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huwei Hua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OPEN UNIVERSITY] 談一個在埔里看到的小尷尬

Shuwei Huang
·
·

三月底去了一趟暨南大學,參加第三屆創新教育工作營。 兩天會議,與會者眾,議程看來洋洋灑灑,其實多半七拼八湊,所以我抱定第二天上午參訪完埔里鎮上的籃城社區,就下山北返。

論歷史,籃城社區已有百年,舊稱「林仔城」,取社區周圍林木茂密之意。論組織,現在的社區發展協會主要是在921大地震之後,在社區重建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談地震,那年暨大校長李家同決定全校撤離,埋下暨大與埔里交惡的種子。這情況一直到這五年才有很大的轉變。2013年,國科會開始推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概念與想法,暨大是幾所實驗計畫中很認真地思考如何重新修補大學與地方關係的學校,幾年下來也有不錯的成果。負責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計畫辦公室會特別安排我們在暨大開會,大概是想要我們學習如何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吧?(苦笑)

不過,在參訪過程中,讓我感興趣的倒不是暨大如何透過食農教育建立與社區組織、國中小學的合作,進而推動青年返鄉,而是存在於青年新創組織(包括穀笠合作社籃城書房)與暨大教師團隊之間微妙的關係。

好比說,當主持人用「某某算是暨大第一批進入籃城社區,之後留下來的學生」來介紹穀笠的負責人時,他上台的第一句話卻是:「請不要用暨大學生這角色來介紹我」。這或許是因為921的陰影仍在,或許是他們在換合作社區中間發生過什麼事情,但我想最關鍵的是,如果穀笠要在籃城好好發展農村經濟的話,他所需要的農業相關科系暨大都沒有,因此對比暨大教師一直強調「在地」,主事者一直強調的是「跨界連結」(好比他就很關心香港農耕問題)。而如果這團隊一直被視為「暨大的學生」,別的農村工作者、學校單位可能會想說「啊,那是暨大的地盤」,於是就少了合作的機會。於是乎,這個暨大老師引以為傲的社會實踐成果,反而不經意流露出其在想像年青團隊時的侷限。

這當然是教學單位與創業團隊基本心態上的不同,但我想這會是未來許多大學在推動類似計畫時無可避免的小尷尬吧。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