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如西
黎如西

谢绝跨省抓捕。

日记6月19日

·解读历史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宣告核武时代来临。核竞赛、核威慑、核战争、防止核扩散、核裁军、核禁忌等概念出现。

之前政治史的一点小想法,今天讲座收获很多,算是部分回答了。

看到过相关批判,认为政治史理解制度不够,缺乏理论分析。理论制度说了一堆,实际写作仍复勾心斗角,宫廷政治。我曾一度信奉,并习理论。最近看可靠政治人物回忆,加其他旁证,略有感想。在一民主政府,固需考虑法律;在一专制政府,则几全为人治。牧民者多不读书,多用亲信,谈何理论?故在历史叙事而言如此呈现,不足怪也。这种思考,有些二元割裂,具体应结合之,不过,我也就理解了”办公室政治“。




·下午听姚百惠老师的讲座。据他说,主要是读书分享。

——————————————————————————

题目为多重历史解释的史料学意义——以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为例。

·这是国际关系史史料学课程准备中的安排。

·可以参考的理论框架:《追寻事实》、《决策的本质》

——————————————————————————————

解释1 理性行为体模式

国家与个人一样,追求理性高效利益最大化

·美国原子弹:a最小伤亡结束。b打败日本

·假如打败日本是主要目标,作为理性决策者的杜鲁门政府没有不得已理由投掷原子弹。

原因是:

日:日本已经在考虑有条件投降,并且缓冲时间非常有限。

美:罗斯福时期已经警惕苏联影响增加。玻尔:倡导核武器共享合作,国际管制。积极游说,遭到拒绝。(碎碎念:政府权力扩张,与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矛盾)

·美国对日的方法:本土进攻、政治解决、苏联参战。这些都要在原子弹后考虑。因此美科学家压力很大。——波茨坦前成功了,美国认为苏联参战已无必要。在会议上略微提了一下有全新武器。 因此也对苏更加强硬,干预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解释2组织行为模式

·考虑可供选择的范围,往往重复以前的管理,按照情景对应标准来选择。

·核心组织者-执行者

·将规避风向和获得成功视为同等重要,趋于保守。

例:

·组织流程和天气对原子弹投掷起到作用。

·第二颗原子弹体现出的时间差:日本本已决定和谈,但美方未收到。原计划11日,因工作顺利和天气原因提前到9日。


解释3政府政治模式

·不同决策者为了争夺权力各自施展影响,最终决策是权力博弈的结果

·不能单纯从职务来推测决定及影响力,许多官员并不希望投掷。

举例:海军一度认为常规性军事打击、封锁取得胜利等等。

代理国务卿约瑟夫·格鲁主张外交手段,让步,保留天皇制。

位高权重的马歇尔和麦克阿瑟都认为:进一步拖延必将导致入侵。

——————————————————————————————

历史解释的史料学意义:

·提供收集部分一手文献的思路和路径。

·构建理解一手文献的知识环境。(需要调研相关的知识背景,档案材料理解不正确,不能自己翻译完了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在部分程度上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资料性文献。(转引少量不那么重要的东西)

·理论工具有助于更系统地梳理史料。(模式,以及由历史解释沉淀而来的概念)

——————————————————————

·不同解释可能各有局限,但展现了复杂史事的不同侧面,有利于提供切入点。

《追寻事实》如果是单一模式的话,那么永远无法理解整个长崎空袭。(有叙事学的感觉了

·必须从总体上利用史料。

列宁:“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总的来说,很棒。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