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工作的一些數字與觀察
IPFS
本文主要寫給好奇歐洲工作待遇的吃瓜群眾、董哥一樣想轉Quant的強者,順便紀錄一下現在的觀點,等著被之後的我推翻。可能有點亂,但我盡量。
到現在想起,在問何洵問題的時候,他輕輕的一皺眉,歪著嘴先來一句Yes and No的樣子,心中還是會閃過想貓他一拳的衝動:D 可能有點極端,但在我看來,Case by case或者It depends之類的開頭,後面接的往往是一些不具備可證偽性的正確廢話。誰都清楚,個人的觀察都是片面而局限的,但從個人層面來說,觀念或印象的建立,確實是這樣一個一個片面的觀察,一個一個侷限的聽聞所建立起來。問這種主觀性強的問題時,本來要的就是一個主觀的說法。
我們別廢話,先看薪水。
- 以下都是entry level的稅前,整體調薪幅度也不高也就是了。德國、荷蘭用歐元計價,1EUR=33NTD=7RMB。蘇黎世用瑞郎計價,1CHF=30NTD。倫敦用英鎊計價,1GBP=37NTD=1.2EUR。另,1RMB=4.5NTD。
- 柏林:平均在50k,標準差10k。聽過個別亞洲血汗公司緊盯25k下限,也有搞虛擬貨幣的有錢新創開75k給PM之類的非技術崗位。四大開45k base + 5k bonus。大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稍好的諮詢、軟體工程師、有點技術性的60k,data analyst相關的不算在內。其他德國城市基本類似,但慕尼黑或漢堡能往上調個10k左右。
- PhD在德國算是一種工作,法定月薪4k,但學校會雞賊的視專業,用合約條款來調整。例如STEM給100%的工作合同,拿4k;金融的給50%的工作合同,拿2k;聽過社會科學的可以到1k。當然,身為一個PhD,不管合同上寫多少%的工時,不影響實際工作時間,畢竟論文是自己的。某某%的工作在歐洲算常見,一週工作五天並不是件天經地義的事,例如有帶小孩的需求,有陪家人的需求,有錢夠花不想工作太多的需求。
- 阿姆斯特丹:平均在45k~55k,稍微技術的崗位能往上加10~15k左右,除非在Trading Firm做Trader,後面有細節。
- 蘇黎世:平均在70k~90k,大的投行能給120~130k(其實也就UBS跟Credit Swiss),但工時也是全球性的高;Goolge新人150k;小的新創技術崗也能有120k~130k。
- 倫敦:樣本數比較少,但entry level的薪水大概在50k上下,考慮到不算低的物價,比想像中的低頗多。
- 其中,在不會當地語言沒有簽證的條件下,德國跟荷蘭還是比較現實的工作地。瑞士進不去、英國太捲、南歐國家薪水低、法國排外。
- 談薪水不去談税就是耍流氓。如果把所得稅、退休保險、健保都扣掉之後,根據薪水高低會有些微差異,但基本能這樣理解:德國拿60%,荷蘭拿70%(考慮到30% ruling之後。外國人的前五年,有30%的薪水免稅),瑞士拿80%。所以在歐洲工作講税前薪水意義不大,德國40k的收入也有35%的稅。
- 北歐國家稅到50%,但需要配套從小洗腦you are not better than anyone之類的教育來維持。
工時
- 瑞士基本想像成在歐洲的亞洲就對了,平均工時較長,工作強度能想像成台灣一般的上班族,工時較長,早九晚五外,偶爾加班到六七點之類的。
- 德國新創節奏比較快,與瑞士類似。
- 老的大德企,工作強度上養老很多,工時朝九晚五居多,WFH也有更多摸魚的機會。
- 四大有著全球性的感人工時,一樣能讓你加班加到懷疑人生。
- 有薪假一年21~28天。
- 總體來說work life balance做的比亞洲好很多,起碼就有薪假與工時的層面來說。
生活開銷(月開銷)
- 柏林:住宿500~800,總開銷1200附近。
- 慕尼黑:住宿800~1000,總開銷1500附近。
- 阿姆斯特丹:住宿800~1000,總開銷1500附近。
- 倫敦:住宿500~800,總開銷1200附近。
- 總開銷大概考慮住宿、水電暖氣、網路、交通、三餐
有關申請
- 簽證:德國畢業給18月的找工作簽,荷蘭12個月,瑞士6個月,英國24個月。英國估計脫歐之後吸引力降低了,德國荷蘭比較中規中矩,瑞士很明顯就是請你畢業就快滾,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概念。雖然簽證的時間有長有短,但其實更早崩的是心態。
- 資料:普遍要CV跟Cover Letter(荷蘭叫Motivation Letter的居多)。CV跟台灣一樣,Cover Letter就是一封一頁的信告訴HR大概的申請動機跟CV上看不到的額外細節,基本是個噁心的東西,預篩你之後職場上需要的瞎掰能力。大家打工就是為了一份薪水,但還是要講些,我對貴公司那些空虛的價值觀是怎樣的認同,這職位如何的切合了我那自己也不太清楚的職涯規劃等等,總之你知道的。
- 申請時長:員工不犯大錯,德國公司要炒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雇人的邏輯有三:一是從其他低薪國家找人,例如土而其,用能換永居簽證的誘惑去壓低員工薪水,還能幫公司獲得一個international-friendly work environment的描述。二是一年一年的簽約,不給長約。三是面試流程冗長,一關之後還有一關,確保各項culture fit。以上都還能搭配probation period操作。小公司流程能走比較快,有兩週內的經驗;大公司普遍較慢,有一定的內部流程,催了也沒用。總的來說,三到六個月找工作是比較正常的,除非某個職缺剛好急著要人。
- 轉換率:我找工作到現在快三個月了,陸續投了75個職位,管道從LinkedIn、Indeed、Jobteaser、學校career service team都有;其中36個直接拒,8個第一關被拒,3個走到終面,1個offer,7個進行式,其他已讀不回。開始能理解大家說求個公司撈上岸的說法了。
- 難度:是個謎。幾個覺得穩過的技術面被拒,幾個覺得穩被拒的卻通過了,總之是很謎的一件事。也是有了這個認知後,我才開始海投的。數量的遊戲。
- 語言:理工科的大致不用當地語言;不用數學跟程式的,基本都還是要,即使職缺描述上沒寫。
- 心態:一開始投的速度很慢,會有種,三五個找不到,十個還找不到就沒什麼天理的錯誤認知。後來開始海投,時間花最多的反倒是找到符合自己設想的工作,CV跟CL模板準備好,其實就改幾個字,也不會做到客製,短則三分鐘,長則半小時內就能投一家。
- 策略:一開始會一批一批的投,想盡量讓不同家的進度一致,主要還考慮著competing offer的事,畢竟最後給offer後,聽到的經驗是,最長兩週內也要給答覆,公司不會傻傻地讓你騎驢找馬。但現在回頭看,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想多了。
- 每個國家對prestigious的定義是很不一樣的。例如從專業上來說,在台灣EE、CS、Physics算還可以的,但在不同國家,一種可能是好的專業定義不一樣,另一種可能是專業的premuim根本不存在。畢業學校也同理,例如NTUEE的水平放在荷蘭德國肯定都在第一線,但TUM或TU Delft的EE學生在本地找工作肯定更佔優勢。英國就更自我中心一些,在填學校的時候,就Oxford、Cambridge、跟其他。
Risk Management/Quant Analyst/Trader相關
- Quantitative這字眼,在不同公司有很大的差異,並且存在明顯的通膨。面過Quant Researcher只考一些簡單的名詞解釋,例如描述一下AR model,什麼是Efficient Frontier;也有Quant Analyst職稱的工作,一上來就非常硬核:Stochastic Calculus學過嗎?描述一下BSM的假設,什麼東西跟現實不合符?Implied Vol你覺得可以怎樣預測的更好?
- Prop Trading Firm就是拿自己的錢在市場上賺錢的公司,因為資本是自己的,所以限制較少,能玩的策略跟品項比較多。歐洲的主要都在阿姆斯特丹,因為資本利得在荷蘭免稅,特定行業的避稅天堂。
- 除了輔助性質的如行政、法律、會計部門,一般核心技術崗位有三種:Trader/Quant Researcher/Software Engineer。邏輯是SE架設出穩定的交易系統,讓Trader在第一線殺進殺出。Trader每個人有自己的trading book跟業績,bonus高度與業績掛鉤。Quant Researcher介於中間,一是覆盤Trader的交易策略,提能改進的點,二是獨立設計策略讓trader用。大致上來說,薪水上,Trader>Quant Researcher>Software Engineer,風險與壓力則顛倒過來。Trader多半有末位淘汰,後兩者相對穩定一點。有些公司也會讓Quant Researcher分紅。
- Quant Researcher跟Trader的面試,各家公司大同小異,主要就考數學、Coding、Options知識,但難度的落差很大。
- 舉兩個實際的例子:All Options第一關數學就考一些初中的數學計算,在第三方的網站上作答,雖然簡單,但有時間限制,要快且不出錯。第二關Coding,HR給我題目,確定理解題目沒疑問後,30分鐘內交Code跟解釋回去。是個擲硬幣的賭博遊戲,要你用Monte Carlo Simulate出雙方的勝率,難的應該是把它的敘述轉換成Coding問題,Leetcode應該算Easy的。第三關跟兩個Quant Researcher技術面,也是最後一關。這裡其實蠻有趣的,因為我談到我們管的portfolio之前算是躲過20年三月的股災,還有用VIX做避險過,他們就延伸下去問細節,例如當時避險的策略跟邏輯,expiration date怎麼挑,strike怎麼選,Gamma怎麼用VIX避,有自己預測IV嗎,怎樣可以更好的預測?也問幾個程式相關,例如什麼是OOP之類的概念題。自己覺得面的不錯,幾個開放性問題也都算是有答上來,討論hedge的時候也一路討論到比較難的概念。但最後被拒。他們開70k base+ 保守30k bonus,應該算是teir 2的中小公司。
- Maverick Derivatives有六關:數學、Coding、HR、再接三個技術面,我只走到第五關的技術面。數學簡單,一樣要你快速作答,受過亞洲數學教育不太有問題;Coding關對我頗難,Leetcode題型,medium到hard,有時間限制。HR關聊點motivation跟介紹公司大概的狀況,還參雜一些brain teaser。第一個技術面要求對options熟悉,例如解釋BSM的假設、vol smile怎麼來的、算一定條件下hedge所需的數量。整體偏計算。第二個技術面,問題範圍一樣,只是難度提升。面試官的印度腔讓我直接崩潰,他說的話我大概就聽懂了一半,你懂的,數學問題吃細節,一個詞沒聽懂基本都無法作答,他講的話我基本都重複一次跟他確認,大概率被認為是低能兒,面完就知道涼了。他們開75k base + 保守50k bonus。
- 如果是market maker的公司,會要你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問題,可以先熟悉一下多繞一層的感覺。
- 技術面的時候,他們在描述instruments跟Greeks用的語言簡化了很多,跟CFA或FRM那一套有很大的差異。例題:假設有一個protective put的組合,put leg有30的Delta,rf預期要上調但最後沒上調的情況下,分析一下put leg的p&l。我一開始就很困惑為啥delta這裡是正的?expiration date不用考慮嗎?這組合是已經假設delta hedge完整了?概念上不難,但不熟悉業界的語言會吃很大的虧。
- Teir 1的薪水可以更高,Optiver的Graduate Program開200k一年,加上30%ruling應該是新人打工的天花板了,給董哥與強者朋友們參考。台灣的也開到100k EUR,如果不想出國的話,感謝祐瑄大大給的資料。
- 薪水待遇是很好,但也有很明顯的短板。一是這領域很專門,之後要轉其他的金融業的,相對進BB的那群人路少很多,不過,反正能進來,退路應該也都是大廠的軟體工程師。二是正回饋明顯,天然風險較高,績效好->其他公司來搶->薪水再上調;績效差->被炒->其他公司也不會要。
小結
- 以上林林總總講了一些,舉一個在德國工作比較常見,有代表性的例子。工作了兩三年,60k的稅前薪水,稅後36k,每個月3000,約合台幣十萬。生活費1200,一個月能有1800的零花錢,約合台幣六萬。純論薪水,平均來看是比台灣工作好的。
- 但存在的矛盾是,相對容易過來的那批人,好好在新竹工作,考慮物價之後的有效薪水其實多半比歐洲高,還有熟悉的環境,自認歐洲的吸引力不大。
- 另外,任何事的邊際效益遞減都很快,也就是說,歐洲各方面的幻想會泡沫的很快,城市環境上、飲食上都是。我的例子是,在西西里島待了一個月,實際只出門玩兩天;在蘇黎世待一個月,出門也就只想去超市;在羅馬待不到三週,義大利食物在我看來就已經是番茄羅勒起司的排列組合了;坐在梵蒂岡的大教堂前面,也只是看看行人跟鴿子,也不會一定要進去參觀;第一次看到滿是雪的城市很夢幻,過兩天就覺得冷到不行不想出門。總之,旅遊跟生活的心態與視角有很大的差異。
- 在歐洲生活最大的好處,在我看來,是能有一種臨場感。那些存在課本、歷史、電影上的地點、人物、展覽,都不再遙遠,對任何一個領域都是,畢竟美國崛起之前,狹義認知上的西方文化其實都在歐洲了。可能跟生活在中國有點相似,想像一下,看完歷史劇,看完武俠小說後,長安、洛陽、殷墟、蘇杭等等常見的人文地理名詞,都在觸手可及的範圍。在年輕的時候,有幾年在這環境下生活的經驗,我覺得是不虧的。
- 幸福感的函數裡面,薪水真只佔了一部分。三餐有好吃的,晚上有熱炒攤,能叫上三五人一起喝酒吹牛,城市有安全及融入感,家人朋友在身旁,這些瑣碎的重要性還是要消失之後才懂的珍惜。自己來體會國外月亮沒有比較圓這道理本身,還是有價值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
後記
- 還是講一下背景好了,這樣參照起來方便些。在台灣還行的學校,念完物理學士,之後在ESMT Berlin這家商學院念商管碩士,畢業證書上寫MSc in Management,實際學的是財經。有錢的私立學校,教授算強,排名好,知名度低,課程強度低,同學水平差,Carer Service Team積極,排名估計是EMBA撐起來的。個人上,沒有體面的實習經驗,不會當地語言,不會networking,專業能力放在台灣普通。總體來說,把我的經驗當成中位數來看還行;有一說一,能說當地語言+普通工作能力,在找工作層面上,強於只會英語+強的工作能力。畢竟公司的工作都是可以替代的,多數要的只是合得來的人。
- 當學生的時候,覺得1.2k就能過得很開心;申請PhD的時候覺得2k很夠用;找工作的時候覺得3k就不錯;面到幾個高薪的,覺得8k也不是特別遙遠。我能感受到心中的benchmark在動態變化。這仔細想想挺可悲的,就一直是靠著別人來定義自己的價值。
- 找工作壓力很大一部分來自家人的不諒解,就是台灣找個工作就是一兩個月的事,為啥你找工作那麼久還好像沒啥進度?有認真在找嗎?在玩嗎?標準太高了嗎?有時候很難溝通,但家人又是少數有解釋必要的對象。
- LinkedIn是個充滿歡樂的地方,看各種傻逼在上面花式的裝逼,算是找工作過程中的重要調劑。每當懷疑自己的時候,可以上晃晃去找點自信。老是告訴自己存在即真理,不過至今還是想不通在LinkedIn上活躍的人的想法。能理解公司或Recruiter有剛需,但其餘的我還是很困惑,有理解的麻煩私訊指點我一下,先感謝了。
- 在歐洲很少人討論薪水,有些病態。人們能討論如何買到更好的大麻,那個夜店有更高機會一夜情的機會,能接受滿街的流浪漢,老是誤點的火車,隨地大小便的人們,但不能接受討論薪水,視此話題為怪力亂神,佔據了個人最隱私的位置。我幼稚的認為,把薪水當成秘密,是資本階級的陰謀,目的就是要讓受薪階級資訊不對等。然後打工人還去相信了這一套就有點傻了。薪水可能狀態就三種:高了,合適,低了。覺得高了不就是賺了嗎?這麼賺的事,只要不偷不搶來源正常,在這充斥炫耀的年代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問心有愧就讓自己強一些配得上薪水就行,況且這世界上多得是些尸位素餐坐領高薪的傢伙,能蒿資本家的羊毛不算英雄嗎?覺得低了,受委屈了,那就更該去談論薪水,問到一些自己覺得自己也行的,而薪水更高的公司或職位,然後跳過去也就行了。覺得合適更沒什麼不好說的,德配其位,他人怎樣誤會,傻逼的是對方。深深贊同許庭睿學長的觀點。
- 最後,我把手上現有唯一的offer裸拒了,考量邏輯也是問自己第一性原則問題。留國外工作肯定不是為了錢,就是想多待個兩三年,感受些與工作無關的虛無飄渺東西,當然,也可能是那薪水無法打動我在Dubai純賺錢。裸拒後,過去兩個月大概換到以上的經驗,明年再重新找起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