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許明恩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CNN》終止發行 NFT:社群的怒火、開始的結束

許明恩
·
·

2021 年 6 月,全球第一家 24 小時播報的新聞台 ——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宣布將為他們曾經報導過的歷史大事件發行 NFT,讓人們能以數位的方式收藏歷史。CNN 發行的第一款 NFT 就是自家老闆 Ted Turner 當年宣布創辦 CNN 的影音片段。每份 NFT 售價 25 美元,限量 500 份。開賣後第一時間就被人們搶購一空

CNN 是全球最具指標性的媒體,發行 NFT 的創舉隨即引來各家媒體爭相仿效。但誰也沒想到 CNN 的 NFT 計畫在上週無預警宣佈終止,Discord 社群在不久之後也將關閉。這引來部分收藏者不滿,指控 CNN 發行 NFT 之後就「跑路」(rug pull)。

國內外媒體也紛紛報導,稱 CNN 退出、關閉或放棄經營 NFT 市場。雖然標題相當聳動,但這個說法不僅與事實不符,也是對 NFT 的常見誤解。這篇文章我會先說明 CNN 發行 NFT 的意義何在,再討論 CNN 打算如何善後,以及為何我會稱它為開始的結束(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 收藏 Writing NFT 👈

Vault by CNN

如下圖所示,CNN 的 NFT 計畫稱為 Vault by CNN,與發行、販售 NFT 的網站同名。

網站上的內容跟 CNN 每天報導的新聞數量相比算是非常少。過去一年多來,Vault by CNN 總共只發行不到 100 款 NFT。每週只精選一到兩款,每款 NFT 的發行數量從 10 個到 10,000 個不等,訂價介於 20 美元到 500 美元之間。

多數內容都是 CNN 的新聞歷史片段,另外也有 Vault by CNN 與外部記者、藝術家或攝影師合作,將他們的數位作品鑄造而成的 NFT。去年 Vault by CNN 上線時,我就相當看好這項應用1,因為 NFT 是收藏數位原生資產的最佳方式。

歷史課本告訴我們,人類最早是將文字刻在泥版、石頭或龜殼上。到了戰國時期,文字的載體變成了樹皮、竹片或葉子。直到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文字的載體才慢慢演變成大家現在比較熟悉的紙張。由此可見,載體會隨著科技進步而改變。

紙張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動態的聲音或影片都沒辦法印在紙上,即便是靜態的文字現在恐怕也很少被寫在紙上。至少區塊勢的每一篇「手稿」都是我用鍵盤敲進電腦裡,而攝影師的作品同樣先天就是數位原生的內容。

要如何收藏這些內容?如果是實體,那很簡單。博物館只要找到最初的那一份泥板、龜殼或竹簡就好。但數位的內容先天可複製,會有人搶著當中本聰2,但至今仍然沒人敢聲稱自己擁有比特幣的原始論文 —— 大家拿到的都是副本,連真正的中本聰恐怕都沒辦法證明手上的那份就是原版。

NFT 就是收藏這類數位原生資產的最佳方式。舉例來說,我將每篇區塊勢文章都發行成 Writing NFT3,作品是由我掌控的私鑰簽署並由我的錢包地址發行,相當於我的親筆證明。雖然它不像收藏實體物品這麼直覺,但在數位世界裡,私鑰簽名就是證明身份的唯一方式,也是辨別正本與副本的簡單方法。

對多數人來說,持有正本或副本根本沒差。文字看得到就好,音樂聽得到就好,影片畫質不差就好。但對少數人來說可不是這樣。當大家都能輕鬆在 Spotify 上聽得到五月天的音樂,歌迷就會以收藏周邊商品來凸顯自己與眾人的差異。當大家都能輕鬆在 YouTube 上搜尋到 CNN 的新聞報導片段,對於那些想要記錄、收藏某些特別時刻的人,也會想以收藏新聞片段 NFT 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只不過,上週 CNN 無預警宣布將不再繼續發行新的 NFT,並預計在 10 月底關閉 Discord 伺服器。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引來部分收藏者的不滿,甚至有人在網路上大罵 CNN 發完 NFT、收完錢就跑路(rug pull)。真的是這樣嗎?

社群的怒火

根據 Vault by CNN 寄出的通知信

我們即將與 Vault by CNN 說再見。Vault 團隊很榮幸在過去這段時間,與世界各地的優秀記者、製片人、藝術家、攝影記者和收藏家合作。Vault 最初是一場為期 6 週的實驗,但由於我們感受到社群的支持和參與,才將這個計畫擴大舉辦。

CNN 的核心是創新和實驗精神。雖然我們不再開發或維護這個社群,但 Vault NFT 系列將持續存在。您擁有的 NFT 是你的,可以繼續在你的 Flow 錢包內使用、在與 Flow 相容的 NFT 市場中交易或是在 Flow 生態系中的第三方應用內使用。

雖然 Vault 的網站即將有所變動,但收藏家仍然可以創建帳戶、登入並查看收藏,以及使用 Vault Marketplace。尚未售出的 NFT 將會被銷毀。接下來幾週我們將會持續營運 Discord 伺服器,解決社群問題後預計在 10 月底關閉。最後為了感謝加入這場實驗的收藏家,我們將根據 2022 年 10 月 6 日每個錢包購買 NFT 的總價格,按比例分配金額。

這段內容沒有交代「說再見」的原因,僅說原本這是小規模實驗,是應大家要求才擴大舉辦。但為何選在這時候終止,沒人知道。也就讓這段敘述可以有正面及負面兩種解讀方式。多數媒體看到的是後者,但我有不同看法。

CNN 宣佈的不是退出、關閉或不再經營 NFT 市場,而是不再發行新的 NFT。事實上,既有的 NFT 在人們購買的當下就已經轉移到收藏者的錢包裡,而不是停留在特定平台上。CNN 要不要繼續發行新的 NFT 根本與收藏者無關,既有的 NFT 資產也不會消失。這是與中心化平台的最大不同。

這些 NFT 就像是數位紙本一樣,收藏者沒有自己弄丟,它就會永遠存在錢包裡。只要 CNN 這家媒體仍然存在、持續發揮影響力,這些已經賣出去的 NFT 未來會漲價或跌價恐怕還不好說。

即便 CNN 哪天熄燈,也都稱不上是退出、關閉或不再經營 NFT 市場。因為 NFT 發出去之後就無法被關閉,除非 Flow 區塊鏈倒閉。畢竟資產都在大家錢包裡,收藏者隨時都可以到二級市場自由買賣。根本無法關閉。

遑論許多創作者的作品價值,反而是在他們離開舞台之後才逐步上升。不少報導稱這是 CNN 放棄經營 NFT 市場,但我反倒認為 CNN 只是換了另一種經營方式。只要這個媒體品牌持續存在人們的記憶裡,本身就已經是在經營 NFT 市場了,並不是有開 Discord 才算。

但這整份信件內容中,最多人討論的要屬最後一段 —— CNN 發錢給收藏者 —— 金額據傳是 NFT 原始售價的 20%。換句話說,用 100 美元購買 NFT 的人可以獲得 20 美元的補貼,收藏者可以選擇以美元穩定幣或是 FLOW 幣收款。

買 NFT 還能領到白花花的美元穩定幣,恐怕絕無僅有。雖然原文是補償(compensate),但假如日後 NFT 價格上漲,這句話聽起來就怪怪的了。實際上人們持有的 NFT 本質沒有改變、內容也沒有消失,想不到 CNN 有什麼補償的必要。

或許 CNN 也被市場主流的 NFT 經營方式所制約,言詞中帶有些許愧疚感。但我認為,終止發行甚至可以說是這款 NFT 開始的結束。

開始的結束

如果將 NFT 拉出一條生命週期,我會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發行、流通和收藏。Vault by CNN 是發行平台,也是這次即將關閉的功能。但既有的 NFT 仍然可以在不同地方流通,不必仰賴 CNN 的「賦能」。

錢包資產是公開資訊,任何人都可以在區塊鏈上找到誰持有哪些 NFT 並提供專屬福利。對 Web3 這項特色感受最深的人,無疑是 BAYC 無聊猿的持有者4。在 NFT 正風行的時候,許多專案都想拉攏無聊猿持有者,他們幾乎天天都會收到各式各樣的空投物資或白名單資格。更有許多人是衝著持有無聊猿可以拿到的福利,才願意砸大錢購買。

同樣的情況也可能會發生在 CNN 的 NFT 持有者。只是當時空投給無聊猿的專案,主要是看上持有者是 Web3 的早期使用者或是幣圈資產階級身分。而未來空投給 CNN NFT 持有者的專案,性質肯定會有所不同。以往企業得自己經營自己的粉絲經濟,但在 Web3 世界裡,大家都可以經營別人的粉絲。

這時候再回頭來看,多數報導將 CNN 停止發行 NFT、關閉 Discord 與放棄經營 NFT 劃上等號,恐怕是用 Web2 的封閉視角來看 Web3 的開放世界。以往企業宣佈關閉服務,使用者就得被迫離開。但在 Web3 世界裡,人們凡走過必留下痕跡。CNN 終止發行 NFT 不是結束的開始,而是開始的結束(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來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內容不接受廠商業配。如果你覺得區塊勢的文章不錯,歡迎將它分享出去。若行有餘力,也能以定期定額支持區塊勢營運。若想查閱過往的出刊內容,可以參考文章列表

延伸閱讀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