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回歸?試比較Medium、SOSreader 與简书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網路上寫文開始嚴格講究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要能打進特定的受眾族群?在同一個平台上,雖然能享受閱讀各式各樣的新聞、文章或其他有趣資訊的便利性,且確實愈來愈多人習慣從社群媒體上獲取新聞,但是,透過演算法依據用戶在網路上的行為,產生出符合其喜好的資訊優先排序,真的是好事嗎?
應用到高度依賴臉書流量的新聞媒體來看,不僅影響到下標、選題方向,也讓輿論與有可信度的新聞之間的界限日趨模糊,不免讓人質疑,在社群媒體吸收資訊,究竟是為讀者「客製化」還是讓視野「變得狹隘」?我認為這取決讀者希望自己獲取的資訊有多大程度被客製化,客製化程度愈高,表示內容的定位愈明確、延伸推薦資訊有相關性高、可看性高,而不是刷了幾圈還很難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
另外,客製化也可能導致讀者失去探索閱讀的樂趣,或因價值觀、政治立場的分化逐漸脫離社會現實,同溫層變得更厚,甚至錯過了對重大公共議題關注的機會。
網誌回歸?
上述的困境,萌生媒體改革與重視用戶讓許多作者在近兩年逐漸放棄在臉書發文,轉而選擇在 Medium 發表文章,在這裡重拾寫作的自在。無須迎合特定的社群角色口吻,能夠專注與其他寫作者的內容交流,而 like 和 share 被更有彈性的拍手數取代。
看到《紐約時報》近期有篇文章討論如果臉書介面改成像 Instagram 那樣更簡潔、強化視覺語言,會不會更友善用戶。這使我忍不住想,那麼對於文字工作者而言,2018 會是網誌回歸的一年嗎?於是我決定來比較一下對台灣的SOSreader、中國的简书與 Medium 的觀察。
1. SOSreader:頭部化問題嚴重
SOS 成立截至今年2月剛滿3年,創立初期希望透過「群眾募資」改善廣告主過度介入媒體的問題,代表性作品是《眉角》雜誌的募資專案,當時我也有訂,但印象中只走到第5期就停刊了,這也反映許多募資專案曇花一現的困境 — — 剛推出聲量高,但續訂率低。
於是,SOS 轉型為「集資訂閱」,也就是目前在網站可見到的,以付費訂閱為核心的寫作平台。目前代表性作者是「人渣文本」,根據網站上數據累積訂閱人數5180,但本月訂閱人數僅有897,可收到 $73,328(不知怎麼衡量寫作者平台的留存率?),不過再與其他11位「精選作者」相比之下,幾乎沒有與「人渣文本」類似的能量累積。成果比較好的作者能夠單月收入3萬元,剩下的作者可能才1萬元左右或更少。
「精選作者」的成效都如此懸殊,再往下看其他經過 SOS 審核的作者,有不少訂閱人數掛 0 或僅有個位數。前陣子創辦人翁子麒就預告網站會進行大幅度的改革,參考 Medium 模式,朝向華文寫作第一站邁進,令人擔心的是,此舉固然能夠吸引更多作者的加入寫作,然而更自由的開放,並沒有解決到付費用戶留存率低的問題。
而這是內容付費必然要面對的「頭部化」問題,收益、流量集中在原本社群聲量就很強大的 KOL 身上。因此轉而在分眾領域上細分就顯得重要,透過耕耘內容的專業價值,形成可預期的品質、且能夠回應訂閱者的長期需求的作者,避免只是為了人格魅力付費,而過了一小段時間就退訂的問題。比如「區塊勢」主打「白話」、「拆解脈絡」,並結合正熱門的區塊鏈議題,據行銷長的分享透露訂閱者成長快速且留存率高,。
但對於 SOS,除了本來就是該作者的忠實粉絲,究竟是哪些核心讀者,會持續造訪、瀏覽 SOSreader?我看不出來。(曾收到一封讓人困惑的電子報,是「SOS 十月專題|邊界」,當時我以為 SOS 有深化內容策展的新嘗試,立即點開來看,沒想到只是把不同作者與性別議題相關的文章都放在一起,但彼此之間沒有脈絡上的關聯,還在電子報文末放在企劃簡介,這並不叫「專題」好嗎?不過就是 tag 分類在一起,非常傻眼。)
2. 简书:興趣創作社群
會知道简书是因為有人跟我提起它像是中國的 Medium,雖然自己沒用過,但去爬了一些知乎上的討論,覺得也值得整理一些觀察。希望也有人可以補充你對简书的評價喔!
- 简书創立初期主打 Markdown 寫作平台(用標記重點文字給予作者回饋),雖然寫作體驗與手機app體驗很好,但有些讀者反應質量參差不齊,很難找到自己想看的。去年年初新改版更著重在個性化推薦。(但很多人吐槽新改版的風格,且對於非簽約作者的曝光不利,官方很仔細的公開回應,主要考量到活躍度和留存率問題。)
- 會有一些趣味性的行銷活動,像是「神轉折」(知乎討論)、「小學生作文」投稿比賽。
- 可以開啟打賞,最低¥2、最高¥50 或自訂。
- 有類似豆瓣的出版服務,涵蓋紙本書、電子書、有聲書、影視改編等版權服務。
- 知乎這篇討論批評简书的編輯推薦,相較今日頭條的人工智能推薦,或知乎從大V、關注對象的推薦,顯得膚淺且單一。
3. Medium:弱化個人、突顯內容本身
有關 Medium 寫作體驗的討論已經相當多,總之最吸引我的介面特色就是:
- 個性弱化、內容優先,由於主視覺模板高度一致性,因此能突出個人風格的大概只剩下個人簡介頁(Publications 能調整的設計也不多)
- 探索優質內容的目標多過於社交圈內交流,而這也是有些讀者不習慣的地方,在首頁的主要比例是 Medium 推送優質媒體或受歡迎的好文(通常依據追蹤分類或拍過手的文章主題,做延伸推薦),多過於追蹤者的文章,我後來才知道原來要點進去 New from your network,再按 People 才能看到追蹤者的近期所有文章。不過我已經習慣讀首頁策展的資訊,從今年1月加入付費會員至今體驗都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