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ka
toska

we have to be very strong 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very wrong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IFFR)2023 小记

(编辑过)

这是第三年申请 IFFR 的 press accreditation 了。第一次是 2021 年,当时申请了 Young Film Critics,没有选上,但组委会给了记者证,可惜线上电影节,没什么参与的真实感。第二次是 2022 年,同样申请的 YFC,结果整个被取消了,今年则根本没有放出 YFC 的申请消息,不知道这个项目之后还会不会有 。但还是收到了记者证申请邀约,三年兜兜转转,今年不去一趟 IFFR 真说不过去了。

2023 是后疫情时代元年,各行各业都在(试图)复苏,电影业也不例外,因疫情而搁置的文化交流逐步重启,趁世界还没有彻底被流媒体和短视频霸占。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鹿特丹也换了选片人,早有耳闻之前的选片人口味尤其独特,不过我不是鹿特丹常客,没什么发言权,不知道今年的选片和往年相比是更大胆还是相对保守。

最关注的必是角逐金虎奖的华语独苗 Gagaland,给陀螺电影写的采访稿计划在柏林电影节开幕前发出,在这篇琐碎小记里就不多提了。

一月下旬的荷兰还是太冷了,光是出门就已经耗尽精力。

主会场在 De Doelen,放映则分散在主会场附近,Pathé 和 Theater Rotterdam Schouwburg 离 De Doelen 就一两分钟的步行距离,Kino 和 Cinerama 步行五到十分钟可达,较远的是 Kinepolis,需要坐 tram,这种距离在荷兰大风天的加持下对我来说基本等于遥不可及。

还在法国读书的时候来过两次荷兰,可能是短期旅行的原因,没怎么深入了解这个国家。这次算是切身体会了荷兰人的抠,餐厅自来水要收费、上厕所要收费,酒店前台小哥开玩笑说,如果可行的话他们肯定要收你呼吸费。对照电影节的标准就是除了一张记者证没有任何周边,连个帆布袋都没有,着实有些失望。不过委会在有记者会的四天里给安排了免费午餐,虽然也只是从来不换的素食冷三明治、一杯热饮,及供货不稳定的巧克力(只有第一天有,之后都见不着了)、能量棒和水果。

天冷,加上有 online video library,我去电影院看的片子的次数其实不多。第一天除了开幕片 Munch 外没有别的电影放映,于是在 De Doelen 看了会装置艺术,是艺术家 Li Shuang 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比较特别的是她把相机绑到鸭子身上,让鸭子充当摄影师的角色。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是别致的,但我已经不处在那种想理论化、哲学化艺术概念的状态中了,顶多是看个热闹的心态。

在影院看的第一场是张帅的《2021年北京部分地区部分青年生活状况观察报告》,没有任务压力看得比较轻松。导演的朋友们,全程絮絮叨叨,传达的讯息是类似的:世界是虚无的,人生是无意义的。然而,经历和讨论这些虚无和无意义,却是有点趣味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像一把枷锁,限制住人的时间和空间,电影里的每个人,活过的每一天,都是对这种限制的反抗。不追求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工作、不渴望一成不变的生活,电影里的北京青年,每天好像都在做什么,但都又不在做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但又好像没有被浪费掉。

因为还挺愉快。

开心最重要嘛。

打卡型人生最没劲了。Life isn’t about checking off boxes。

接下来三天基本都是早场准点到、看完歇一天的节奏。第一部真的无话可说,Le formiche di Mida,全程云里雾里,走出影院长叹:“真的是搞不懂、也不想搞懂神秘主义!” 下午想说看个主竞赛片子,认识下与 Gagaland 同场竞技的对手。结果踩雷一部大闷片,冰岛导演的长片处女作 Manvirki,确实可以从“在废弃的、遗弃的、破旧的当中寻找意义和价值”的角度出发长篇大论,但这样的论述在我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场耗时耗力且无意义的文字生产活动。

第二天看的就是 Gagaland 媒体场,接受一轮接一轮的视听轰炸的洗礼,非常带感。已经写了一篇近五千字的采访稿,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三天早上看是一部轻喜剧式的电影,来自一对阿根廷夫妻档导演(还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上台)。片名 Clementina 名就是女主角的名字,她是健身教练,受制于疫情只能线上授课,生意骤减。Clementina 前不久搬出了祖母留给她下来的房子,住到了男友租住的公寓里。电影讲述了疫情期间一对情侣的日常生活,以分段式的结构串联起五个小片段,其中包括疫情对工作的影响、邻里关系和社会互动、出租房维修和更新,疫情期间搬家。现场时不时响起阵阵笑声,这类作品大家一向是喜闻乐见的,野心不大、欢乐就好。

在电影院看的另外一场是《风再起时》,看之前很期待的,没想到如此 flop……想在两个半小时内讲完双雄探长跨越半个世纪的纠葛实在不现实。要不就是删减掉一部分叙事内容,要不就是剪成五六小时的迷你剧集,现在这个版本真的挑不出什么优点——除了演得还可以。

在 online video library 上看了几部片子,首先是开幕片 Munch。怎么说呢?画家主角已经给这个片子加持很多了,人物形象刻画和情节刻画都属于无功无过,可能在影院看视听效果更好,体验会提升,在电脑上看些桥段设计得太沉闷了,提不起劲儿。别的桥段,比如精神疗养院的戏,又特别戏剧化,略夸张、怪猎。

台湾的《查无此心》还是很值得看的,一开始以为是纯恐怖片,有点害怕,但其实核心是讨论外劳问题,这几年台湾的创作确实是多元开花,题材也越来越丰富,也可以看出工业化水平变高了,制作的水准很在线。人物关系层面稍显不足,两位女警的互动比较扁平,如果能更自然、更深入的话,观影感受会深刻不少。张钧甯饰演的女警最后单独行动的决定,经不起琢磨,不太能让人信服,反倒让观众产生台湾警察好冒险、意气用事、做事不大靠谱的印象……

还看了《燕交》前十几分钟,竖屏画幅里出现性交时田原狰狞的表情,就彻底受不了了,该片可用 “自恋而投机” 这个短语精确概括。

冲着当时还是观众票选第一名看了德国角逐金虎奖的 Letzter Abend,讲述一对情侣搬离汉诺威前的最后一夜,搬家前他们宴请三五好友到家中聚餐,各路“牛鬼蛇神”轮番出荒诞剧,人性的复杂和丰富尽显。总的来说是中规中矩,完成度高但缺乏惊喜。

荷兰电影 Goodbye Stranger 就更让人失望了,画面还让人想起过度依赖滤镜的国产剧,不知道该从何吐槽起。剧情方面,有种努力学好莱坞职场片但甚至连皮毛都没掌握到的感觉。

在豆瓣友邻的推荐下看了西班牙姬圈社交片 La amiga de mi amiga,同样是轻松愉快的浪漫喜剧,看完心情会好的那种,但要多说点又说不出什么。设定有点像 The L Word,不仅关于姬圈是个圈、前任的前任就是现任(此处有笑声……),也涉及创作自反性,最后女主的剧本被拍成电影(剧本名和电影名还一样,即这个电影本身),和 The L Word 原版的剧情走向类似。

大概就是这样了,2.1 一大早就飞离荷兰了,那的冬天实在是太难熬了。

小小总结一句,与其他影节相比,鹿特丹选片风格算得上多样,给很多一时半会无法归类、乍一看很冒险甚至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的项目在大银幕上放映展示的机会,也可以说是柏林论坛单元的高级版?鹿特丹确实不负其名——rookie showcase,这个平台的存在给了许多新人导演崭露头角的机会。

以后有机会还是很愿意再来的,不过得装备齐全(毛绒帽子 + 围巾 + 厚外套 + 毛裤 + 靴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