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菘甫
魏菘甫

窮人

無條件基本收入在台灣實行的可能?(經濟體系的局部探討)

身為窮人就只有極為破碎的知識能進行探討,因此如文中論述有誤還請多多指教。

無條件基本收入,以下簡稱UBI,基本上是因為AI與自動化發展將導致大規模失業,才受到人們的重視,那麼以當下或過去的經濟體系去評估,就某方面來說意義不大,問題會在於我們要往哪種經濟體系去發展,並達成政治上的共識。

以工業自動化來講,傳統工廠選址分三類:

1.原料產地國家

2.產品目的地國家

3.第三方國家

前兩項考量的是運輸成本,而第三方國家能成為考量的原因則在於人力成本,當前兩項的人力成本過高時,第三類選擇就會出現。

而當自動化工業高度發展時,第三類就會自動消滅,因為人力成本所佔的比例極低。

第二類則著重於市場規模,同時受到人口規模.人均所得與文化偏好的影響。

第一類則有賴於當地資源的供給,而這至少包含自然資本與創新資本。

而UBI屬於人口維持政策之一,因此會影響第二類工廠的存續,有可能也會影響到第一類工廠的存續。

如果沒有UBI,為了避免政治與社會問題,其中一個可能方案是消減窮人,不論是鼓勵移民.提供安樂死.高強度的鎮壓.或是強化警力守護「一般市民」的財產安全,最終應該都能達到相似的效果。

隨著底層人口的縮減,原本依靠他們得以成為中產階級的人們將向下流動,而原本依靠那些中產階級支持的人們,也會因此向下流動。

具體一點的例子,原本開餐廳或小吃店的,有賴於當地居民的數量,隨著人口縮減,市場將負擔不起那麼多店家,部分店家將規模縮減或是倒閉,而原本這些店家消費的起的奢侈品市場也將縮減,部分從業人員也將向下流動,同時隨著人消費人口的縮減,每個消費者負擔工廠的固定成本(註1)的比例也將上升,進一步將更多人排除市場。

當然反覆循環下還是會有個終點,但是不論如何,當地的第二類工廠勢必會減少,不過總得來說,就只是可能部分影響國內人民的生活品質而已。

而UBI對第一類工廠的影響,主要是影響創新資本,如果一個國家依靠的是自然資本的輸出以此獲利,縮減人口後每個人分到的比例會上升,進而提升人均所得,即使當地第二類工廠減少,由於人均所得提升,人民的生活可能反而更好。

而之所以說有可能影響的原因,則是另外一個問題,創新是如何產生的?

不論是由0到1,還是由1到N,創新人才之所以能提出創新,僅僅依靠足夠的訓練就有可能發生,或者創新的出現是存在機率的,我們只能提供良好的環境,以提高創新出現的機率。

如果是前者,不需要UBI也能維持第一類工廠的存續,只要有把握搞定訓練方式即可,而如果是後者,那問題在於UBI是否是有利構成創新環境的政策之一。

雖然我傾向於後者,且UBI有助於構成創新環境,然而這些都只是假設,我想除非我們現在就有如果電話庭,否則大概難以驗證吧。

而就我所知,台灣由於缺乏自然資本,依靠自然資本產出的農業與工業產品相當有限,更大的比例是依靠創新,那麼就我的偏見,在該領域上人們是會支持UBI的。

然而這不過是UBI議題中的一小部分,假如我們在價值觀與社會制度的辯論上,更傾向於反對不勞而獲,也有可能走向共產主義,或是課徵高比例遺產稅,使資本累積的過程大幅依靠勞動所得。

註1:固定成本是相對於變動成本的成本,舉例來說電鍋煮飯,米.水.電.人力是變動成本,每次煮都要投入,而電鍋則是固定成本,依靠煮飯次數來分攤,而非每次煮飯時,都要買一個新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