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心理
簡單心理

每天一點心理學

明明在一起,卻感覺不到愛|你可能陷入了「假性親密」

前段時間,“假性親密關係”登上微博熱搜。

這是一種戀人處成室友,沒有激情,也沒有真正的情感聯結,只有“空洞承諾”的關係狀態;也是一種“在關係中逃避關係”的防禦機制。看上去處在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卻並不真正了解對方,也感受不到真正的親密感。

我們做了一個相關徵集,讀者的故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在這份別人看起來很美滿的關係中,我常常感受到巨大的孤獨,還沒法跟別人說,因為沒人信。”



馬上就要七夕了,今天我們詳細聊聊“假性親密”,給親密關係打個假(也給過節的添個堵)。



明明在一起,卻感覺不到“愛”


如果我們所有人都在演戲,那世上就再無靈魂伴侶一說,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靈魂。 ——吉莉安·弗琳 《消失的愛人》

假性親密關係(irrelationship)這個概念被提出,是在2014年大衛芬奇的電影《消失的愛人》上映之後。它講述了一個讓人細思恐極的“愛情恐怖故事”:

在結婚六週年紀念日,尼克發現客廳留下了暴行的痕跡,而妻子艾米失踪了。警察跟隨著現場的蛛絲馬跡一步步深入,兇手卻指向了艾米的枕邊人——尼克。作為公眾人士,艾米的失踪被媒體大肆報導,尼克也因為殺妻的嫌疑面臨牢獄之災。

而其實,這是艾米精心佈置的一場復仇計劃——報復的,是尼克不符合她期待的種種行為;目的,是為了讓丈夫乖乖聽話,完成她需要的“丈夫”角色扮演。


因為它用極端化的方式反映了一種典型的關係問題:在一起,卻感覺不到“愛”,這個電影被一些心理學家關注。 《假性親密關係》的作者小馬克· B·博格寫道:

這是一則親密關係的寓言,它揭示了關係中最黑暗的元素。

他和同事們指出,假性親密關係是這樣一種關係:

1)“看起來很親密”:

也就是說,從別人眼裡,這跟真正親密的情侶並沒有什麼不同:關係雙方跟真正親密的情侶一樣,關心、尊重對方,給對方提供一種情感上的安全感。

2)“親密”的目的,是“保持距離”:

這是它跟真正的親密最大的區別,同樣是關心、照顧彼此,真正的親密和假性親密的目的卻很不一樣——前者是為了了解彼此、走向進一步的親密,後者卻是為了避免關係中的不確定性,保持一種安全距離。

而因為“看起來很親密”,關係雙方也很難意識到自己處在“假性親密”之中。

3)在假性親密中,“扮演角色”比“認識真正的對方”更加重要:

假性親密關係往往存在一個關係模板,比如“你出主意、我服從”,“我付出、你感恩”,雙方在角色的期待下完成既定的任務,,一旦有人不符合這個模板,就會感到危險:比如電影中用極端手段讓丈夫聽話的艾米。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特恩伯格有一個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

他認為,完美的愛有“三要素”:

1)激情:跟浪漫、興奮、身體吸引相關,簡單來說就是你們是不是“來電”。

2)親密感:跟穩定的依戀相關,比如跟伴侶定期的聯繫和關心,在對方需要的時候提供情感支持。

3)承諾:決定跟某人建立正式的、排他性的關係,或者準備長期發展一段關係。

根據這三個要素分佈上的不同,斯特恩伯格把人們的感情狀態分成了7類:

1)喜歡式愛情(只有親密):在一起很舒服,但沒有激情也沒有承諾。有點像我們常說的“友達以上,愛人未滿”。

2)迷戀式愛情(只有激情):來電,但不一定合適(不了解),也沒有承諾。比如泰坦尼克號上的傑克和蘿絲。

3)浪漫式愛情(激情+親密):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比如《愛在黎明破曉前》中的傑西和塞琳娜 。

4)伴侶式愛情(親密+承諾):少了激情,細水長流的老夫老妻。比如《金婚》裡的文麗和佟志。

5)瘋狂式愛情(激情+承諾):因為一時激情做出承諾,但並不了解彼此。

6)空洞式愛情(只有承諾):沒有激情,也沒有情感依戀,雙方只是為了履行承諾在一起。

7)完美愛情:三者都有。

博格指出,假性親密者往往會經歷這7種愛情中的“迷戀、瘋狂、空洞式愛情”階段。

一開始,ta們被彼此強烈吸引,繼而做出承諾,卻沒注意到自己喜歡上的是那個理想化的對方;當感情回歸現實,彼此真實的一面顯露時,雙方就會感到幻滅。

典型的模式就是:一方感到失望、委屈、“被騙了”,想要讓對方回到“理想伴侶”的角色;而另一方感到被控制,無法滿足對方的要求。

因為雙方都害怕讓對方看到真實的自己,也害怕承認關係中真實存在的問題,他們就不能就這些問題進行真正的溝通,也沒法真正的解決。只好共同建立一個防禦機制,演好這場“親密”的戲,以為這樣就可以永遠不用面對那些ta們真正害怕的事情。

“假性親密”就這麼產生了。

雙方似乎都避免了愛情中的冒險,卻也因此無法得到關係中最珍貴的那些東西:真正的溝通和理解,深刻的情感聯結。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在關係中逃避親密”?


我們無意中創造了一個"虛假的自我",將我們欠發達的"真實自我"埋在內心深處,以確保它的安全。 ——著名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


真實生活中的感情可能不像電影裡那麼驚悚,但很多人都會經歷這麼一種“假性親密”的狀態。

對一些人來說,可能因為太害怕失去和被拒絕,抵禦這份恐懼感就成了比面對真實更重要的事——所以,ta們會花更多的精力在抵抗感情帶來的不確定上,而不是去建立真正的親密感。

博格把這種“在親密關係中逃避親密”的行為,總結為GRAFTS表現:

1)Good:習慣於在關係中做一個“好人”。 ta會用ta認為“好”的方式對待對方,有不滿也不會輕易表達,這樣就可以收到對方預期的回應。

2)Right:認為關係中存在一種“正確”,只有這樣做才是盡到了角色的義務。比如對方覺得“男/女盆友就應該……”,於是竭盡全力滿足期待。

3)Absence:在滿足“好”和“正確”期待的同時,自己跟對方的情感需要是缺席的。它們往往被忽視,不被表達。

4)Funny:總是用開玩笑、迴避真誠對話的方式“推開對方”、形成保護自己的防禦機制。這樣既可以照顧對方的情緒,也避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5)Tense:因為總是要維持這樣的“好”和“正確”,關係中的人常常處在一種無意識的緊張中,對另一方的情緒非常敏感,卻不願意讓對方看到自己的焦慮。

6)Smart:這裡的“聰明”更多指理智。假性親密者,不大習慣表達情感,取而代之的是高度理性的應對模式。這可能會讓一個人在工作中效率很高,但在親密關係中,這麼做也可能讓ta遠離關係。

博格指出,一個人之所以發展出這樣的防禦機制,跟幼年與父母等親密家人的互動模式密切相關。習慣“假性親密”的人,在幼年時,往往是一個需要在情感上“照顧”父母的人。

鮑爾比在研究依戀模式時曾經提出過一個概念:強迫性照顧(Compulsive Caregiving):指在關係中按照他人需要“滿足”對方的需要,卻無法表達自己的需要。這種傾向就是來自童年跟父母的關係:

如果一個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時,得到了即時的回應,ta就會感到安全;但如果父母自己照顧不好自己的情緒,也不能好好表達自己的情緒,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時,得到的回應往往是被忽視、指責,甚至覺得這樣的表達是不應該的。

但對一個孩子來說,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父母拋棄,所以ta會想辦法去維護自己跟父母的關係,這就造成了一種角色互換——本該被照顧的孩子成為了父母的“照顧者”:

父母情緒低落,孩子想辦法讓父母高興;

父母很焦慮,孩子就要掩飾自己的恐懼;

父母的自尊不穩定,孩子就要做點什麼,讓父母覺得自己有價值;

父母回應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就會抑制自己的情感表達。

在這個模式中長大的孩子,也可能會把“角色扮演”的防禦機制轉移到親密關係中,表達真實的情感需要也就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


如何走出“假性親密”,建立真實的關係?

從過往的關係模式中走出是不容易的,但並非不可能。下面是幾個能夠在日常幫助你破除防禦的練習:

1.在建立親密之前,先探索自我

坦誠的溝通、跟另一半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是重要的,但這些都要基於你對自我的理解和接納。換句話說,相比於快速地改善關係,把關係中的問題當成一個暴露自我發展議題、並從中成長的契機,可能是更優先、也更重要的事情。

嘗試去記錄當前關係中你最困擾的一個問題,以及你的應對模式:

意識到這個問題時,你的情緒是?你做了什麼?

當你看到自己的防禦機制時,不要急著進行自我批判,要知道,防御也有它的作用,它在很長時間確實起到了保護你的作用。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

為什麼我會選擇用這樣的模式?它勾起了我對過往哪些類似場景的回憶?當時發生了什麼?

當你理解了這種防禦機制,就可以以一個相對旁觀者的角度重新思考:

這套應對方式現在對我還有幫助嗎?有哪些理由可以說明,我現在可以換一種應對方式了?

當這些理由越來越清晰,防禦就會慢慢鬆動。

2.練習不防禦的溝通

博格等人提出了一個4-2-4溝通方法,可以在衝突中有效卸除防禦,實現共情:

1)列出一個當前困擾你們的問題,想像你跟對方在一張桌子上就這個問題進行談判,桌子上有一道一分為二的線。

2)承認一個假設:你們雙方都對這個問題負有責任,雙方都應該承擔不小於40%,不大於60%的責任。你們要從這個20%的中間地帶開始談判。

3)設置3分鐘,由一方先發言,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負有的責任是什麼。

4)在這個過程中,傾聽的一方不可以說話,打斷,更不可以指責對方,給對方貼標籤。

5)另一方開始3分鐘的發言。如果沒有說完,依次類推。

6)不能用對方自我暴露的內容攻擊和操控對方。

7)每個人在進行自我暴露時,都必須能夠感到安全。

8)繼續共享,直到雙方對溝通的進展感到滿意。

9)分享結束後,記錄這次溝通帶給自己的感覺,比如“暴露脆弱的感覺是怎樣的?”“我發現了ta哪些我不知道的事?”

在一次次的練習中,逐漸擴大自我暴露的區域,把表達情緒和情感需要變成一件自然的事情。

劇作家廖一梅曾經講過一句話: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齒輪,我們都感到自己的不完美,感到自己的缺憾和需要。但天地間找不到能完全咬合的兩個齒輪,他們會在碰撞中打掉自己的一些齒,然後在運轉中慢慢磨合,當他們碰撞時,痛苦就來臨了。


而那些不動心的戀人,他們對人保持安全的距離,只享受愉悅,其實他們就還只是獨自旋轉的齒輪。

去碰撞吧。畢竟,真實的聯結或者清醒的分開,都好過待在自己的殼子裡,瑟縮著的“安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