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美食◆永康市場美食-鹿鹿與埔姜?
<來去市場沾染人氣>
剛上工一個星期,作息早已定型下來,每天都規律的早睡早起。
儘管放假,但生理時鐘卻依舊不放過你。
想著想著,左滾右躺的,滑了一下地圖,變決定去附近的永康市場沾染一下市場的「熱絡氣息」。
<永康舊名-埔羌頭>
永康的地理位置鄰近於台灣舊首都,在鄭成功來台前,永康的名稱為「埔羌頭」
至於名稱由來,有分為以下兩個版本
<有很多鹿鹿的靠海大平原>
明鄭前,漢人以米糖鹽來台灣交換鹿皮。
永康位於舊時貿易中央的鄰近地帶,自然也隨之興盛起來,為鹿皮的交易大宗之一。
古今地名的意思轉換
埔→平地
羌→鹿
頭→靠海邊的岬角
站在早市內,聽著人聲沸騰的聲音,試著閉上眼睛,幻想著古早古早以前,這裡是靠海的大平原,充斥著各種鹿在此處生活棲息。
想著想著,內心就有種難以言喻的興奮感。
<滿山遍野的埔姜樹>
另外一稱是說,在很久以前這裡是充斥著「埔姜」樹的荒野之地。
而古時的埔姜,則是今日被稱之為「黃荊」。
古時候,其「枝條」會被婦女拿來做為「荊釵」。
而其果實則可以入藥,就是「杜荊子」,子有果實的意思。
<永保安康怎麼來?>
「永康」之名,則在明鄭鄭成功將安平區劃分成24個里的時候,此處被稱為「永康里」。
清朝時期又被劃分為「臺南府」,日治時期又重新命名為「永康里」,此處具有大多的軍事設備,日治時期主要為眷村的身分,此時的人口數量仍不到兩萬多。一直到戰後時期,工業的開發,人口數才蓬勃上漲。
<永康公有市場內,一級戰區-熟食區>
回到公有市場內,市場內共有60幾攤 (點我查看各個攤販的詳細資訊
每個地方依據販售的商品不同,規劃成不同的區域 (熟食區、生鮮區、蔬果區等…
身為一個過客的我,並沒有打算搬著大小包的生鮮回家,依照習慣繞完二到三圈後,便前往一級戰區的熟食區去蹭蹭食。
這裡的熟食區類型「重疊性」超高,小小一條,卻是肉燥飯有三家以上,還開著彼此的正對面。
身為一個飯類的愛好者,站在一旁觀望許久,一邊觀察著各個店家的來客狀況,一邊內心秤量著已經塞下市場外頭海綿蛋糕的肚子,還可以塞的下多少東西。
肉燥的店家,看起來較勁滋味濃厚,卻彼此有著各自擁護的忠實客人。或許是剛好味道很對味,又或許是老闆很會「開岡」(閩語),看著他們熟悉的向彼此分享著細瑣的日常,就算只是很平凡的問候,也可以看出彼此間的信任感。
實在是難以選擇,只好回歸到最簡單的方式,數隻數隻去選擇哪家肉燥坐下。
■肉燥飯
肉燥飯一端來時,跟預期中的不太一樣,一旁多了酸菜做著點綴。
肉燥的滋味,稍稍的偏甜,瘦肉居多,配著不會死鹹的店家自製酸菜,剛好很符合孕婦心態的我,可以同時享受到鹹甜的滋味。
■土魠魚羹
土魠魚羹,吃得出其「鮮」味,壓克力外店家還寫著味噌口味,帶點小刺請見諒。懶惰的我,幸運的一碗中的魚羹都是無翅的,肉質軟嫩,配著南部特有的羹湯。口中會先感受到羹湯的溫熱感,接著是魚酥的酥脆感,最後是羹湯的「稠」感,將兩者混為其一。
■小米麻糬
邊欣賞著老闆包麻糬的過程,快速的順手挖出一球麻糬,壓扁後塞入芝麻餡料,最後裹上花生粉衣。
第一口就知道這真的是「純米」麻糬,不會過Q彈的假感,而是一種綿密不黏牙,軟嫩襯托著中心甜度適中的芝麻餡料,最後是花生粉跳出在尾韻,小聲地嘴裡歌唱。
■海綿蛋糕
在永康國小正對面,其中的一家排隊店家。
那時候去買的時候,裡頭掌廚的人忙著把麵團填入一個一個的鐵模中,另一手還得翻面隔壁台的烤模。
外頭的人除了招呼客人外,另一手還得不停拿著扇子把剛出爐的蛋糕扇涼。儘管才早晨九點多,衣服看起來是濕了又乾,乾了又濕。
外觀看起來跟普通的雞蛋糕差不多,但其咬下卻有點類似於傳統的布丁蛋糕,口感較為Q彈,帶點蜂蜜的香氣。也難怪被稱為海綿蛋糕,不過我自己私心覺得更像布丁蛋糕。
想知道更多在地故事嗎? 立即追蹤粉專,不再錯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