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婕(Chang, Yu-Chieh)
張郁婕(Chang, Yu-Chieh)

現為國際新聞編譯,寫新聞編譯也寫評論。有一個日本新聞編譯平台叫【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網站:https://changyuchieh.com/ 🔍社群帳號請搜尋: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電子報:https://changyuchieh.xyz/

傳承與紀錄「在日朝鮮・韓國人」歷史的「ウトロ51番地」與和平紀念館

上個月 30號,傳承日本與朝鮮半島歷史記憶的「ウトロ和平紀念館(ウトロ平和祈念館)」在京都府宇治市正式開幕。「ウトロ51番地」,這塊區域是二戰前為了興建京都飛行場所形成朝鮮勞動者聚落,二戰後依舊是選擇留在日本落地深根的在日朝鮮・韓國人聚落⋯⋯

上個月 30號,傳承日本與朝鮮半島歷史記憶的「ウトロ和平紀念館(ウトロ平和祈念館)」在京都府宇治市正式開幕。

「ウトロ和平紀念館」位於近鐵京都線・伊勢丹車站走路 10分鐘距離的「ウトロ 51番地」,這塊區域是二戰前為了興建京都飛行場所形成朝鮮勞動者聚落,二戰後依舊是選擇留在日本落地深根的在日朝鮮・韓國人聚落。

「ウトロ 51番地」的發展不只記錄著在日朝鮮・韓國人的歷史,更是在日朝鮮・韓國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關於ウトロ的地名,據考究原本應為「宇土口(讀音:ウトグチ)」,意指前往宇治的土地。但中間發生音轉,漢字的「口(グチ)」讀音變成片假名的「ロ」,才改成全用片假名的拼音方式。目前當地地名在日文一定是使用片假名標示。考慮到片假名確實是在日朝鮮・韓國人拼寫韓文的方式之一,本文將「ウトロ」視為符號,全文皆以ウトロ稱之,而不會轉換為舊稱的漢字標示方式「宇土口」。

戰前是軍用京都飛行場預定地

時間回到 1939年。當時大日本帝國決定在日本內地建設 5座軍事機場,其中 1座京都飛行場,就位在宇治市佔地約 1萬1,000平方公尺的土地上。

這項工程是由半官半民的國策會社「日本國際航空工業株式會社」負責,承包給竹中組(現今的竹中工務店)、大倉組(現今的大成建設)及大鳥組(現今的大鳥建設)負責。當時這項建設募集到約 2,000名工人當中,據信有 1,300人都是朝鮮籍的勞工。

免徵兵、可攜帶家眷的好工作

這些朝鮮籍的勞工未必是直接從朝鮮半島募集而來,而是在朝鮮半島納為大日本帝國殖民地(1910)後,因為殖民政策(例:前期的土地調查事業導致農民失去農地)等因素,不得不離開朝鮮半島尋求更好的工作,而來到內地(=現今的日本境內)。但抵達日本後,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多半只能找到低工資的體力活,像京都飛行場就是一個例子。相對於其他體力活而言,京都飛行場最上層是國家發包的工作,相對穩定又可以免徵兵、攜家帶眷入住工寮(飯場),這對於來自朝鮮半島的底層勞工來說相當具有魅力。

現在的「ウトロ 51番地」,就是二戰前京都飛行場的「飯場」。

「飯場制度」是什麼?
「飯場制度」是二戰前,礦場、土木工程的空地附近,建造簡易工寮包吃包住的勞動制度。包吃包住乍聽之下福利很好,實際情況卻是將勞工綁在工地,將勞工與外在環境隔開,壓榨勞工的強迫勞動(forced labour,日文寫作「強制労働」)。不僅如此,負責經營飯場的工頭多半是歷經層層轉包後中下層的工頭,也因此在飯場制度下生活兼工作的底層勞工,也是被剝削最嚴重的底層勞工。
類似的概念或用語還有煤礦場的「納屋制度」及北海道的「タコ部屋」——在北海道的(煤)礦場或大型(公共)建設做體力活,就像被捉進章魚壺裡面的章魚,不論多努力工作、做了多少垂死的掙扎,也都無法掙脫章魚壺——
二戰後,「飯場制度」、「納屋制度」和「タコ部屋」都已經成為歷史名詞,因為戰後日本的《勞動基準法(労働基準法)》第 5條就明文禁止強迫勞動,第 10章(94條到 96條之 3)也有寄、宿舍(寄宿舎)的相關規定。 

飯場生活與工作環境皆惡劣

1942年和先生一起來到位在現今「ウトロ 51番地」的飯場工作的文光子(ムン・クワンジャ)回憶道,當時的飯場一棟隔成 6戶人家,中間只用簡易的隔板擋著,沒隔好就能直接看到隔壁家裡;每 1戶不管你們家裡有多少人,都是 6張榻榻米加上 3–4張榻榻米大小的土間( 編註:「土間」是傳統日式建築內,房子裡沒有另外鋪地板,需要穿鞋、直接是泥地的區域,多半是入口玄關與廚房),屋頂也只有薄薄的杉樹皮,雨天會漏雨,冬冷夏熱;廁所和水井都是共用的,連個衛浴設備都沒有。

當時文光子的先生和「ウトロ 51番地」其他男人一樣,天還沒亮就要去搬土石,一直到日落才回家。至於文光子則是和其他女生一起煮整個飯場的伙食。就這樣一路工作到 1945年,「ウトロ 51番地」境內的軍需工場在 7月因為空襲全毀,京都飛行場的工程也在 8月宣布敗戰後結束了。


選擇留在日本的「在日朝鮮・韓國人」

正如同日本境內在戰前就來到日本內地的朝鮮人一樣,終戰後朝鮮半島雖然不再是日本的殖民地,但大家早已在日本內地落地深根,就算回到朝鮮半島也未必能找到親人;再加上朝鮮半島在戰後接連爆發濟州四三事件及韓戰,立刻回去朝鮮半島生活未必會更好,所以有一部分在戰前就來到日本的朝鮮人,選擇繼續留在日本生活。

畢竟立刻回去朝鮮半島生活未必會更好,也許在日本多待一陣子,就能等到南、北韓統一的那天到來:回到朝鮮半島,如果還是得和親人分隔南、北韓兩地,那又和在日本和親人分隔兩地有什麼差別?又或是,夫妻兩邊的老家,一個在 38度線以北,一個在 38度線以南,到底是要回去哪一邊的老家,也是個難題,還不如留在日本,一家人還可以住在一起生活。

像這樣戰後選擇留在日本繼續生活的朝鮮人,就是所謂的「在日朝鮮・韓國人」:在戰前從殖民地的朝鮮半島來到日本內地,但在戰後失去日本國籍、可以以「特別永住」資格和後代在日本永久生活的朝鮮人。

戰後法律與政策是制度性歧視

必須要注意的是,今天這群「在日朝鮮・韓國人」,或是在戰前就在日本內地生活的「在日台灣人」,他們今天會什麼會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為什麼在戰後會喪失日本國籍?這都和日本政府的霸權及壓迫有關。

戰後,理應賦予前殖民地的人民有選擇國籍的權利。戰前就是來到「內地」的人們,戰後如果想要留在「內地」,前殖民母國就應該保障這些人的權利。結果,當時完全沒有考慮到這個面向,直接廢除這些選擇留在「內地」的前殖民地的人們的日本國籍。不僅如此,後續政策都將這些留在「內地」生活的前殖民地後代當作外國人看待,從制度上將前殖民地後代和「日本人」區隔開來,就是一種制度性的歧視。直到今天,這些選擇留在「內地」、取得「特別永住資格」的「在日朝鮮・韓國人」或「在日台灣人」,如果沒有將國籍換成日本的話,就是沒有完整的參政權。

為什麼寫作「在日朝鮮・韓國人」?
早期日文其實只會寫成「在日朝鮮人」,這是因為在身份註記上標示的出身地是「朝鮮」。這裡的「朝鮮」指的並不是「北朝鮮=北韓」,而是朝鮮半島的意思。在二戰前,朝鮮半島納入日本殖民地以來,朝鮮半島出身者一直都是標示為「朝鮮」,或是以「朝鮮人」自稱。
但在二戰後,朝鮮半島南北分治,38度線以北成為了「北朝鮮」,38度線以南成了「南韓(韓國)」。在冷戰架構下,美日同盟的日本自然選擇將南韓(韓國)視為朝鮮半島的代表政權,「朝鮮」就成了「北朝鮮」的代名詞。再加上日本與北朝鮮的衝突、不信任加深,導致民眾普遍對於「朝鮮」一詞很感冒,甚至(因為大眾的無知)誤將代表朝鮮半島的「朝鮮」認作是「北朝鮮」,認為「在日朝鮮人」就是親北朝鮮、甚至是北朝鮮派來的間諜,而有了應將「在日朝鮮人」改稱「在日韓國人(在日韓国人)」的呼聲。
實際上「在日朝鮮・韓國人」社群裡面,確實是有親北朝鮮或是親南韓的派系(正如同海外國人會有親中華民國及台派等分別),也有很大一部分希望能看到南北合作、統一的一天,畢竟當年有很多人的長輩是因為南北分治才選擇留在日本。
為了要避開被(無知的大眾)將「在日朝鮮人」誤解是親北韓,親南韓派的開始會用「在日韓國人」自稱;為了要能完整涵蓋所有的「在日朝鮮・韓國人」,近年來在日本學術研究或是新聞報導上,普遍會使用「在日コリアン(Korean)」的寫法。但實際上,如果是實際和「在日朝鮮・韓國人」有所接觸,會發現每個人選擇使用的自稱並不相同。當事人慣用「在日」、「在日朝鮮人」、「在日韓國人」、「在日コリアン」哪一個名詞自稱,某些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當事人的成長背景(家庭、所屬社群、學校因素)或政治認同。
由於中文寫作上,將「在日コリアン」寫成「在日Korean」不太符合中文使用情境,所以本站長期以來才都選用「在日朝鮮・韓國人」的稱呼方式,代指這群人。

ウトロ成被遺忘的土地

戰後,京都飛行場的工程宣告終止,負責京都飛行場工程的「日本國際航空工業株式會社」也在隔年(1946)先轉型成清算舊軍需工業資產的「日本工業株式會社」,接著轉為專替美軍製造卡車、巴士的「新日國工業株式會社」。

在這個過程中,「ウトロ 51番地」就像是被遺忘的土地,沒有被列進「日本國際航空工業株式會社」的戰前資產,原本戰前就在這塊土地上一起工作的日本人,也在京都飛行場工程宣告終止後逐漸離開。最後留在「ウトロ 51番地」的,只剩從戰前就在這裡生活的「在日朝鮮・韓國人」。

不僅如此,戰後繼續留在「ウトロ 51番地」生活的「在日朝鮮・韓國人」,雖然工資沒了、生活保障也沒了,總是得想辦法繼續生活。雖然還是住在戰前「飯場」這種簡陋的房子,但至少找了個空間當作孩子們可以學習韓文的民族學校,很多原本不住在「ウトロ 51番地」的「在日朝鮮・韓國人」聽到這裡有很多同胞,也紛紛聚集到「ウトロ 51番地」一起生活、交換資訊,相互扶持。

土地產權問題難解

然而,「ウトロ 51番地」未處理的產權問題,在日後招致更大的麻煩。

長期以來,「ウトロ 51番地」就是一塊被遺忘的土地,沒有自來水也沒有下水道,生活品質相對日本其他地方來說,連「普通」都不到。好不容易到了 1988年,宇治市終於派人來「ウトロ 51番地」設置自來水管和下水道,當時大家正準備慶祝終於有自來水了,卻接著收到強制遷離的通知書。大家這才發現,自己的家被賣了。

住戶不知情的狀況下土地產權遭變賣

前面有提到,「ウトロ 51番地」戰前是屬於「日本國際航空工業株式會社」的土地,戰後經過多次整併,土地所有權最後落在NISSAN的關聯企業「日產車體(日産車体)」手上。就在日產車體向宇治市提出地下水管線設置同意書的同一天,有一名自稱是「ウトロ自治會長」的平山桝夫(許昌九),花了 3億日圓從日產車體手上買下「ウトロ 51番地」這塊 2萬1,000平方公尺的土地。

當時「ウトロ 51番地」住著 80戶、共 380人,沒有一個住戶知道自己住的土地被賣了。

不僅如此,花了 3億日圓買下這塊土地的平山先生,在 2個月後,又把這塊土地以 4億4,500萬日元的價格賣給自己所屬的西日本殖產公司。直接現賺 1億4,500萬日元。「ウトロ 51番地」的住戶收到的強制遷離通知書,就是來自西日本殖產公司。

上訴法庭仍敗訴

從西日本殖產公司的角度來看,「ウトロ 51番地」的產權在自己手上,所以現在住在「ウトロ 51番地」的所有住戶都是「非法佔據」。眼見「ウトロ 51番地」的住戶就算收到強制遷離通知書也不為所動,西日本殖產公司除了向京都地方法院提訴,也直接把卡車開到「ウトロ 51番地」入口,企圖恐嚇要強制拆遷所有住家。

這個案子上訴法院後,即便「ウトロ 51番地」住戶主張,大家住在「ウトロ 51番地」的時間早已超過《民法》取得時效的 20年,過了 20年後就可以登記成為不動產所有人,但法院還是認為「ウトロ 51番地」的住戶沒有法律上的權利,在 1997年建議「ウトロ 51番地」的所有住戶以總價 14億日圓一口氣買下「ウトロ 51番地」,達成和解。

但這個金額實在太高,談判破局,「ウトロ 51番地」一、二審接連敗訴,就算上訴三審也遭駁回。2000年底,最高法院確定「ウトロ 51番地」住戶敗訴,「ウトロ 51番地」所有住戶都需要搬離「ウトロ 51番地」,並收回土地上所有建物。

南韓集資買下產權

這段時間,「ウトロ 51番地」的住戶和支援團體不斷請願,希望政府可以念在歷史因素網開一面,讓「ウトロ 51番地」的住戶可以繼續居住在這塊土地上,但都無疾而終。就算最高法院在 2000年判「ウトロ 51番地」住戶敗訴,實際上也沒有強制遷離「ウトロ 51番地」的住戶們。

直到 2004年「ウトロ 51番地」的居民到韓國參加國際居住問題研討會,大幅提升「ウトロ 51番地」在韓國及國際媒體上的曝光度。韓國更在隔年(2005)組成「ウトロ國際對策會議(ウトロ国際対策会議)」展開募資,約有 16萬韓國公民共襄盛舉,當中不乏多名韓國藝人響應。2007年,盧武鉉總統任期間,韓國國會更拍板決定要撥 30億韓元協助「ウトロ 51番地」的住戶買下這塊地。


現在的「ウトロ51番地」

現在的「ウトロ 51番地」,有 1,152坪是由韓國政府的財團在 2012年買下,另外 830坪是日本民間財團在 2011年購入。並由日本政府、京都府與宇治市在「ウトロ 51番地」的一隅建設 2棟公營住宅。目前第一棟終於在 2018年完工,另一棟還在建設當中。

根據 2005年的統計,「ウトロ 51番地」共有 65戶,住戶人數約 200人。這 200名左右的住戶當中

  1. 在戰前參與京都飛行場工程的第一代及其子孫
  2. 有親人在戰前從事和京都飛行場有關的工作,但非直系親屬的親戚
  3. 戰後才移居到「ウトロ 51番地」的家族及其後代

各佔 3分之 1。65戶當中有 30戶家有 65歲以上高齡者,這當中又有 16戶沒有 65歲以下的同住者,人口嚴重老化。

不僅如此,對比宇治市只有 1%的住戶是靠政府發放的生活補助金過活,在「ウトロ 51番地」這比例卻有 20%。「ウトロ 51番地」的後代多半比渡日第一代的移民,或是戰後第一代擁有較高的經濟實力,導致年輕人不斷遷出「ウトロ 51番地」,導致最後留在「ウトロ 51番地」的住戶都是相對弱勢的族群。


和平紀念館開工前夕遭惡意縱火

時至今日,「ウトロ 51番地」的土地問題也解決了,政府也在蓋公營住宅了,「ウトロ 51番地」的問題就解決了嗎?

2021年8月30日,「ウトロ 51番地」遭人放火,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 5棟建築物全毀、2棟建築物被燒了一半,原定將在下個月(2021/9)動工的「ウトロ和平紀念館」,部分館藏也遭損毀。

不是首次針對「在日朝鮮・韓國人」社群

這名縱火犯是住在奈良縣櫻井市,年僅 22歲的前醫院職員。犯案動機是「仇恨朝鮮人」的仇恨犯罪,而且這還不是這名縱火犯首次犯案——2018年,位在奈良縣大和高田市的在日本大韓民國民團北葛支部遭人縱火,就是同一個兇手,但當時檢方決定不起訴。

曾多次採訪關於「在日朝鮮・韓國人」仇恨言論或歧視議題的NHK京都支局記者小山志央理表示,記者生涯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遇過「在日朝鮮・韓國人」的住家遭人縱火。而且這次會逮到犯人,還是因爲其他件也是針對「在日朝鮮・韓國人」社群的縱火案,將人逮捕到案後,才意外「ウトロ 51番地」是遭人惡意縱火。

與事實不符,明知是仇恨犯罪卻故犯

案發後,NHK採訪團隊曾多次與這名縱火犯會面,希望能找出兇手真正的犯案動機是什麼。起初,這名縱火犯主張,「ウトロ 51番地」是違法佔用土地,而且現在又要用稅金蓋和平紀念館與公宅,覺得要喚起大眾對這個議題的注意,才選擇使用縱火的方式。

但當記者告訴這名男子,(1)現在「ウトロ 51番地」已經是合法購入的土地、(2)和平紀念館不是用日本國民的稅金蓋的,這名男子依舊主張「就算沒有花到稅金,也不改變我對蓋紀念館的疑問」,並說:「以仇恨的方式消除國民的不滿,也是一種方式。」可見這名縱火犯確實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是一種仇恨犯罪,而且他認為這麼做是可以的。

是否加重量刑將成指摽性判決

目前這名縱火犯被以「非現住建造物等放火罪」遭起訴,並於本月 16日在京都地方法院首次開庭。

不過,日本雖然早在 1995年就簽署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並於 2016年6月成立《消除仇恨言論法(ヘイトスピーチ解消法)》,但這部法案並沒有任何罰則,在施行上有一定難度。不僅如此,日本到目前為止的刑事裁判,不曾遇過以「種族歧視」為由,要求加重量刑的案例。所以這次訴訟案有一定代表性,值得繼續觀察。

「ウトロ和平紀念館」網站截圖

不畏艱難順利開張

縱使「ウトロ 51番地」在「ウトロ和平紀念館」在開工前夕遭遇祝融之災,「ウトロ和平紀念館」依舊順利在一個月前正式開幕。

「ウトロ和平紀念館」是一棟 3層樓的新式建築,1樓是提供給社區居民交流的公共空間,2、3樓才是博物館展區。目前 2樓是重現「ウトロ 51番地」居民生活的常設展,3樓將作為特展用。此外,在「ウトロ和平紀念館」的戶外展區還有去年遭縱火犯燒毀的水槽與招牌等,展館不遠處就是當時遭縱火的範圍,「ウトロ 51番地」的歷史並不是只有存放在「ウトロ和平紀念館」館內,而是整個「ウトロ 51番地」從過去到未來,都是「在日朝鮮・韓國人」在日本這個土地上生活的縮影。

現在在「ウトロ 51番地」有 60戶約 100名住戶,已有 40戶入住 2017年完工的第一棟公營住宅,第二棟原訂 2020年完工,目前仍在建設當中。等到第二棟也完工後,「ウトロ 51番地」可能就看不到「飯場」遺跡的地景。如果沒有「ウトロ和平紀念館」將這段歷史和「ウトロ 51番地」居民生活的紀錄保存下來,如果「在日朝鮮・韓國人」的歷史繼續消失在日本教科書上,難保在不久的將來又會傳出更多針對「在日朝鮮・韓國人」的仇恨犯罪。

不論是針對哪一個群體,仇恨犯罪都是不可取的。

本文同步刊載於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網站版可以看到推特嵌入的現場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