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Radio】EP22 未來音樂場景:聲音與科技藝術 Feat.藝術家 林經堯

c2x3|區塊鏈藝術媒體
·
(修改过)
·
IPFS
·
akaSwap 因應三週年,六月的兩集 akaRadio 將會分別邀請兩位重量級藝術家來分享。第22 集首先邀請的是 akaSwap 共同創辦人,藝術家林經堯 Jinyao Lin。

林經堯大學時期就讀北藝大音樂系,但因為對於科技藝術的喜愛,因此研究所選擇北藝大科技藝術研究就讀,博士班則就讀台大網媒所。目前林經堯任教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生產科技研究所,是一名藝術家,也是 akaSwap 的共同創辦人。

透過數據形塑作品

林經堯開始創作至今,有許多跨類型的合作。其中,主持人認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百萬個心跳》。這個裝置是使用了 ZigBee 的技術,邀請觀賞民眾輸入自己的心跳資訊,接著會連動到一個投影幕,上面有兩個嬰兒在母腹中的超音波畫面,一旦蒐集完一百萬個心跳,就可以促使嬰兒誕生。

《一百萬個心跳》是一件以觀者的身份與行為為基礎,所建構的互動式網路裝置行動藝術。圖片來源:https://2012fmf.cat.tnua.edu.tw/?page_id=323

主持人認為,林經堯這 20 年來似乎都在做類似的事情 — 透過數據形塑作品。主持人也好奇,林經堯這 20 年來,怎麼看科技藝術的改變?林經堯表示,他觀察,隨著時間的過去,媒體與科技越來越進步,例如電視投影可以從 8K 變成 10K,聲音可以有沉浸式的體驗,可以將音源定位在不同方向。但是,科技藝術家與互動藝術家們,他們真正在探索的,依然是自身的經驗。換句話說,創作模式沒有很大的不同,只是媒材不斷地在改變。

區塊鏈讓藝術典藏更簡單

主持人接著詢問林經堯,怎麼看待藝術品上鏈一事?林經堯認為,NFT 是一種很重要的保存形式。過往,很多的藝術品最後是消失的,因為他們缺乏可以被追蹤的機制。但是,現在的 CG 或生成式藝術品,是很有機會被完整保留,因為有區塊鏈。而典藏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法國的拿破崙時代,當時他們規定每個文學作品都要有一份送到國家圖書館做典藏。在當代,法國人依舊很重視這個保存、典藏的概念,數位藝術也都會燒成光碟送到國家圖書館保存。林經堯認為,區塊鏈是一種更無形的典藏方式,這個世界也會更積極地去做數位典藏。

近期創作方向:朝迷於藝術與數學的關係

最後,主持人和林經堯聊聊了近期的創作方向。林經堯提及,近期對於「數學」很著迷。他認為,藝術跟數學其實是有非常大的關聯性,一直希望可以去找出能呈現出數學上的變化之材料,讓觀者去體會。幾年前曾經發表過的 Metaphysics 就有類似於他所描述的這個方向。

Metaphysics。圖片來源:https://www.artblocks.io/

結語:林經堯如先前的撰文介紹,不只是一位快速多產的藝術家,也不斷地在探索藝術、科技的核心,勇敢地去做跨界的合作,從其作品中更可感受到對於美學與生命力的探索。這次將會從過往作品《forsaken - Alongside the river at noon》為基礎出發,創作新作品參與 akaSwap 的三週年展覽。

 【參考連結】

c2x3 除了會在 Matters 分享Web3相關資訊,也致力將台灣項目推向國際,如果喜歡這些內容,請不吝分享我們的文章讓更多人看見,我們也有 Facebook、Instagram 和英文版的 Twitter、Medium 跟 fxtext 喲,歡迎大家來逛逛,未來還請各位多多指教囉!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2x3|區塊鏈藝術媒體我們是你從Web2到Web3的旅伴,一起發掘NFT藝術的浪漫。 聯絡我們:c2x3.nftpress@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快訊】6/21 - 6/27 新聞回顧

akaRadio
8 篇作品
快報新聞
18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