編輯。
這些出版社的中高階主管,才是真正有權力與能力採用本書上分享的工作術;或許基層可以透過本書的內容試著向上管理,但我想真正有影響力改變團隊氣氛、革新傳統、下定方針的,終究還是要出版社的主管層同樣意識到所謂的「問題點」。
當然,我們作為基層編輯者,可以用反推的方式去提升自我。本書也不乏這樣面對新人的建議,但其實多半有心的編輯也可以在進入社會後被「折磨」出相應的「社會化」。
本書作者說:要在三十歲前立下「可取代名片的成就」
這一節大概是我看得最冷汗直流的一節。松田紀子在二十九歲做出了百萬冊的暢銷書,而這樣的標準,正彷彿給許多編輯們一道巨大的門檻。我自己看到這段時多少帶有點不以為然的心情,那年過三十仍苦苦掙扎於出版界的所有人,難道就來不及了嗎?
當然,「可取代名片的成就」可以代換成其他沒那麼具體的成就,或自我肯定。但我想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所謂三十歲的這件事。其實在這一節作者是想以自己的經驗證明他的前輩說得對(這句話其實來自作者的前輩),越早達到一定的成就,之後的職涯就越輕鬆(有了代表作後,當然就有底氣,自然在職場上更能風生水起)。
但還好,在本書結尾的雞湯段落,有句我覺得十分值得引用的話,可以稍稍消解這樣的不適感:
此時此刻是我們所剩的人生中最年輕的時刻。
這句顯而易見的雞湯,往往仍被我們大多人忽視。過了三十歲,已經來不及了嗎?已經不年輕了嗎?
或許這樣的煩惱10秒就夠了,趕快把握剩下的人生,做了再說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