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rina
Sabrina

一個充滿矛盾和懷疑的普通人,時而自大時而看小自己,自大又看小就是矛盾。自以為熱情,可以肯定的是愛喝酒和愛高美濕地。

【以色列手札 - 初抵特拉維夫】

2012年4月7 號

因為是便宜的航班機票,所以4/6下午從慕尼黑出發,經奧地利維也納機場轉機,並在維也那機場消磨了個把鐘頭,於4/7清晨2點10分抵達特拉維夫(Tel Aviv)機場。同班機的旅客並不多,中東大叔們還能隨意換位子,同航班的旅客把機艙當自個兒家,在前排聊天的聲音讓坐在機艙中後排的我都聽的到了,聲音大到超越了飛機馬達的運轉聲了。

下飛機後放眼望去,從機艙口移動到海關前的路上,整個空間空空蕩蕩。乘客少是一個原因,最大原因是抵達的當天是週六,恰好是以色列的安息日(Shabatt),所以機場內空蕩,但仍有少數的幾家咖啡三明治小攤營業。我想,大部分以色列旅客和外來觀光客應該也是盡量避免週五週六抵達當地吧。週五傍晚開始到週六太陽下山是以色列的Shabatt,大部分的店家都不開張,更別說剛好又碰上當地的宗教節日,比如逾越節(Passover),這週六就那麼剛好是逾越節,連博物館都閉館,我鎖定好的博物館看來都撲空,好可惜,才想起以前上班每逢週五我都很happy,因為以色列人客週五週休不上班。

一出機艙的標示就是希伯來文,看看逃生口的指示燈也是希伯來文,心裡有點異樣又備受挑戰的感覺。(隔天上街,路名若沒附上英文真的是別玩了…)通關時以色列海關問話嚴謹,打從我在奧地利轉機時,當地的海關人員就一再確認我的回程機票,而特拉維夫這邊的海關更嚴格。「請問你打算在以色列停留多久?」,「約兩個月」,「目的是?」,「觀光」,「你要如何觀光?」我聽後愣了一下,「那個…我有旅遊書....我應該就是照著旅遊書逛...」海關小姐聽到我說「旅遊書」笑了出來,哈哈,好像還真有梗。「你的回程機票可以讓我看一下嗎?」趕緊把列印出的訂位證明給她瞧。「你在這邊有朋友嗎?」,我遲疑了一下,有沒有朋友很重要嗎?得說出慕尼黑認識的Lior嗎?可我沒他的地址,他的完整性明我也沒記住,要當場打開Facebook給她看嗎?我回「沒有」,海關小姐點點頭,然後就放我出關了。真是緊張了好幾下…

希伯來文逃生指示。如果以色列路名都沒附上英文,那真的是別玩了...

領完行李就趕緊找尋換匯的窗口,慶幸銀行還有營業。兩個不同銀行的窗口,分別是一男一女站櫃檯,男生代表的銀行匯率是100歐元換450 Shekel,Lior說1歐元要換5 Shekel,太少別換。我先問女生的櫃台,「請問100歐可換多少Shekel?」,「現在是410 Shekel 。」,我竟然忍不住說,「好貴啊...」,小姐對我擠擠眼,點點頭,我覺得她好有趣。我說,「那我去隔壁櫃檯換」,小姐又擠擠眼點頭,然後對我指隔壁,「隔壁比較便宜,你快去隔壁換。」我喜歡這裡,就從這位直爽的小姐開始!

雖然Lior早跟我說要搭計程車到市區,但我還是想問問旅客服務處碰碰運氣,說不定還有公車或便宜的其他運輸工具。「抱歉,今天完全沒公車,因為是假日,你只能搭計程車去市區。」我還是只能搭計程車,想到車費心就疼。還好運氣不錯,在我跟一位大叔搭訕共乘失敗後,一位美國紐約客問我是否要共乘,否則我就得獨自付162 Shekel(約為32歐),兩人分攤則一人100 Shekel(約20歐)。還是被Lior說對了,機場到市區起碼也要20歐。當時在慕尼黑我回Lior說,20歐也不便宜喔,Lior說差不多啦,從慕尼黑機場到市中心這邊,價錢不也一樣要這樣。

抵達Hayakon 48 Hostel時間是4月7號清晨,但我訂的床位是當天晚上,提早抵達旅社也不知是否還有其他空床,好在櫃檯人員說剛好我訂的床位是空的,可以直接上樓休息。Hayakon 48 Hostel就位在海灘旁,費用算廉價,是年輕背包客最喜愛的客棧之一。地理位置絕佳,當然不是指離海灘只須步行五分鐘的這項優點,而是附近公車連結便利,步行到著名的Bauhaus博物館等也只要十多分鐘。Hayakon 48 Hostel小有名氣,運將都知道,旅遊書把它列進推薦的旅館名單。

在我躡手躡腳入房後,小心翼翼的爬上上鋪。驀地,透著陽台瀉進的些微光線,我在櫃子上看到了德文Müller字樣的塑膠袋。使力的在黑中再一瞥,還看到了一本德國ADAC出版的以色列旅遊書。原來下鋪的女生是德國來的。

隔天清晨七點多起床,打算早點出門走訪特拉維夫一些知名的博物館。早餐後,欲將鑰匙託寄櫃檯,櫃檯人員看到我馬上說,「不好意思,得麻煩你再繳交一晚的住宿費用,因為你提早抵達,等於你算是多預訂了一晚。」差點讓我佔了一晚便宜。付錢之際,耳邊響起了一連串的德文,只見身旁三位青年男女彼此用德文交談。好奇之下詢問對方得知他們是柏林大學的學生,正值假期來以色列旅遊。特拉維夫是個活潑有創意且又正位在地中海旁的城市,往往吸引大批本國以及各國年輕人前來,且眾多德國遊客。

特拉維夫其意是春天的丘陵。19世紀初,尚無特拉夫這座生意盎然的城市 ,大多數的猶太人仍集中在耶路撒冷,而那時耶路撒冷為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共有,並歸屬於巴列斯坦區。1897年第一次猶太復國主義會議進行後,到1900年策劃建國,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者決定要建造一座完全屬於猶太人的城市,駐點選定在地中海沿岸旁,離阿拉伯港口區Jaffa不遠的ㄧ片荒蕪的丘陵地。盤手胝足,從無到有,始誕生了摩登的特拉維夫。

隔天要出發去沙漠,趁著今天循著地圖,我依序前往幾處我心中嚮往的著名景點:

◎ 駱駝市場 (Camel Market)

就在我待的Hayakon街附近,地圖指示循著Allenby街走過去即可抵達。結果,逾越節市場收市,好遺憾啊,我瞅了好幾眼市場入口處的招牌,才不捨離去,只能跟那些圖片描述的成堆的異國香料、水果、宗教飾品等擦身而過。

◎ 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 (Tel Aviv Museum of Art)

依著Allenby往北打算在與King Georger St.路口交接轉上King Georger前往藝術博物館,哪知迷路了,一路上被路邊櫥窗展示的異國服飾和二戰時的古玩給迷惑的不知拐去哪條路了。除了旅社提供的地圖,我手邊還有三本旅遊手冊,正在對照與地圖的當時,一位當地阿伯經過我身旁詢問我要去哪。我說要去藝術博物館,阿伯馬上說,「哦,那裡離這裡很遠,雖然現在還有些公車可到那裏,但班次非常少。來,你跟著我,我正好順路同你博物館的方向」,阿伯的英文真好,事實上英文算上以色列的第三種官方語,希伯來語是首要語言,再來是阿拉伯語。一路上,他指東指西跟我介紹,「AM:PM是全年無休的店,但是很貴。你別去那裏買,如果你要買,你買另一家叫City的,假日也營業,,至少便宜一些。」,「這條路是我們這邊(特拉維夫)的咖啡大道,你看,逾越節還是有營業,也很多人在這邊用早餐看報。猶太人真有錢。」呃,我應付笑一下,阿伯是戲謔吧。在宗教節日不准許開火(比如安息日不可用火),不依循傳統猶太教的猶太人還是可以花錢享受他們的休閒。倒是這條路,簡直就是特拉維夫的香榭大道,迤邐的街道兩旁行道樹林立,中央分隔島像是公園步道,還設有兒童的小小遊樂設施呢,也不乏公園座椅,讓散步的人和推著嬰兒車的父母休憩。King Georger St.即是香榭大道主幹道,並與兩旁延伸而出的諸多街道互相交織,宛如多座林木蔥鬱的小公園集結一起,咖啡館與精品店座落其中。終於,阿伯把我帶到King Gerorger St.的盡頭,來到Ibn Gevirol大馬路,指示我繼續往右直走,就可抵達藝術博物館的附近。為確保方向是否正確,他甚至詢問路過的ㄧ位女士確認藝術館方向是否正確。再三感謝阿伯並給他一個大擁抱後,他指著左方的ㄧ個貌似公園的大型木製倒金字塔型地標說,「這是我們這邊很有名的市民廣場,常常會舉辦演唱會。日落後你還是早點回旅社比較安全。」我們就此分道揚鑣。

友善的阿伯

走了約莫半小時,藝術博物館還真有距離。終於,Tel Aviv Museum of Art出現在眼前,但左看右看怎麼沒有人群?在正門口處,裡頭的ㄧ位先生指著門口張貼的公告,然後兩手一攤,看到04/07/2012外加一連串希伯來文也猜得八九不離十了:適逢逾越節,今日休館(自譯)。

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以展出以色列藝術家以及國際藝家的作品為主,如19-20世紀樊谷、畢卡索、莫內等作品。此外,館外陳列多樣美麗特殊的雕塑作品。下次再參觀吧,如果有機會的話。

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

◎ 包浩斯中心(Bauhaus Center)

藝術館休息,估計下一站包浩斯中心和就近的包浩斯博物館也一定是休館。雖然如此,我還是決定走去看看。特拉維夫除了有鑽石切割和鑽石交易有名之外,還有包浩斯的名氣加持,特拉維夫的白色現代主義風格建築,讓這座春天的丘陵城市的「白城」於200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白城建築興起於30-40年代,來自歐洲的建築師們承襲了當時前衛的現代主義風格設計建造,以包浩斯為代表,大約近4000棟樓房採取這樣的風格吧。建築師們依特拉維夫的所在地理特性設計造型以適合當地氣候環後,風格還是有些異於歐洲的包浩斯,但前衛的實驗精神同在。房子的外觀顏色大多為白色或淺色、立體三角或帶弧度造型,獨樹一格呀。

包浩斯中心
包浩斯中心

拍完照,打算先返回旅社。回到旅社房間,下鋪的女生剛好也在,一問才知,原來這個六人房除了我之外,其他五個女生都是德國來的。對床的女孩子也進門了,我也跟她聊了一下。女孩子主修生物學,在特拉維夫的研究機構實習過,還特地學了希伯來文。經她解釋,希伯來文難在單詞的字尾變化,我如果沒理解錯,名詞除了陰性和陽性之外,詞尾也是會隨著形容詞跟著變化(?),她還翻書了讓我看@@,我完全看不懂,但我想如果還算進時態的話,那希伯來文的句子真是不得了…

我問,「有想過要留在這邊工作嗎?」,她道,「曾經想過,但是薪水其實不比德國高,這邊生活消費也貴。」在後續的旅程上我的確體驗到女孩所說的生活消費不斐這回事。(後來經過我的忘年之交溫蒂解釋,才知道以色列收入最高的是工程師,一個月約相當台幣八萬,其他行業工作比台灣一般行情稍高一點。雖說以色列幣值約為1 Shekel等於8塊台幣,但以色列物價的確高昂,我覺得民生必需品比慕尼黑貴。)

四月的以色列氣候已開始炎熱,海邊人群熙熙攘攘又熱鬧,寢室內的女孩們後來都跑去海邊採踏地中海海水。午後陽光更炙烈,我也決定去海邊走走,沿路逛到Jaffa舊城區,去瞧瞧Jaffa的阿拉伯建築風情(Jaffa與Tel Aviv合併為Tel Aviv-Jaffa)。順著岸邊直走就可抵達Jaffa,漫步約40分鐘。除了可以在海邊曬太陽、玩沙灘排球、游泳,岸邊還規劃出綠地公園,一堆小孩在公園跑來跑去或騎腳踏車,父母推著嬰兒車散步。期間還飄著BBQ香味,綠地上一蔟一蔟的人群在燒烤。

Tel Aviv-Jaffa海邊
看似不遠處就矗立著Jaffa港地標鐘塔

Jaffa也稱Yafo區,發音為亞弗,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美麗」,位在特拉維夫市南端,相較於特拉維夫社區內的熱鬧,Jaffa似乎寧靜許多。遠眺而去,Jaffa港口的地標鐘塔(Clock Tower)首先映入眼簾。Jaffa曾受到羅馬人、十字軍、鄂圖曼土耳其甚至拿破崙的占領。20世紀初期在英國的託管下,這座海港城奠基了她現在的面貌,巷弄拓寬,自1960起更重新維修城區建築。

走訪古城巷弄間,多是小精品店或藝術品店,此處已近似藝術家駐村,一個轉角處就可看見藝術家的工作室。Jaffa地形亦屬丘陵,往至高點爬坡前進,可在燈塔附近Ole Zion的街道上逛跳蚤市場。說是跳蚤市場也不盡然,因為價格不太低廉,且感受不到物品有二手的氣息。販賣的物品有銅製的裝飾、中東風的衣物和飾品、觀光紀念物,甚至還有現打的果汁喔。港城的最高處值得參觀的有el Mamoudiya Moschee(清真寺)、St.-Peter Church、Jaffa Mueseum of Archaelogy、融合希臘與羅馬風格的Old Jaffa's Kikar Kedumim Visitor Center,而Kikar Kedumim是遊客最密集的中心廣場。漫步古城其間,舉目望去皆是石沏建築,半圓形拱門,陳舊的歷史氣息瀰漫,有別於特拉維夫市中心的摩登。

Jaffa港

當地的傳統市場也是吸睛景點,無論僅是路旁比鄰的阿拉伯小吃攤或是雜貨店,我都愛去探探。遠離Kikar廣場,我來到阿拉伯的傳統小吃街,其實就是白天的夜市啦。沙威瑪(Shawama)、烤肉店、甜點店等一堆我看不懂的圖文招牌,烤肉香加上鬧哄哄的人聲,不過去吃一下對不起自己。放眼望去,就我一個亞洲人,金髮碧眼的遊客也很少,等紅綠燈的時,我轉向右邊看了一下,有個年輕流著短髭、面目不可憎但眼神銳利的阿拉伯少年兄朝著我走來,而且他的目光是直直對著我!!!我只是望他一眼而已,他是不是在不遠處就看上我了啊???

他在我右邊停下,撩起他左邊袖子(我真的有緊張),露出小手臂,上頭寫(刺?)著中文「安曼」。他問,「這是什麼意思?」,「hmm…Anman」,他點點頭似乎很滿意,轉頭走回原路...呃,他確定了刺青師父沒亂刺中文,那我決定放棄沙威瑪,過了紅綠燈,與小吃街背道而馳,順著大馬路往特拉維夫市中心走回去。嗯,今天有個小小小刺激插曲。

※後記:內文提到有關消費的價格、匯率等都是九年前的數字了。遺憾照片太少。

Jaffa城區眺望特拉維夫市中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