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Ming
Wu Ming

You don’t know until you try (I write when I have occasion, and sometimes I have no occasion. ) Wuming@liker.social

筆記 《旅人》

水水地的文,但看完書,總想於下

忘了從那份報章得知李怡先生(1936年4月13日-2022年10月5日)的離世,此消息一出,萬分失落,一輪查找確認後,立時告訴我姐。 姐和我雖分隔兩地, 但彼此的思想貼近,尤其對香港的大小事情,我們常常圍爐取暖。


姐是我在matters 認識的,這些年我最大的精神收穫,情緒依靠可說是從寫blog的文字世界𥚃獲得。近年為了方便和大哥「無法」及二哥「Kurt」 溝通,我都會把Wordpress 的新文章同時在matters 及medium 發佈。 


由此從不同的文字平台,認識了很多我在香港看不到的盲點,原來自已的視角竟然如此無知狹窄,牆內的人多麼的清晣睿智,很多文字世界的情深意切不能盡錄,但在此刻的洪流下,彼此的交心令我很溫暖。 


從前《蘋果日報》的年代,我媽媽最愛看名采,看到好的文章,她就會從手機分享给我,李怡是她必定拜讀的名作家。 當日李怡離世的消息,我第一個告訴姐,然後怎也不敢告訴媽媽,怕她又傷春悲秋。


過了大約一個月,姐傳來胡晴舫憶李怡的一篇文章,題目為「終須久別,為了重逢」,單看標題已知作者憶師,慨惜人生的緣盡,但又冀昐緣起再來。此世界任何人終須一死,他生能否重逢再遇,就得看看此生的願力和積下的緣份。


胡晴舫的文字溫柔細膩,姐其後推介我看胡晴舫的《無名者》, 我即時上網托朋友購買了胡晴舫的三部作品,分別是《無名者》, 《我台北,我街道》 , 及《旅人》 。 近日工事繁忙,煩瑣之事其多,《旅人》 才185頁,就斷斷續續的每晚慢讀數章。


通常185頁的書,我大約1晚,2 晚已可完成,但《旅人》此書絕對不是可以速讀的作品。整本書胡晴舫以不同的角度去解構旅人的流動意義和移動的本質。簡單來說是一本引領讀者去思考 「我們為何去旅行?」 


此問題引伸到不同的旅遊原因。 在哥倫布年代,大國小國還在隱閉角落,世界未被發掘。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後再返回原來的社會,他的旅遊經驗成為了一種榮耀,他看過的,待過他國的經驗,跟未見過世界的鄉巴佬自然高人一等。


然而胡晴舫不是在說旅行是一種榮耀,反而她常試帶出旅行的榮耀一直存在,只是由哥倫布模式演變為現代消費模式,例如頭等艙及經濟艙之分,大型登山包及上等皮旅包等。在太陽底下再無新事的現代世界中,每人也是哥倫布,都不經不覺以一份高人一等的「榮耀」去旅行。


作者並沒有去批判「榮耀」,而是抽絲剝繭地去觀察旅行,旅遊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產品,自然會有低,中,高價位的市場。除了消費外,到底我們又為什麼去旅行?


曾經有人說旅遊就是對照跟自己世界的分別,從他者看自己。當然此沒有絕對的答案,不過胡晴舫則以從不同角度去解剖一些我們容易忽略的旅遊本質。


旅遊是一個移動方式,透過當地的人,事,風景去印證自己離開一個城市,又進入另一個城市,而旅行總帶着自身的偏見,就算你有多大好奇去探討當地的民生社會,你所能認識的他方也有一個限期,例如一星期或一個月,無論你去過無數地方,也只是帶著一個鏡頭走馬看花。


「只要有旅人的眼睛存在,被觀看的城市就被迫矯情。惺惺作態之必要。」 


此書沒有什麼金句節錄,但有不少句子發人深省,我最愛此句。


「旅人以為自己是自由的。雖然,自由也許是假象。」


我腦海湧出有次去台北,在一條小巷中有一頭小狗跟著我,怕狗的我越跑越快就越多狗湧出,大狗小狗追著我跑。那刻,我確切地思鄉了。我想回家,我感到孤獨。 我意識到自己是個外來者,人家每日在此地方生活,我在另一邊生活,是我打擾了此巷的小狗,所以儘管旅遊是一種自由,但本質其實是孤獨,在任何時空下,每個地方人來人往,自己永遠是個孤身的過客。此份孤身並不是空虛寂寞,反是一種平時難以捉摸的內心感覺,是種健康的孤獨。


後來回港後,無數夜晚望出𥦬外,凝視著萬家燈,我想起自己與此塊土地的關係,縱然生於斯長於斯,對此既熟悉又陌生。又想起從前旅遊略過的地方,帶著旅人視覺去比較自己跟人家的文化,吃喝,及生活。


原來日本的壽司是甜的,倫敦的壽司是騙人的,香港的壽司傾向港式,少了很多細緻。我們難免把地方比較。胡晴舫說世界上原來只有土地,在旅居和移動之間,不論你今天因為什麼原因落地,就好好珍惜這個社會:「你要明白這個社會對你是善意的,然後好好生活,看見彼此。」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