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 洛陽龍門(如來佛法大無邊)

德希
·
·
IPFS
·
下了火車,進到洛陽裏面,和母親在路邊吃了碗熱騰騰的牛肉麪,洛陽老鄉用的食材很新鮮,面上的肉也多,可謂是對外地人的良心面。從火車上下來飢腸轆轆,母女二人的腸胃被這碗清香美味面洗禮了一番,頓覺精神大振,對洛陽的好感也升起了

2024的某月某天,在這個安靜的午後,搭上記憶的這趟穿越的列車 回到1995年7月某日和母親一起在洛陽龍門觀光,那座陌生的城市曾經是大唐最繁華的東都,有最美麗的牡丹花,最珍貴的友情,(因為「一片冰心在玉壺」)最酷的大佛。

下了火車,進到洛陽裏面,和母親在路邊吃了碗熱騰騰的牛肉麪,洛陽老鄉用的食材很新鮮,面上的肉也多,可謂是對外地人的良心面。從火車上下來飢腸轆轆,母女二人的腸胃被這碗清香美味面洗禮了一番,頓覺精神大振,對洛陽的好感也升起了。

「龍門」,又稱伊闕,這裏東西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兩岸皆斷山絕壁,相對如門,惟神龍可越,故曰龍門」 90年初我們進龍門沒有現在這麼複雜和誇大,聽說現在景區會讓你走很多路纔到你想看的地方,門票也貴。而20多年前感覺很容易就進去了,而且直撲重點。

我注意到這裏的石頭很白很堅硬這樣的石頭很適合做雕像。以前的人很有信仰,他們信這個世界有靈魂的存在,現世的生活影響會靈魂的生活,如果現世不曾好好為人 透過懺悔請佛菩薩原諒,還有機會不受責罰得到超度。

我大致知道佛教徒們會給自己請尊菩薩做為家神,有些像西方的守護天使來保護自己的平安,特別是父母去世後有些要超度,所以興起了造像活動,他們會請人開鑿一個小石窟,造佛像,也把自己的形象刻在那裏,這習俗歷代相傳,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就開始了,滄海中的眾生們,曾經那麼鮮活的人很認真的去做這件事,會去請技藝很好的師傅們來雕刻。經西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宋歷代的營造,興建形成了南北長1公里,具有2345個窟龕、10萬餘尊造像和2800餘品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於是信仰的堅固在龍門,美麗的藝術品也在龍門,而且它們一直被尊敬著 很好的保護著,直到文革。

 年少時我曾經有一本《金剛經》的毛筆字帖,有空時會照著練習 順便讀佛經習佛法,不過遺憾的是自己資質不夠,又沒師傅帶領 《金剛經》自然是讀不懂的。「世尊!「須菩提問道:」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年輕的我們沒有要降伏其心的概念,時代的引領是「向心而為」,想怎麼做就去做了。人們到龍門石窟去看,是看什麼呢?看那些風蝕的石刻依舊還依稀可辨的美麗服飾的供養人,欣賞他們的一顰一笑,欣賞他們能傳達的古時候的資訊。或者說人們看到盧舍那大佛眉宇之間的寧靜,不驚、不怖、不畏。臉上有著淡淡的微笑,雖淡卻很溫暖你歡迎你,他臉上帶著悲憫 卻不是嘲諷,一切情緒的表達都恰倒好處,你或許情不自禁地想問他: 世尊,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因為人的外在舉止皆由內在的心所發出,善有善庫發 惡有惡庫發,內在的纔會汙穢人。人們通常沒有意識到自己內心的情況,有的,大多也是放任自流。

佛說: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能夠,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我心裏想著須菩提與佛陀的對話,又看看這眼前龍門這尊最大的佛,他的雙手已經斷了,他左邊的沙彌被鏟了個乾淨 這些像都10多米高,誰有這個能耐做這個破壞?!導遊說是文革的時候 紅衛兵用大炮來轟炸的,他們炸斷了大佛的手,又剷除了山這樣大的沙彌像,只是這個工程太大了因為奉先寺這邊的主窟雕塑都是依山而開鑿17米左右的造像。要想完全破壞這組佛雕,感謝當時的爆破科技還不發達,他們的能力還做不到。

菩薩低垂 金剛怒目,盧舍那大佛2邊的金剛非常生動,佛的造形非常簡潔素,菩薩頭冠華麗 身上佩鐺 瓔珞飄舞,低眉微笑,護法的金剛手持法器,肌肉虯扎,面部怒目圓睜,似乎在對不敬法的人警告。他們似乎隨時會真的動起來,見狀我感嘆誰說中國古代的繪畫沒有解刨學的研究呢?這些金剛就看得出古人是懂人體肌肉的生成的,當然這樣的觀察只是皮相。

所謂菩薩低眉,慈悲六道。金剛怒目,降伏四魔。這動與靜的相和, 慈悲與威嚴並行,星雲老師傅說:「金剛怒目」象徵威力的折伏,「菩薩低眉」代表慈悲的攝受,兩者雖然展現出的不同相貌,但都是針對眾生根機而顯現的應化,都是度眾的無上方便法門,所以佛教裡無論是金剛怒目或菩薩低眉,都涵容了無量的慈悲。

耳邊傳來小販的吆喝:要照相嗎?立照立取的,還可穿衣服哦(90年代初相機還不普及 那時的母女也沒有相機)其實他們也沒有其他衣服,就一套唐僧西天取經的衣服。我看著不好看,但母親卻   非常有誠意的穿上了,那是身明黃的長衫 外罩紅黃相間大格子的袈裟。她頭被戴上紅色的三藏冠,中間寫一個黃色的大大的佛字,拍照的人教她單手合掌 又在她手上掛了一長串佛珠,讓她另一手拿著佛珠的中端。照片上的母親全程憋笑,神情愉悅,和盧舍那大佛合影了一張。那天的我穿了件露腰的淺藍T-shirt,下著深色的牛仔褲,長髮齊腰,學著菩薩低眉手做沾花狀。可惜那時的我真的是個觀光客,大不了因著學藝術,比旁人多欣賞一分佛像的雕刻刀工,並不見佛明心,深思佛法。

那是一生中多麼愉快的時刻,活得無憂無慮,還沒有男朋友的煩勞,只好好地和母親在一起。我總是嫌母親腳步慢 所以早自己跑沒影地去欣賞那些石窟,其實看這些雕像心中涼半截,因為破壞太多了!很多小型的菩薩頭都被砸掉了,我記得看到一座小小的無頭的菩薩,衣帶翩躚,身形妙曼 動式極美。這是何等美麗的藝術品,砸它的人沒有任何憐惜,該是何等粗陋不堪的野蠻之人啊。聽介紹49前英法等國的文物商人出價讓當地人偷這些佛像,現在大英博物館都還有龍門石窟的藏品。雖然心疼寶物外流 可人家好歹好好的保管著珍惜著。文革的破四舊就是一場人類文明 藝術的浩劫史。

佛像被破壞了,但佛的教導還在,佛說: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說人人皆有佛性,即便佛像毀壞或又塑百丈金身,沒有佛法在心,其實也沒啥用處。人的前世今生誰知道呢?母親曾在一夜夢到一修道道人側臥在鬆間,對她念了一首歇諦詩,她半夜驚醒有些激動,趕忙記下那首詩,還念給我聽,那詩很特別是一首連環詩(頂針體)可惜我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去塵心」三個字。是啊人的塵心若退 無了貪嗔痴,生活豈不清淨許多。可惜我們大部份人還是在這塵間打轉,直到生命的停止。

母親啊,如今您可得到了清淨之心?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