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
Yan

曾當電影節童工,成長於富德樓,做過傳媒、興趣班導師,兼職Marketer,現無正職,最理想做回自己。由Facebook到Medium,再伸延至Matters,寫別人的故事、寫自己的故事。 web: http://bit.ly/goislands

職場奇遇(Y磁場)系列 1. 識排版的文字人

友人說我的磁場總吸引很多奇怪人,才有那麼多奇遇,外人當笑話卻有苦自知。

很久以前,在我離開傳媒工作後,經朋友介紹下來到一間連鎖髮型店的辦公室,那商家除了經營髮型屋及售賣副產品外,還有出版一本在店內派發的免費月刊。

職員說上手入職時是一個畢業生,已在公司工作近兩年,由創刊號開始接手,但看得出來只是個會用設計軟件的文字人,一眼就知道不太會排版,封面設計亦很業餘,用色和字型很PowerPoint,肯定不會是設計學生的作品。但看得出來近幾期的排版和封面設計進步了很多。

這個免費月刊其實不難做,因為每月的封面故事是老闆的朋友,指定的封面主角、攝影師,全是老闆的朋友,免費的,只需負責將訪問內容轉化成文字,而且每期還有老闆朋友們的專欄,只需另外充撐一些文稿,就成書刊。我看到上手也有加插一些離島外遊介紹,多圖配些文字介紹便可。其實也不用全職,半職就可以完成工作。但還需負責與印刷公司聯絡,再運送到辦公室,真是一條龍服務。

最令我驚訝的是那個畢業生的薪金,雖然這本免費月刊工作量不多,但這樣的一條龍服務都不過如最刻薄的記者薪酬,以當時計算等於行內工資較低的細報刊副刊記者薪金,勉強夠最低工資。

但我的要求工資已經跟那個畢業生差不多,但不包括設計,另聘設計師差不多要多付一筆預算。那老闆當然不行,職員話提出一個折衷方法,若找到其他廣告可以分佣金。這業餘和自娛免費雜誌其實沒什麼商業價值,人情卡也難以刷下。

既然老闆老早就接受業餘的文字和設計,那根本不會多花一筆錢去找相對較專業人士去製作。因為那本雜誌根本不是用來賺錢,只是用來自娛和介紹自家產品。之後,都沒有下文,我都沒有興趣再看那本刊物。但後來從不同的渠道也有見過某親子免費雜誌,內容雖然很充實,但封面設計和排版同樣業餘(甚至肉酸),可能同樣找個懂設計軟件的文字人或文員製作。其實設計師很重要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