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文化
還記得小時候用紙杯和線做的電話筒嗎?那時候玩得很開心,雖然距離很遠,但能聽見從對面傳來的聲音很清晰。
前陣子我中學朋友拉我進一個寫作協會。那時協會剛成立,協會存在的意義不明確,除了出刊。
我原本不想參加的,但是朋友明確捉住了我的一的弱點。她說:“主席有很多人脈,搞不好能幫你介紹到工作。”
然後我就參加了。我想進入政府機構工作,而這邊的政府,只要裡面有自己的人,就可以拉外面的人進來。
因為我參加協會的目的其實不是為了發表作品,而是找工作。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我在這邊寫文章也已經非常能夠表達自己了,還很自由自在。
後來我發現主席也沒那麼一回事。他交代,要是有發現機構在招人,可以先申請然後通知他,他再找人處理。等了幾個月,我沒問,他也沒提,心照不宣。不是啊,是他動不動就說認識某某部長。嗯,認識了對我也沒用,最後也沒把我弄進去。
後來他確實是介紹了一個工作。他知道我在待業狀態,說某酒樓的老闆緊急要請一個“會文字的人幫忙擬菜單”。
擬菜單?我很少到外面餐廳吃飯,很難擬吧。主席就說,你先去見老闆了再看看要不要做吧。
我是想賣個面子,以後還有可能需要用到主席的人脈,至少也讓酒樓老闆知道主席有在幫忙找人,就赴約了。見了酒樓老闆,老闆很不錯,只是他沒請過秘書,薪水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只說,幫忙處理廚師證、整理文件、記錄會議、電子化資料,工作時間從9到6。關於擬菜單,其實是整理他的食譜的中英文翻譯。哪有什麼擬菜單,口頭相傳傳得這麼歪,證明不可聽信謠言。
雖然初衷只是在賣面子,但我面試了後,開始在考慮去工作了。
考慮了兩天,最後還是推掉了。原因如下:
聽到工作時間從9-6我就害怕了,很明顯我不想犧牲那麼多的時間在打工。我現在主要還是在趕論文,而不是賺錢。而且我需要偶爾請假出門,有誰會請一個兼職秘書?
對方沒提到任何有關薪資福利的資訊,只說“包吃”。雖然說我可以開口問,但我比較想知道對方的budget是多少我才好考慮。
對方說了第一次請秘書,以及辦公室很亂。前無古人,想必是一團亂,starting總是很吃力,我對這個酒樓沒有感情,我不想種樹,只想乘涼。
那酒樓是個家族生意。我曾在一個家族企業兼職過,很亂,還是不要淌這個渾水。
我stalk了酒樓的臉書,一團糟,似乎是當成個人面子書來使用了。
我不想在沒有像樣規矩的地方工作。
如果一開始我聽見的是“秘書”,而不是“會文字的人”,可能我會直接不去面試。我一開始也在好奇,酒樓會花錢請一個“會文字”還有“擬菜單”的人的工作究竟是什麼。到寫作協會去找秘書,有點不對題。識字的人滿街都是,何必去找寫作協會的人,有點小題大作了。
面子也賣了,任務達成。起初我還在自責,因為老闆看起來就真的很緊急在請人,而我不能幫忙。後來想想,我無需如此內耗,這件事完全不是我的責任。
我不明白為什麼老闆寧願依靠認識的人的介紹也不要花錢去登廣告。可能覺得這樣比較省心?認識的人介紹的就等於合心意?
說一下這文章的標題。電線=cable,指靠關係。電線,從外面通到裡面。例:主席幫我介紹了工作,他是我的cable。
這文化在任何地方都很常見,只是對沒有人脈的人來說不公平,就算有實力,對方不認識你,你就失去了機會。啊算了吧,機會原本就是個很看運氣的隨機東西。我之前加入協會也是想靠關係,可是發現這個cable能接去的地方很少,我被畫大餅了。也對,要是主席這麼有資源的話,為什麼50多歲了還要跟一群年輕人成立協會?越想越奇怪,寫作了這麼久,不太可能沒有志同道合的人。難不成是他沒有合適的文友?意見分歧混不下去於是出來自立門派?
主席可能是好心介紹我工作,但在我發覺我可能被他拿來當成是累積人情的資源的時候,就莫名其妙反感。可能是想跟酒樓老闆打好關係,之後能得到贊助。
感恩我不缺錢也不欠他人情。我現在的狀態只適合在家當一個正在寫論文的快樂宅宅。
寫到最後,雖然很多事情只是我的猜測,我還是覺得我太年輕了,下次加入什麼東西之前,真是要想好。我這幾天不就是在沒事找事嗎?累死了。總之,不要欠人情。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