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th_Diary
Ruth_Diary

在比利時生活的家庭主婦 : )

海外生存指南 | 快速適應當地生活

(编辑过)
快速適應當地生活-日常生活方面

最近太多雜事,只能搶在截稿前發文XD我的拖延症又犯病了QQ

首先,想謝謝@JimJKC 辦這個活動,讓我可以獲得如此多的新知,產生在海外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

從9/2抵達比利時到現在總共過了108天,是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因為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處理家務跟學習語言,所以分享的部分主要偏向日常生活方面。希望大家在海外也都能吃得好🍽


一、了解當地人的購物習性,就能買到新鮮便宜的商品。

我們剛到的前幾週,去當地最大的超市買肉跟生鮮蔬果。肉類的部分,豬肉跟雞肉腥味無敵重,牛肉煮起來驚人的柴之外很多部位我找不到,最多的商品是加工過的各種腸。生鮮蔬果方面,有分成有機跟非有機,但是多數的看起來就是大量種植的商品,所以吃起來沒有什麼蔬菜的甜味。

種種的原因,讓我覺得日子快過不下去,問了一下待很久的朋友,才知道當地人多是去肉舖買肉,肉舖有分成清真和一般的,因為信仰的關係,清真肉舖的肉都是有放血的。在比利時的話可以google maps 搜尋 slagerij,就可以看到很多肉舖。

生鮮蔬菜的部分,去我家旁邊的有機超市逛一圈後,發現一件很扯的事情,就是有機超市的價格居然跟傳統市集的價格差不多,所以我們就果斷換成去有機超市買菜了。據我觀察,價格是一般超市 < 有機超市 ≤ 傳統市場


Q: 為什麼傳統市場會比較貴?

A: 主因是有比超市更多的諮詢介紹以及更新鮮的商品。


Q: 哪些商品會比較便宜?

A: 沒有經過人力加工的商品。動物的話,腿跟內臟會比身體的肉便宜很多,青菜方面,一次量買多一點會比較便宜。乾貨可以在線上的亞洲超市訂大量,會比直接去門市買小量便宜很多。

這邊的雞肉、牛肉跟羊肉都很便宜,反而豬肉有點貴。海鮮比台灣貴一點,但是買還有眼睛的中型魚(鯖魚或肉魚)跟章魚會比較便宜。原則是,當地人吃得多的就會貴,他們不太吃的就會便宜。


Q: 要如何辨別哪間是清真肉舖呢?

A: 通常可以從商店門口的清真標誌,還有老闆的外貌是否是中東長相來辨別。


二、交朋友的好方法,去語言學校。

來到這的第一個月,我體會最深刻的就是”無聊”,第一次有這麼多的時間跟自己相處,加上嚴峻的疫情,所以整個白天我都是一個人在家。所以一拿到臨時身分證,就衝去政府開辦的語言學校,報名線上學荷蘭文跟英文。我覺得能學到多少還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可以交朋友呀!!不然真的會因為沒有人能說話而得憂鬱症,上週跟英文班的同學們相約去逛街吃飯,感覺很美好,對這裡也更認同了。

其次,去語言班交朋友的好處是,大家背景都差不多,所以可以獲得很多資訊,像是哪間店最近在大特價之類的。而且因為處境相似,遇到奇葩人的機率會下降非常多,多數人都非常友善,願意幫助彼此。


三、學習當地語言

加深內心對當地的認同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學會當地語言。剛來的時候,什麼都看不懂,把水買成醋,一口喝下去直接吐出來,當下真的很火大,對自己失望,也很討厭這裡。或是想要買牛腱跟牛筋,去好幾間店,問了好久,才找到我要的東西,就算講英文他們也不一定理解的那種感覺超級無力。

第二個月時,每一天都會產生3次以上改機票回家的念頭,因為我是一個離不開亞洲美食的人。為了解決這個嚴重生存問題,我就下定決心好好學習荷蘭文,雖然目前只能看懂一些最基本的單字,但是超級有成就感,至少知道店的開門時間、廣告跟關鍵字看得懂了,他們說多少錢,我不會拿錯。而且不會再把水拿成醋!!!

總之,我覺得在海外生活,很需要自己找路,越快掌握越多資訊,就能快速適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