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過客閱讀筆記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知識管理|從《如何閱讀一本書》講起

過客閱讀筆記
·
·
圖1,筆者從書架上整理出來有關於閱讀、學習、整理主題的書籍

閱讀,開啟知識螺旋的鑰匙

閱讀可以是一種學習,一種休閒,可以是有目的學習,也可以漫無目的感受。拜科技所賜,人類獲取資訊的方式越來越多元,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情,是否先打開手機呢?或早餐晨間新聞毫不客氣反客為主得轟炸你的腦神經?過多被動吸收資訊的方式,讓我們變得懶惰,而閱讀正是幫助你奪回主動權最好的利器。

野中郁次郎在1995年提出知識螺旋(如圖2/圖3)的概念,可以同時適用於個人與組織*。其中,筆者認為閱讀是一種知識內化的過程,透過文字、語言或聲音的接收再轉化成自己認知的意思,更深入的閱讀還會與過往的經驗、信仰或認知產生共鳴或對同一主題有不同的看法,如此一來,又更進一步的與作者產生了共同化。如果可以藉由讀書會或分享讀書筆記的過程,來把內隱的知識,以文字、圖片、影片或聲音來表達時,將進入知識外化的階段。在組織內部如果有這樣跨部門的分享,更有機會與其他人外顯的知識作結合;若自己一個人,不妨也可以透過主體式閱讀,同一個主題範圍內,同時閱讀多本書,透過多個作者的視角觀點,有系統歸納、演繹及提出自己的評論,這樣知識鏈結的過程,將有助於組織或個人,發展出系統化知識。

圖2(左) 知識螺旋 《創新求勝》p.93/圖3(左) 四種知識內容 《創新求勝》p.95

專注在閱讀,一種主動學習的閱讀,是轉動個人及夥伴知識螺旋的鑰匙。筆者自2007年就讀研究所起,為了面對大量閱讀的需要,針對「閱讀與學習」、「思考」及「筆記與整理」等,陸陸續續做了些主題式的閱讀與學習,來增加自己學習的效能。書架上約莫有50-60本相關書籍(如首頁圖1),但大多書籍,皆集中於"術"的層次。近來朋友推薦筆者中國大陸有名的說書人樊登的書籍,網上也興起許多知識書摘說書人的頻道,知識像是泡麵一樣,被濃縮、包裝、打上不同的商標,方便即時讓讀者可以很快速的滿足"知"的慾望。筆者總覺得這樣的閱讀,與自己認知的非常不同,於是重讀了1940年初版,1974年增訂再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釐清了筆者許多觀念,筆者將試著用分析式閱讀的角度,來外化反芻分享此書。

閱讀:透過語言與作者雙向對話的心智活動

筆者精讀本書後,認為作者透過四個層次閱讀及各類書籍的閱讀方法,試圖要建立一個概念或達到一個目的:"藉由有效的閱讀方法讀懂一本書,使讀者與作者間可以達成共識,並且提出批判,透過雙向思辨的過程,讓讀者的心智得以成長。"從這一句話出發,筆者試著解構此書大綱及主旨如下(簡要分解如下圖4):

圖4. 本書的結構

1. 整體架構:

1) 閱讀的四個層次(論述型書籍): 基礎、檢視、分析、主題閱讀
觀念1: 閱讀的四個層次是漸進式的,下一層次包含了上個層次所需要的能力或過程。
觀念2: 除了基礎閱讀外,其他閱讀層次均較適合用於論述型書籍。
觀念3: 歷史類的書籍有介於論述於故事性書籍的特性,較為特殊。

2) 非論述型書籍的閱讀
a.想像類書籍
b.故事、戲劇與詩

3) 閱讀的好習慣與作者得提醒
a.讀者的四個問題
b.兩種筆記法
c.注意文摘的閱讀
d.輔助性閱讀

2. 基礎及檢視閱讀

基礎閱讀的關鍵在於讀者對於閱讀的文字、語言及符號基礎理解能力,一般國中生(9-10年級)畢業應該就具備母語基礎閱讀的能力。對於熟練的閱讀者,主要是在於外語閱讀及科學、數學類的書籍閱讀時,會需要借助字典或其他預備知識的輔助性閱讀(如百科全書等),來提升基礎閱讀能力,達到對於書籍上詞意基本的理解。

檢視閱讀主要做到有系統的略讀及粗淺的閱讀兩個動作。所謂有系統的略讀,可以在書名、序言、目錄、作者等進入內容前,先了解書的基本背景與架構並判斷這本書的屬性,再者針對部分的篇章抓取一些段落快速的閱讀,試著抓到書的脈動,作者更提醒書本文的最後幾頁,也不應該錯過。經過有系統的略讀後,可以有系統得掌握到作者思路,再進行粗淺的閱讀,粗淺閱讀重點在於有速度得將整本書翻閱一次,遇到不懂的地方先記號跳過,重點在於了解這本書的架構與判斷是否有必要再進行下一個層次的閱讀

3.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勾勒大綱、理解主旨、評論內容

使用檢視閱讀技巧,我們可以約略透視一本書,並且先定義它的屬性,是屬於論說性或是虛構想像性的文學?論說性又可以分成實用性、歷史、數學與科學、哲學與社會科學等。實用性與其它理論性書籍的差異點在於實用性的書籍一定會有操作性的內容,而好的實用書籍,必定會有一套有系統的邏輯或理論。了解一本書的屬性與基本背景後,透過擬定書的大鋼,以簡短的句將整本書的骨架描繪出來,並找出作者想問或想解決的問題。

讀者將著作的大綱描繪出來後,並無法完全理解作者的原意,此時可以透過掌握多個關鍵字,設法與作者達成對所探討問題的共識(換言之讀作者雙方都已知要討論什麼問題了)。在明白作者要的問題或試圖解答的問題後,讀者必須透過精讀來找出關鍵句,也就是作者針對問題所做下的判斷與為何這麼做的理由,如果讀者產生了困惑,而且知道被困惑了,代表你正在開啟新的學習,也正在擴展你的閱讀舒適圈。找出幾個句子後,再透過一個外化的過程:找出主旨,即用自己的話把這些句子要表達的核心概念表達出來,有些作者會透過結尾總結的部分,幫讀者彙整出主旨,但自己外化一次相信更能充分與作者達成真正意義上雙向的溝通。

從書中各段落找出多個主旨後,經過讀者重新架構後,就可以嘗試找出該書的論述。通過這些論述,讀者是否有能力解答作者所問的呢?或這些論述其實並非完整解答這問題等,這個過程並非線性的,而是遞迴的,可能需要透過往復的閱讀該書與自己所摘錄的論述相互對照,確認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作者的意義。筆者撰寫本文即是一直來回翻閱確認修改,成文之前還會來回再讀幾次,不夠清楚的地方再翻閱筆記及摺頁。

最後一個階段讀者要像是與作者溝通對話一般來評論該書,首先作者一再提醒"要先讀懂了才提出評論"的基本原則,如果雙方在一個議題上沒有達成共識,是談不上同意或不同意的評斷。此外,每個人都有自己偏見的濾鏡,針對有意識形態的議題,必須先承認自己的偏見,而非好強爭辯,並且真正區隔出知識與個人的見解的差異。在此兩個前提下,才有四個評論的標準:1)作者知識不足 2)作者知識錯誤 3)作者不符合邏輯 4)作者分析及理由不完整,前三點必須有佐證,否則都算是同意或部分同意作者,唯有最後一點可以暫緩評論。


4.各種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七種書籍的形式,並引導讀者閱讀應該注意的事項,筆者就內容簡要提示如下:

1)實用書籍:實用書籍可以分成操作的規則或形成規則的原理兩種類型。任何實用書籍都無法解決真實的問題,只有同意書上的論述並付諸行動,才有機會解決真實問題。上述三個層次的閱讀都可以適用於實用書籍,不再贅述。

2)想像類文學:想像類文學文學目的在於娛樂,非學習。閱讀想像文學的三個不要,一是不要抗拒想像文學對你的影響力,二是不要試圖去找共識、主旨或論述,三是不要用傳遞真理或知識角度評論。在這三個不要下,延伸出三組規則:架構性、詮釋性及評論性,最後的評論時,你無法去同意或否定,只能是喜歡或不喜歡。

3)故事、戲劇與詩的閱讀:a.故事要一口氣讀完,故事在讀完的瞬間就失去生命了。b.史詩加上聖經是讀書計劃不可或缺的讀物,只有專心一致加上豐富想像力才有辦法閱讀史詩。c)戲劇單看劇本無法完整理解,一定要看過演出才能算是完整閱讀 d)抒情詩要一口氣讀完,並且要大聲朗讀出來!好的詩作可以讓讀者隨時間改變,會有不同的閱讀體驗。

4) 歷史書:針對一主題最好閱讀多本書籍(不同文化視角),且不是只有關心史實本身,而要讀懂任何時空下,尤其現在人們為何會有如次般行動的原因,以古鑑今。如果有機會評論歷史,最後一定不要忘了問"與我何干"

5) 科學與數學:泛指科普作品或非當代以大眾為閱讀對象的作品。讀者可能會遇到基礎閱讀問題,但不需過度緊張,讀者的責任在於不是成為專家,重點為了解問題

6)哲學類書籍:不管何種哲學,保有赤子之心的好奇心看世界,才是開啟哲學思考的起點。哲學的方法除了思考並無二致,不是經驗,也沒有任何參考閱讀,就僅是思考。基於這樣的方法特質,讀者僅能嘗試融入作者的思考,加上敏銳的觀察,才有機會理清自己的思路,而同意此哲學與否並不重要。

7)社會科學作品:社會科學並非完全獨立的學科,如人類學、經濟學或社會學等,主要是專注於追求人類社會系統性的知識。閱讀社會科學時,因為跨領域之故,並沒有統一的詞彙,必須注意是否精確。此外,社會科學通常是會去關注一個主題非一本書或作者,同一主題閱讀多本多元觀點的作品,顯得十分重要。

5.主題閱讀

筆者認為進入主題閱讀就會非常類似學術研究了,就個人經驗此一閱讀最好搭配外化成文字整理(如下述筆記法),會比較容易進入閱讀的狀態。一般主題閱讀會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作者建議讀者先大略訂下主題後,透過書目索引、圖書館系統或專家建議等方式訂出書單,再用檢視閱讀判斷是否與主題相關及把相關的章節做個註記。第二階段先閱讀主題有關的章節,閱後讀者要統一同義詞彙的運用,藉此讀者主動的引導不同的作者到同一個主題上並達成共識及形成一個主旨再去界定主要及次要議題,進行分析討論。主題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循環,以筆者的經驗,很有可能在形成議題進入分析討論階段時,又發現可以相互呼應的讀物,又回到第一階段再反覆一回,這一內化-共同化-外化到系統化的過程,也正是讀者本身或一同學習的成員間,正在轉動知識螺旋,不停積累相關知識內在的認知能力。

6.好習慣及提醒

筆者就書中內容提示如下:

1) 四個問題:一、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談了什麼 。二、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 三書中哪些有道理,是全部或部分?四、本書與你何干

2)三種筆記:一、結構筆記:把書中的架構找(畫)出來。二、概念筆記:把多本書相同概念的主題頁數標示出來,作為參照之用。三、辯證筆記:主題閱讀中將多本書的內容內化後,經過分析討論的過程,等於與多位作者及讀者本身情境做了對話後,再做成系統性知識文字記錄。

3)注意文摘的閱讀:作者提示讀者不可依賴文摘,甚至閱讀文摘比直接閱讀難度高。閱讀文摘的時機應該在於做完分析閱讀後,或至少做了檢視閱讀再閱讀文摘,或是主題閱讀時,透過文摘來找出適切讀物。

4) 輔助閱讀:輔助閱讀可以視為幫助讀者內化到共同化的工具,所以本書提供四種方法,一為個人經驗,很顯然地閱讀任何作品,如果你有相關的閱讀或生活經驗,會更容易理解與作者達成共識。二為其他書籍,透過主題閱讀或作者編年時序作品的閱讀或主體發展脈絡的閱讀,都可幫助讀者具備先備知識,幫助理解問題。三為導讀與文摘,兩者都可幫助讀者判斷是否閱讀,但導讀的部分作者提醒讀者,一但閱讀了導讀,你就變成它的一部份了,所以建議在閱後再看,文摘如上不再贅述。四為工具書即為字典與百科全書,使用字典時要注意字典是一本關於字的書,而非事的書,別用字典解讀你的主題。百科全書的內容都是沒有爭議的「真實」事實,但它沒有辦法帶你討論分析尚未有真實定論的主題,不應該被百科全書限制了想像力。

閱讀的過程才是真正的饗宴

筆者透過寫這篇文章的過程,反覆與作者溝通本書的意念,因筆者程度有限或許無法完全抒發作者所想,但就個人淺薄的閱讀經驗提出評論:

1. 筆者認同本書所教導的指南,此提供完整的架構,十分適合做學術研究使用,並可搭配筆者譯作加拿大滑鐵盧大學S. Keshav教授《如何閱讀學術論文》一文,專業領域上深入研究會十分有用。

2.非研究或專業人士(顧問)做上述的閱讀會存在過高的門檻,反而降低了享受閱讀的過程。針對 一般商業閱讀者,筆者建議採用"混合式閱讀",以檢視閱讀搭配主題閱讀及部分分析閱讀的方式操作,主題的部分需要反覆定義較為耗時,不妨以一本經典著作或大師之作當作基準,圍繞這著作的主旨來發展閱讀,或許對於商業人士,會比較有效。

3. 本書著重於縱向深度知識螺旋的累積,非橫向知識的擴展。或許與主題的定義有關,一般研究或專業導向的閱讀,如果把主題定的過於寬廣,主題定義發散時,會比較難以聚焦,所以先天的就會縮窄閱讀的範圍,延伸主題也會偏向縱向深度的知識挖掘。上述所提的知識螺旋,其實更重視的跨領域的橫向整合進而迸發火花產生創新的思維,且內化的過程仰賴邊做邊學的實際經驗為主。兩者的工具方法其實並不牴觸,可以互相交叉使用。如筆者想探討"意志力"的主題,縱向的主體閱讀會去羅列行為科學、腦科學相關的書單,橫向的部分,會延伸到應用面,如建立習慣、環境設計、外在及內在結構的設計、組織激勵制度或人力資源設定等,做出一個"意志力"主題知識地圖的概念。

4. 如作者所提,其實讀者與作者是一體兩面,讀者為了閱讀所寫的辯證筆記或混合其他經驗的外化,如可以在組織內形成分享的風氣,會對學習型組織的建立有莫大的助益。

最後,不管你使用的工具為何,千萬別浪費主動閱讀的機會,任何的文摘或導讀,都無法取代你享受閱讀過程中,內心與作者對話的饗宴!

備註:

1. 野中郁次郎也推崇學習型組織,但同時也批評彼得聖吉西方式的知識系統,較為忽略手動實作、邊做邊學的實際體驗與體系由上至下引導可能脫離現場的問題,反更重視日本工匠式及以中層經理人為主導的知識創造。 知識螺旋配合組織概念,可以補足學習型組織在實務上落實不易的問題。
2. 野中的書籍成書於1995年,彼得聖吉後續尚有實踐篇可能未能趕上野中的研究參考書籍也是原因之一。


參考書目及延伸閱讀

1. 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 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版),2003(繁中版)/1974(英文)
2. 野中郁次郎、竹內弘高, 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 1997(繁中版)/1995(英文)
3. Peter M. Senge, 第五項修練(全新修訂版):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2018(繁中新版)/1990(英文原著)
4. Peter M. Senge、Art Kleiner、Charlotte Roberts、Richard Ross、Bryan J. Smith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上), 1995(繁中版)
5. Peter M. Senge,Art Kleiner,Charlotte Roberts,Richard Ross,Bryan J. Smith第五項修練-實踐篇(下),1995(繁中版)
5. Mortimer J. Adler, 如何說,如何聽,2018(繁中版)/1983(英文)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