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花赤兒 hanaakai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一切源於「幸福」的解讀

花赤兒 hanaakai
·
·
「請問,你幸福嗎?」

如若要選取一個原則上不能翻譯成英文的詞彙,小士首選「幸福」這一組估計是由「幸運」及「福氣」所合體而成,我們常常掛都在口邊的名詞。

如若小士向大家問一句: 「請問,你幸福嗎?」,大家估計要想多久才能回答呢? 甚或,根本回答不了,或是不懂得如何回答。

「幸福」真的有定義嗎?

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好嗎?

對於中國人來說,或傳統一點來說,「幸福」是一個名詞,基本上是以圍繞一個健康家庭為依歸,只要是中國人,隨便提問一句什麼叫做「幸福」,腦海中自自然然地會浮現出一對夫婦,抱著一個會發光發亮的小寶寶,然後左右一對老人家滿面老懷安慰地笑著,一幅看似美滿無瑕的畫面,便是一直被吹捧成最典形的幸福浮影吧。

但奇怪的是,如果不用畫面來表達,要用筆墨來形容什麼叫做幸福,小士相信,寫出來的解讀,絕非單一畫面能以偏蓋全。

當大家越想,越會發覺,「幸福」不但漸漸遠離我們的社會,更甚是我們根本攪不清楚,什麼才是幸福。

深思過後可能會發現,「幸福」根本不是一個目標,因為,科學上完全沒有衝量的標準。又或者說,自己眼前的奮鬥好像完全跟幸福掛不上勾似的,「幸福」該是怎樣的,越想越糊塗。

「幸福」等如金錢上的滿足嗎? 相信大家都會認同兩者之間絕對不能放一個等號。

好食好睡,身體健康就代表是「幸福」嗎? 大體上是,但正值打拚中的年青人會認同嗎?

拚搏下來算得上是中產就是幸福嗎? 但又好像被每天生活的磨蹭累得唞不過氣來,戶口的存款像爛尾樓一樣永遠不能封頂,不少中產階層是表面風光,每天卻被殘酷的「維持生活質素」而受資本主義支配,背後可能還要債台高築。(甚麼槓桿智慧這裡就不說了。)

而還沒有對象的朋友,難道就與「幸福」二字無緣了嗎?

我們倒不如把社會像瓶子般倒轉過來,看看一直以來瓶子壓著的是什麼吧。

視頻也好,報道也好,由三年多前疫症時期的「躺平」,進化成「四不」,再跳躍成最近的「十不」,我們可以大膽地預測,新一代的觀念中,對「幸福」的解讀,絕對是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幸福」沒有遠離我,而是變成了「幸福是什麼由老子說了算」的境況。

怎會變成這樣呢? 三代同堂的風景畫已經不會再粉飾在內心的牆壁上,原來早已經掉到不知那個角落去,任由它從美夢變成噩耗。

對,「幸福」一詞早隨時代壓縮成單個體的成份,不會再存在組合式的「幸福」。

「幸福」的組成,基本上包括了物質上的滿足、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如夫妻、兒女、同伴或摯友等)、被尊重的質量(如社會地位、工作階級),最後補上個人的慾望,所糅合而成的一種生活狀態和感知,在時間的過濾下最後所產生出來的一種滿足感量,大體可以理解為「幸福指數」。

疫症後,在國與國之間的搏奕下,經濟動盪不穩,令「幸福指數」的成份大大的不平衡,物質含量流失下,牽連至人際關係的疏離,「幸福指數」更倚重在個人的意慾生產上。如當賺取的金錢再不能支撐獲取傳統的慾望,亦即是說,「幸福」的成份已經在分解及變質。

「我自己活得好,比什麼都重要。」

相信這一句話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本來看似是一句賭氣、偏頗性向或不近人情的說話,卻在大勢洪流之中,成為了獲得「幸福」的公認指標。

自己活得好想當然是重要的,但從上一個經濟周期來看,這並非排列在一個要追求的境界之內。

但隨著觀念的擴散,理解及接受,本由「家庭」為依歸的「幸福1.0」依然被踢走,換來的是新晉明日之星2.0,「獨來獨往的幸福」。

老實說,獨來獨往實在簡單得多了。

取易不取難,何樂而不為?

中國人數千年來被家庭觀念束綁得如五月的糭子,把不分遠近的血緣關係綑綁在一起,糭子越大越風光,從小便植入了為面子而存在的價值觀,個人的存在是為了家族的面子,「幸福」含有來自家族裡被認同的成份。踏入二十一世紀,在資本經濟巨浪的衝擊下,以「追求物質」的教育模式遍地開花,房子、車子、金子就是面子,沒面子那來幸福感?開放以來共同奮鬥打造出一堵閃亮世人的「幸福」長城,耀揚國際。

直至「疫情」無情的肆虐大地,繼而是國際間的戰事延伸至實體經濟,虛擬貨幣的真面目暴光等等吸血事件發生後,使人們明白舊日的綑綁再不是辦法,從一個無底深淵解繩抽身,斷臂總比斷魂來得明智。

那麼,獨善其身後的人生,下一關又該如何面對呢?

甚或有人提倡最環保的做法就是不要下一代,小士想一想,不無道理。

因為既然這一代也活不好,為何還要去害下一代呢?

「下一代」原來早已經脫離了「幸福」組成的成份,輪迴做貓做狗的隊比做人相信快上百倍。但若然我們靜思下來,事實是人類要被愛及去愛的天性並沒有改變,追求「幸福」的意願也沒有變,而真正要改變的,是精神上不能像一台永遠不懂得停站的慾望列車,只能沿既定的路軌向前駛,卻茫然不知列車的終點是在那裡,身處駕駛室內的車長有否想過把列車停下來,想清楚再出發呢?

反過來問,若然列車不是去你確定的目的地,為何不灑脫地往窗外一躍,只要不是粉身碎骨,縱然會遍體鱗傷,或許因身處慾望列車之外,始能看清列車的真正軌跡,而令沒有方向的頭腦更加清醒呢?

花赤兒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