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社交不是你的社交:機器的效率早已超過人腦的負荷
1. 150 人或許是人類需要的真正朋友上限,但人類在社交網站的需求卻顯然遠超過這個數字
過去十幾年甚至到最近,社交網站的「朋友」概念更像是「粉絲」、「信徒」或是你想獲取注意力的那些人
我們當中有些人把臉書當做一個炫耀、讓大家看到自己過得很好的地方,並不在乎這些人是否有深刻的情感交流,或是理智的對談
即使到了影片時代(像是抖音),速食、淺碟,用短暫娛樂填補空虛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人類這種「希望被關注」的情感仍然被牢牢地抓住,似乎也只有這類應用能夠大紅大紫
2. 是否 path 太早出現了,社會還不需要它?(老實說我在他死了之後才聽到這個名字,我主觀地認為台灣多數人也是)
現今我們已經慢慢能理解,其實不需要像臉書那麼多的「好友」,有些甚至關閉臉書或是回到 plurk, twitter 這類小圈圈當中
但在我看來可能只是一個避風港,如果將來沒有後繼者,那這些避風港可能也無法支撐太久
3. 人腦有限,機器的效率卻早已超過人類的負荷
物種可以演變進化,我們的腦也早就不是原始人類的大小,但這個進化遠比工業機器的效率進步還要低落太多
個人認為,這些訊息已經超過人腦負荷,而我們若是被引導著去「追」這些訊息,等同於硬要去用機器的方式過生活
最終只會產生更多焦慮,而無法真正滿足我們的內心
科技這麼地進步,卻無法讓人類「慢下來」去享受,可能是一種危險,也是一種反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