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文
衡文

當我在看這本書時,我在胡思亂想什麼--《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猶在清末期間,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前,身為最早一批接觸外國的朝臣林則除,對於英國的評價就不過是一句簡單的船堅炮利作結[1]。林則除的評價估也是當時仕林中等人的評價,也導致後的維新運動中,提倡清廷改革是口號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當中折射了兩點,清廷沒有打算真的革新,把船炮買回來,也就了結,對於新世界種種,依然沒有打算瞭解,西學只為「用」。

那就奇怪了,為什麼「船堅炮利」沒有出現在清廷,反而是出現在發展更晚的西方國家?要知道在順治二年清廷攻打揚州城南明政權時已經使用大炮,屠城十日。為什麼後來清軍在百年後毫無寸進,沒有發展出大船及好用的槍炮?

這個問題在我小時候翻各種小學歷史介紹書時,就已經在我當時知識量及分析能力極有限的腦中營繞。作者賈德·戴蒙和新幾內亞友人亞力的問題和我差不多,為什麼主導世界的文明是歐美文明,而不是新幾內亞?

作者認為,原因其實早在我們發展成為智人後,在我們繁衍的地方中的已經埋下。各地文明發展程度之所不一樣,遠主因只有兩個,我們大家都清楚的近因就是槍炮,鋼鐵與病菌。

一,各大洲的陸軸走向不同

二,各地可馴化動植動物數量不同

囉嗦到極點的賈德·戴蒙,由直立人剛從猿人分離開始講起,指出全人類的起點並無太大差異,反而是由各地人類的定居點才是文明具有差異之始。

歐亞大陸之所以能優先發展出農耕,是因為人類所居住之地的植物及動物並不足以使採集狩獵人口繼續擴張,逼使人類發展出耕作,以養活更多人口,而歐亞地區的陸軸東至西闊,在同一緯度之下不同地方的氣候並不會因此而相差太遠,作物更容易在不同地區傳播,使農耕更易於傳播。由於農耕技術進步,有更多人手不需要為了生計的情況人進行其他技術工作。在人口增加的情況下,由小隊發展到部落,村落到帝國。也就是這樣發展出文明及鋼鐵。

同樣,歐亞大陸的可馴化的動植物亦較美洲大陸多,為發展農業提供有利條件。這也是為什麼非洲大陸動物多樣性多但農業依然發展不好的原因。同時,由於可馴化動物多的地區人類接觸更多病菌,同時具有抗性,在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大陸時,固然不少美洲土著死於槍炮之下可更多土著是死於歐洲人帶來的天花。

問題來了,既然得出發展遙遙領先的地區需具備兩個條件:中國都具有。中國有馴化的動物有狗,猪,水牛。已馴化的植物稻米、粟、稷、黃豆等。哪為什麼還是在與另一世界接觸時,出現印加帝國碰上西班牙遠征軍的命運?

賈德·戴蒙在收場白時講過,是因為中國長期處於統一的環境下,若政府擱置或拒絕發展,科技就會出現停滯。鄭和七下西洋後因仕林反對海上貿易後實施海禁,而部份技術如水力治金鼓風機(元),天文鐘(北宋),因為種原因,如改朝換代,技術散佚等原因而擱置,因此開始泯然眾人,也是清沒有出現「船堅炮利」情況的主因。同時,賈德·戴蒙認為,歐洲的分裂亦同時造就失去效率的代價,即使是經濟結盟亦由於文字,文化不儘相同的原因導致難以完成。相反,中國因為長期統一的原因,生產效率相當高。

賈德·戴蒙講到這,書就已經完了,但我的困惑未完。

令人困惑的是,既然中國生產效率高,那為什麼洋務運動會失敗呢?統一的好處是,政治上層能夠直接調用各地資源,對於各地生產能夠作出準確掌控。小時候讀歷史時候背的標準答案是,來自慈禧的阻撓,守舊派反對,朝令夕改等。這些都是賈德·戴蒙都是所謂的失敗近因,那遠因是什麼?同樣,日本的明治維近也是因炮火被逼打開國門而進行強國的由上而下的變革,也是儒家文化圈之一的國家,為什麼就成功了?

[1]: 会奏穿鼻尖沙嘴叠次轰击夷船情形折 林則除(1839年11月21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