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ingrouter
crossingrouter

panel.gov2.cyou 注册网址

跟着电影学管理---《潜伏》




今天是课程特辑最后一讲,我推荐一部电视剧给你,孙红雷演的《潜伏》。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谍战剧,我建议你不要在故事的情节上花太多工夫,而是希望你通过这部电视剧,认清组织中的四种人。这四种人依次是:领导、忠臣、小人、敌人。

1.组织中的“人”

我对《潜伏》之所以感兴趣,在于它非常成功地刻画了上面这四类人物。有一次,我与朋友闲聊,我说:《潜伏》应该改一个名字,叫做“一个组织和四类人的故事”。我们学习管理学,都希望能够管理好组织。组织是由人构成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区分人、了解人、了解人的逻辑。

但是,现在的管理学中,一个极大的缺欠,就是人没有差异。管理学讲组织,但是关于组织成员的描述和区分,又很不到位,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苍白的。学者们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怎样去刻画不同的人,去刻画不同的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有一些特别简单的研究成果,但很不成体系。所以,我就经常鼓励学生自己去学,到真实世界里面去观察。我是一个鼓励学生多去实习的老师,实习之后带着问题回来读书。平时,我推荐大家去看电影,看电视剧,并不是让大家去消遣,而是在情境中去看不同的人,去体味不同的人,去学习管理人的技法。

接到前面的话,在《潜伏》这部电视剧里,非常清晰地刻画了军统局天津站中的四类人,依次是领导者“吴敬中”,组织的忠实成员“马奎”和“李涯”,组织中的投机分子,也可以称为小人的“陆桥山”,以及组织的反叛者或破坏者“余则成”。当然,任何组织里事实上都还存在着大量的第五类人物,就是那些没办法的小人物,但第五类人由于没有惊心动魄的大故事,所以,即使在电视剧里也只是一些龙套,不值得我们花太多心思。

2.领导

吴敬中这种人叫领导,是一个组织大小事情的主宰者。他们对组织资源的使用有支配力,因此需要平衡自己的私利获得、地位稳固和组织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按道理讲,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都应该没有私利,应该把自己完全地献给组织。但我们会看到:这往往是一种愿景,一种想象。

军统局的大领导叫戴笠。我曾经读过一些军统的老人写的一些回忆录和回忆文章。戴笠对于蒋介石的那种忠诚,无人可出其右,戴笠建设军统,那也是兢兢业业。但是,戴笠有没有公器私用,有没有利用军统的资源为自己谋取利益?当然有,还不少。戴笠如此,毛人凤很清白吗?当然不是。

就像《潜伏》中的吴敬中,爱钱,假公济私,但又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分。因为他们需要对组织的存亡负责。但组织的存在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什么呢?常常是满足私利的工具,就是我前面说的“公器私用”。

领导者在公器私用,满足个人私利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名正言顺、堂堂正正的说法,很多事不能自己办,于是就需要下面有一个懂事的、有手段、会办事的下属。于是,这就会给其他人加以利用的机会。如果利用者是余则成,就会要了组织的命。你想想余则成是怎么获得吴敬中信任的?不是因为刺杀叛徒有功,而是因为他在帮助站长接收敌伪逆产的时候,懂得帮助站长弄钱。

我有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过一句不好的话:他最怕的事情,就是领导没有爱好。只要领导有爱好,就好办。绝大多数领导都有共同的爱好,爱钱。就算是领导不爱钱,领导的太太也会爱钱。我们在《潜伏》中可以看到:吴敬中不仅他自己爱钱,他的太太更加爱钱。坦率地讲,碰到这样的负责人,这个组织就必然没有了机会。

3.忠臣

在《潜伏》中,你可以看到的第二类人物,是马奎和李涯。特别是李涯,绝对是组织的骨干和中坚。一个组织,是否有生命力,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这些“忠诚”的人。而能否让这样的人充分地发挥作用,是一个组织是否形成战斗力的关键。坦率地说,一个组织中,如果像马奎和李涯这样忠诚的人都没有了用武之地,没有了发挥作用的机会,这个组织就会衰败。

电视剧《潜伏》里的天津站虽然只是整个“党国”江山的一个极小局部,但由这个小单位中马奎和李涯的命运,其实就可以体会到国民党为什么会败走台湾。马奎的命运,自不必说了,被组织排挤,被余则成陷害,真的是“冤”到了家。李涯更是如此,从走廊里挨了余则成的那一记耳光,你就可以知道真的是没处说理。

我之所以非常喜欢《潜伏》这部电视剧,就是因为看李涯的戏,突然让我理解了一个道理,就是为什么有不少忠臣,拼命工作,最后却不能得到提拔,不能成为吴敬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我看李涯的戏,好像突然懂了:忠臣勤勉尽责、工作认真,是因为自己对组织的信仰,而且为了这个信仰不惜代价,不计毁誉,甚至不顾生命安危。所以,信仰让忠臣有了力量,但同时也让他们不会回旋,变成了“一根筋”。

有“一根筋”品性的人,可以成为组织中非常重要的骨干,但不太容易成为一把手,成为当家人。从这部电视剧里,你可以看到忠臣们的“不识时务”。一个是李涯,党国大厦都倒了一大半了,他还要搞什么“自娱自乐”的潜伏计划,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领导都想着开溜了,他还在那里拼命地抓共产党。马奎的一根筋,在于他忠于职守,到了连领导吴敬中都不信任、都要查的程度,所以最后身败名裂。

其实,信仰这个东西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有信仰的人,他在意精神上的满足感,对物质的东西想得就少,他就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自己对于钱财看得轻,觉得别人也应该看得轻。

像李涯之辈,律己极严,自己常常住在办公室里,并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是因为自己认为这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这个标准来要求下属,于是,便要求别人过于严厉、严格,这是对别人付出方面的要求。在收入方面呢,逻辑也差不多。跟吴敬中不同,马奎和李涯都不重视私利,觉得自己不看重物质利益,别人也不应该重视私利。所以,当别人有私利行为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像吴敬中那样宽容。

所以,我看了李涯的戏,突然懂了为什么这种人很难成为一把手。就是因为一部分信仰感特别强的人,对于物质的东西不在意,不喜爱金钱,这是伟大的,但在现实中,自己不爱,也不许别人爱,有时就会显得对人情世故不理解,遇到事情,不懂得回旋。我有时候想,如果吴敬中不是那么爱钱,李涯不是那么一根筋,说不定就是一个好领导,好骨干。

可惜,电视剧里面的马奎和李涯都不是这样的人,所以,即使没有共产党,他们也不会成为吴敬中,不会受到重用。这就是某些人“行为和性格上”的双重悲哀。

4.小人和破坏者

陆桥山,是地地道道的小人。但是,这种会钻营的小人往往是最实惠的人。他们没有用信仰来给自己建立枷锁,所以,他们处理事情就不像马奎和李涯那样死板僵化,原则性强。他们以自己的利益为半径画圆来判断事情,来考虑问题。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冲突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组织,出卖同僚。

电视剧里,陆桥山在天津屠杀进步学生,并不符合组织的目标,但是,却有助于他自己向吴敬中和保密局示威,显示他个人的力量。这种人在组织中数量不少,有效地约束这些人,应该成为组织中经常性的任务。

不过,“陆桥山们”充其量就是组织的蛀虫,真正对于组织形成致命威胁的,是余则成这样的组织的敌人。后者也有着自己的信仰,同李涯一样,他们愿意为自己的信仰牺牲一切。他们是组织强有力的破坏者,他们不断挖掘着组织得以存在的基石。事实上,正是这些在国民党组织中的潜伏者,以及他们周围的“陆桥山们”,才使得“党国”的基石被不断挖空,所以,国民党才会最后垮台。

《潜伏》讲的是军统局的天津站,但我倒觉得这四种人不仅仅天津站才有,好像其它组织里面也有。当我们知道了这四种人的分别,我们就可以从“人”的视角来去观察一个组织,同时,在管理上,任何组织都应该努力减少余则成和陆桥山,而不断鼓励李涯和马奎的存在。而要做到这一点,更关键的,是要有更好的领导。领导者,绝不能是吴敬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