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目錄的前世今生
《禁書目錄》(拉丁文: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英文:List of Prohibited Books)是一份禁書目錄,目錄中的書籍或著作曾被羅馬教廷認為具“危險性”,內容有害於天主教徒的信仰和道德。凡在《禁書目錄》的書籍或著作,都嚴禁印刷、進口和出售。 《禁書目錄》出版的目的是要防止信徒閱讀被天主教會認為不道德、含有錯誤神學觀點和導致腐敗行為的書籍或著作,天主教作家亦可能通過此捍衛自己的著作和修正著作。雖然在初代教會,就已經出現《穆拉多利正典》(Muratorian Canon),將教會認可的聖經篇章予以蒐集和整理的匯集目錄,並宣判哪些文字是異端。但是一直都未合法的認可。天主教會之所以在千年之後才頒布禁書目錄,完全是因為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導致的一系列災禍,迫不得已而為之。
自馬丁路德鼓吹所謂宗教改革後,整個歐洲處於一片動亂之中!馬丁路德原本是希望對教會進行改革,可沒想到貴族利用他的理論,大肆沒收教會財產擴大自己地盤,農民則利用他的理論發動反對貴族的起義。所謂宗教改革變成了各方爭奪利益的幌子。馬丁路德的著作變成了撒旦的詩篇! ! !馬丁路德對此也很無奈,局勢已經完全失控,他親手解開了撒旦的鎖鏈。在馬丁路德著作的引導下。甚至引發了歷史上最醜陋的羅馬之劫,高呼唯獨聖經,有愛就好的馬丁路德追隨者,誓反教徒,在羅馬姦淫擄掠,大肆屠殺,犯下了和南京大屠殺一樣的滔天罪行! ! !
最諷刺的是,國外誓反教專家也承認這段醜陋的歷史——一群被馬丁路德著作洗腦後的人,犯下了泯滅人性罪行!
面對混亂的局面和邪惡的肆虐,羅馬教廷於1543年宣布,未經教會許可,任何書籍不得印刷或出售。 《禁書目錄》於1559年首度發表,共32個修訂版。大量誤導人們的書籍被封禁,禁止出版發行。遺憾的是,梵二大會後,在教會內外激進勢力的誘導下,形式發生逆轉。 1965年12月7日,教宗真福保祿六世頒發的自動詔書《Integrae servandae》將宗教裁判所改名為“教廷信理部”(Congregation for the Doctrine of the Faith)。
1966年6月15日,在梵蒂岡發行的《羅馬觀察家報》(L'OsservatoreRomano)發布了關於信理部對“禁書目錄持續履行道德上的義務”之質疑的回應,文中提及,“禁書目錄維護了道德的力量,它教導基督徒要提防可能危及信仰和道德本身的作品,但它不再具有法律效力或相關處罰措施。”1985年,朱塞佩.西里樞機主教(Cardinal Giuseppe Siri)在一封信中再次重申,禁書目錄儘管被廢除,但依然保留道德約束力。正如信理部發布的聲明原文,這樣說: 有關傳播未經證實的私人啟示的書刊,本部聲明如下:
(1) 對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六六年十月十四日所批准,並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所頒佈的決議,有些人士所作的解釋絕對不正確。他們認為,按這決議,可隨意在教會內傳播尚未經證實的啟示的書刊及訊息。其實,上述決議所針對的,是「廢除禁書目錄」(Abolition of the Index of Forbidden Books),並且指定,有關禁制雖然被廢除,各人仍有道德責任不去傳播和閱讀那些危害信仰和倫理道德的書刊。
(2) 惟需謹記,對傳播尚未經證實的私人啟示的書刊一事,《天主教法典》第823 條1項依然有約束力:「教會牧者……有權要求凡由信徒發行涉及信仰和道德的書刊,須由牧者審查」。
(3) 該等尚未經證實的超性啟示和有關書刊,應先交由教區主教審查,而在特殊的情況下,應交由主教團和信理部審查。自禁書目錄取消後,大量私人啟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毫無辨別能力和抵抗力的人們,居然不加辨別就全盤接受,其中還包括很多naive的神職人員!
康加(Yves Marie-Joseph Congar)法國道明會神父,從1947年到1956年,他的所有著作因為有異端思想,而被教宗庇護十二世所封禁。 1960年他混入梵二大會神學委員會,從此翻身,變成所謂神學家。他的很多非法書籍再次被解封,造成了嚴重危害。
私人啟示,又是私人啟示。如果這樣玩都可以,那每人是不是也可以說自己收到啟示了,說你們的啟示都是假的,所以你們都要下地獄。你們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