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雹
夏冰雹

Through knowledge, everyone can reach their full potential. 做独立的时代记录者。

2020年第一季度书单 | 冰雹荐书

即使疫情期间无法出远门,拥有这份书单,你依然能够畅游世界,包括不同的国度和不同人的内心世界。

“A reader lives a thousand lives before he dies, said Jojen. The man who never reads lives only one. (一个读者在他死之前活了一千次。从不读书的人只活了一次)”         ― George R.R. Martin


1

When Breath Becomes Air(当呼吸化为空气)

by Paul Kalanithi

推荐指数:🌟🌟🌟🌟🌟



站在人类神经科学巅峰上的临床医生Paul Kalanithi为无数患者实施手术,引导无数患者去理解疾病和死亡,然而他从未想到才36岁的他会被查出第四期肺癌,近在眼前的职业生涯之巅灰飞烟灭,一瞬间他的角色从医生变成了病人。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任何关于死亡的书,它完全没有唉声叹气,它细致流畅地与你探索人脑怎样激发意识,这些意识又如何构成了你的感知、身份与存在的意义,它带领你零距离体验患者濒死的处境,它带给你超越生命意义的温暖。Paul 不仅是全美顶尖的神经科医生,更是一位哲学家。

我敢保证你拿起这本书就停不下来。此书登上了2016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并进入2017普利策奖传记或自传类决赛。


2


伊斯兰新史:以10大主题重探真实的穆斯林信仰

by Carole Hillenbrand

推荐指数:🌟🌟🌟🌟🌟



市面上能有这样中立客观的伊斯兰历史书实属难得。不同于大多数穆斯林国家或是西方国家史学家对伊斯兰存在两极化的刻板印象与叙述,英国资深伊斯兰史学家Carole Hillenbrand所写的《伊斯兰新史》清晰地梳理了伊斯兰发展的历史脉络,平衡地解释伊斯兰世界内外的不同立场和观点,打破西方世界对其误解与污名化。本书用通俗简明的语言为你解释世界各地伊斯兰文化的多元、核心信仰、律法、思想和派系纷争。

我们为什么应该关心伊斯兰文明?穆斯林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已经占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伊斯兰文明的扩张与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文明不断发生摩擦。作为世界公民,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文化和思想,以便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共同生活;作为中国公民,随着一带一路进入伊斯兰地区,我们更有必要去了解。


3

Ghosts in Tsunami: Death and Life in Japan’s Disaster Zone

(巨浪下的小学)

by Richard Lloyd Parry

推荐指数:🌟🌟🌟🌟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以及核泄漏事故,全国1.8万人遇难,这是二战以来最严峻的灾难。在对地震习以为常的日本,学校通常是最少出现伤亡的场所。然而在这场海啸中,日本东北部一个村庄的小学有70多位孩子在老师的看护下还不幸丧生。

《泰晤士报》亚洲主编Richard Lloyd Parry花了6年时间追踪调查这所小学受难的原因——天灾是原因,但本可以避免,学校的疏忽酿成了这场悲剧。

《经济学人》这样评价道:“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

这本书中不仅还原了灾难的全过程,还挖掘了日本社会看似井然有序实则无追责机制的现象,记录了灾区频发的超自然灵异事件以及日本的泛神论信仰,解释了默默接受天命、不敢发声的日本传统文化。虽是一本非虚构纪实作品,但文字读起来有小说的流畅和优美,非常打动人心,可零距离阅读幸存者的口述,见证幸存者在废墟中寻找心灵安慰。

4

The Last Empire: The Final Days of the Soviet Union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by Serhii Plokhy

推荐指数:🌟🌟🌟

1991年苏联解体,轰动全世界,美国总统老布什宣布美国“赢得”冷战,这样自夸的叙述一直占据了美国公共话语的中心位置,而这样的叙述是对历史观的误导。

哈佛大学乌克兰裔美国历史学家Serhii Plokhy所写的《大国的崩溃》完全不同于大多数西方学者的刻板叙述,此书集结了机密档案和与领导人的访谈内容,阐明苏联的崩溃不是美国一手造成的,而是各方势力角逐的结果,事实上老布什坚定地支持戈尔巴乔夫,试图保全苏联以防止核武器扩散。

本书唯一的缺陷就是节奏太拖沓,也因为苏联解体本身是个宏大的话题,很难写得不枯燥。


5

神的经济学:信仰——经济发展背后看不见的手

by 宇山卓榮

推荐指数:🌟🌟🌟🌟

这本书最有趣之处在于用世俗、实用主义、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剖全球宗教发展的逻辑和历史沿革,围绕一个主题:宗教事实上是处理人类社会财富分配与利害关系的原则。

犹太教严苛戒律是法制社会尚未形成之时市场信用的基础;基督教的诞生是穷人革命的结果;基督教卡尔文教派肯定追求利益的行为与伦理,获得主流支持从而满足中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兴起;佛教的诞生地区将该教作为国教平定动荡,让底层得到财富分配;伊斯兰教圣战是满足税收的需要,扩张贸易市场版图;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废除是增加阶级流动拉动市场消费动力。

此书很适合东亚地区的泛神论或是无神论人群阅读,不用触及任何神秘主义或教条主义,很现实地用资本市场的思维理清宗教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一本宗教史入门的好书。


6

Bullshit Jobs: A Theory (狗屁工作)

by David Graeber

推荐指数:🌟🌟🌟🌟

伦敦经济学院的人类学家 David Graeber研究发现社会中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占了所有工作的一半以上,这种狗屁工作到处都是,还在不断膨胀。狗屁工作的爆炸式增长完全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而是为了满足管理封建主义(Managerial feudalism),是奴隶制的翻版,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写:“我相信,这种让无用的工作永久化的本能,说到底,就是害怕群氓。他们认为这些乌合之众是如此低级的动物,如果有空闲,就会是危险的;让他们太忙而不能思考是比较安全的。”

此书是Graeber在2013年发表的著名评论文章的扩充版,当时他的文章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轰动西方世界。

此书非常适合职场青年人阅读,忙于生活工作琐碎,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这个少数人构建出来的游戏规则而迷失了方向。看清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更坦然地生活。

更详细书评,可见我之前写的推送 《狗屁工作》大部分工作无意义、违反人性甚至危害社会|冰雹荐书


-THE EN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