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替 No.4
替替 No.4

没有名字,無所事事。

学了英语,我的人生就会好起来吗?

英语,一个假想敌。

在家待了两个月,第一个月还在故作姿态的准备考试,第二个月彻底破罐破摔。第二个月里,我每天的作息是这样的:早上七点起床,看一到两个小时的专业书,打开Coursera学点免费课程,我的进度很慢,两三个小时的课也就只能写一到两页的笔记。下午大概两三点开始,学英语,除了背单词外,也会精读和泛读一些文章。

对于我们这种东亚人来说,学习似乎是唯一能够带来安全感的东西,它让我觉得,我还没有在荒废人生,没有和这个社会脱节,没有在这场万人马拉松中偷懒。要是某一天计划有变,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人就会陷入到焦虑之中——有的时候,这些变化仅仅是因为沉迷于某部剧不能自拔,或者和家人一起出门逛街。我需要把自己房间的门关起来,塑造一个名为“努力”的绝对稳定的领域,屏蔽外界的嘈杂,像一个自我修行的道士一样。

人来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总是会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和期待,新的事物起着象征层面的作用,让自己得以和糟糕的过去脱离。从这一点来说,现在的我和那个小时候每学期买新文具制定新的学习计划的我没有任何差别。在诸多的“改过自新”“从头来过”之中,学英语好像是最特殊的一个,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随手就可以来,下载个背单词软件,浏览下英文网页,觉得世界都开阔了。


这种略显畸形的心理机制,可能伴随着每一个小镇做题家。我属于学英语很晚的那拨人,2006年,关于英语教学的通知在我们这个小山村里姗姗来迟,这一年我三年级,不算太迟,但和今天刚呱呱坠地就开始学apple的孩子可就不能比。由于英语教师短缺,最开始的二十六个字母我们是跟着语文老师学的。

伴随着英语而来的总是痛苦的回忆:完全陌生的学科,成为我的满分数学和语文之外的异类;毫无规律可循的知识,大家用中文标下每个单词的读音(我现在糟糕的发音就是来源于此);刻薄的英语老师,我现在都还记得自己在讲台上读不出句子时候的羞耻;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劝说我的父母让我参加学校的英语补习班,但他们以学费太贵为理由拒绝了(我现在还记得班主任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我们以学英语的名义磨着父母买VCD,买随身听,而当它们沦为听磁带和看电影的工具的时候,我们又总是不得不忍受父母的抱怨。

但那个时候也倒没有危机感,小学的每一场考试都未曾将英语成绩算入总成绩,反正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我们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更别论说洋腔。


初一的时候,英语竟然以一种从头开始的方式教学,最基础的“what’s your name.”缓解了我关于英语学习的压力。那个时候,英语课代表会在每个英语早读课上从老师办公室拿来收音机,播放单词和课文。老师的教学非常简单粗暴,就是背课文,课本里长长短短的课文,需要一字不拉全文背诵。背久了,所谓的语感也就出来了。那个时候我可能也是太过于追求速度,而没有纠正音节与音节之间的细微差别。但也因为知道了英语的重要性(中考要考),所以不曾让它拖过后退。

高中去了市区上学,差距就显示出来了。我们每天的英语作业总少不了几篇阅读理解,老师要求我们把文章中不认识的词查出来,我拿着一本砖头厚的辞典一个词一个词的查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有这么多不认识的单词,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单词明明非常眼熟,但就是记不住它的意思。我在这个高中的实验班里一直成绩中游,得过且过。后来大概是高二的寒假,我拿着一套试题开始了刷题模式,每个晚上一张卷子,全身心投入,没想到效果非常明显,寒假过去,英语老师对我的进步感到非常吃惊。刷题的意义在于,好像是找到了解题密码,对英语本身的理解有无进步呢,我很怀疑。


这些年也在断断续续地学习英语,大一大二考完了四六级,此后未碰过任何一套英语试题,故而四六级那个中不溜的分数就成为了我对我自己英语水平的全部评价。高校英语课上同学之间的差距感更加明显,上课发言几乎成为噩梦。也修过要求大量英语阅读的课程,老师一遍遍和我们说要如何阅读英文文献,但我总是会迷失在错杂的字母迷宫之中,找台湾和香港的译本,用翻译软件,和小组分配阅读分量,无所不用其极。


突然生发的对于英语学习的感想来自于B站视频《24岁,我决定以后再也不学英语了》, Up主选择了一个颇为刁钻的角度,这个角度其实并不存在于大部分的小镇做题家身上,她表现的是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是如何因为口语问题(即便她的口语已经相当好了)受到“歧视”,以及人应该在自己的语言中寻找认同感,而不是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丢失自身的文化属性,颇有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意味。

在这里,她的个人经验和国家经验产生了微妙的契合,都是从不敢开口说英语的自卑到“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式的“自强”。在个人层面上,这种转变和感悟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到了国家层面,它所表现的“自强”,或者说它所激发的群体情绪是否还合理,就是这个视频有如此多争议的地方。


人们对这只视频的议论纷纷,有的大骂其居心叵测,有的则暗示博主的“小聪明”,意指她通过这种方式迎合几乎所有的群体;也有的从阶层和社会分化角度出发,觉得这种共情是一种伪善:博主对于国内的小镇作题家来说,无疑是一个特权阶层,而大部分小镇做题家(实际上很多也是在原视频下评论点赞的人),比之于更加偏远地区几乎没有英语教育资源的人来说,也构成了特权阶层。

视频是作者站在文化弱者的角度,反抗西方的文化霸权,而与之共情的人,则是站在强者的角度,强调文化自主。弱者的武器是在什么时候才会武器的,是在熟知强者的规则的时候。在日益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下,语言是身份认同,是文化自信,是打破西方文化霸权的方式,是被压抑者强有力的武器。但别忘了,语言壁垒的结果,不是战胜对方,而是自说自话,我们当然也可以发明自己的游戏规则,让自己坐稳庄家的位置,但场上还剩多少玩家呢?


这些年总是会看到一些关于英语的教育改革措施,分数值降低,由必考科目变为选考科目,由考一次变为考两次……取消英语教学的传言也层出不穷。专家们质疑中国这一套英语教学的机制培养的都是应试型英语,而学生们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对大部分人来说英语都是老大难的存在)去学习一项以后大概率用不到的知识。

前段时间还有新规定明星不能叫外文名,如“angelababy”“辣目洋子”这种名字都需要改过来,让人哭笑不得。在这则视频中,博主也提到了上学时被老师“分配”英文名,她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些许悲剧色彩,类似于千与千寻中的“忘了自己的名字,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之类的叙事:名字是我们身份的标识,用什么样的语言为名,就塑造了什么样的自我。

这在中国还有一种更为典型的叙事,“村里的狗蛋成为城里的Wendy”,其实更彰显了这种割裂感。也即,中国的很多网络梗,来自于现实中巨大的城乡差距,来自于小镇和大城市之间的不平衡,英文名对我们来说,是更为现代的都市生活,根本上升不到文化压迫,文化战争上面去。


我们总是觉得,一个成年人学英语,是为了考研,考博,出国,研究、工作……英语是一个外界设置的障碍,而我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要跨越这些障碍。

那么对于我这种没什么追求,也不打算出国的人来说,为什么还要学英语呢?


一种说法是,英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英语媒体会提供更加客观也更加真实的报道。这些信息,一部分是中文世界“不可说”的,另一部分则是中文世界“赶不上”的,比如更加前沿的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我都持怀疑态度,在英语世界里,我是否接触到了更多的在中文世界所不了解的并且为我实际所需的信息?上述不可说的信息其实大部分是有翻译(区别只在于你是否科学上网),而前沿研究可能只是对专业人士才有意义,如同这个博主所说,她无法去阅读布迪厄的原作,我有时候也有这种想法,中文译介作品或许能够让我们入个门,但如果在中文阅读本身都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英语阅读真的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吗?而那些新闻媒体呢,有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迷失在了巨量的信息中,我真的需要了解亚马逊森林的凶杀案吗?我真的需要知道斯里兰卡的政权交替吗?

而后来我发现,即使我承认我并不需要他们,是否就可以丢弃打开他们的钥匙呢?信息固然是杂乱的,扰乱心绪的,但因此矫枉过正地待在自己的茧房里,就是正确的态度吗?


在mastodon上看a到一个博主这样说,他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时候惊讶于主人公作为一个社会的底层,仍然可以在公共图书馆里寻找到关于治疗艾滋的知识并且付诸行动。

确实如此,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免费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弭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更别说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代,信息就在那里,区别只是你是否愿意去获得和能够理解。万维网联盟在1997年的时候发起了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网络可访问性倡议),以照顾弱势群体如色盲、听障人士的使用需求。互联网出现的伊始,就以开放普遍共享为理想,但总是有人以群体利益为理由硬生生把自己锁起来与世隔绝。


我们当然也可以把话题延伸到更为浪漫的角度上去,比如语言本身的神奇。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个文化的核心特征,前段时间看了一个ted演讲,介绍了不同民族的典型的语言,比如对澳大利亚某土著群体来说,他们没有左右上下之说,只有东南西北的说法,而一个人面对的方向不同,时间流逝的方向也不同;又比如俄语中对颜色的表述更多,所以在他们的思考中更容易将相近的颜色区分出来。所以学一门语言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学习另一个文化看待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就好像何伟一样,透过语言寻找写作素材几乎成了他的一个特征。更极端的是《你一生的故事》里,主角因为学习七肢桶的语言而掌握了预测未来的能力,因为在七肢桶那里,时间不是线性的,故而语言也不是。

大而化之的角度,语言当然是如此浪漫,但我相信没有人会在背单词的时候这样想,我们痛苦与日复一日的枯燥,也痛苦于语言的学习必然是没法在短期内取得成就的,除了那些极有天赋的人,对大部分人来说,语言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而在绝对个人的层面上,我也在尝试着寻找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在实用层面之外的的理由。我想可能要回到学习本身的意义上去。我在前面说,学习带给我安全感,而语言学习又是一种集快捷方便、随时开始随时结束、可伴随一生的独特模式。

我在学习某种知识的时候,有的时候会非常怀疑学习的它的用处。朋友总是说,“可能不知道以后哪天就有用了。”但我却悲观地想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

学习其实没有什么用,学习提供的,关于生活可能会有改变,个体可能会进步的幻觉才有用。学习并不直接对当下产生作用,它间接地通过引导未来,让你了继续当下生活的力量。未来仍旧是不确定的一团迷雾,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指涉的路径是什么,但返回的结果就是这么一点点安慰和勇气,只有这一点是我们能够抓在手里的。

这是我每天坚持学英语的原因,抛却了目的之后,英语之于我也不再是什么必须跨越的阻碍,它只是一点陪伴,如此而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