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米
苔米

一个喜欢读书写字的心理学博士生。找个地方记录日子。

苔米日记(3.1.2022)

今日标签:不关心政治的“骑墙派”

两年前的某天,我和初识的T聊起了天。她曾经在国内当了好几年的社工。她说,中国的老百姓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关心政治,他们只在乎自己能不能过上好日子。我笑笑,没有说话。那时候的我可能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的研究课题和我的经验告诉我,在中国,就没有和政治无关系的事情。衣、食、住、行,甚至是吃、喝、嫖、赌,不都和政治有关系吗。可我既无意引战,那就沉默好了。

两年后的今天,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和她的这个简短对话。如果是换做现在的我,我大概还是会沉默(一样,无意引战)。但我的内心知道我想怎样回应——不关心政治,也许恰恰说明生活在方方面面都被政治裹挟着。

但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变化究竟是坏还是好。我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骑墙派”,反对“我者”和“他者”的划分,渴望各方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所以,当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父母的生育权在当年是如何被剥夺时(独生子女政策),我内心除了触动还有些许害怕。害怕自己离中立越来越远,害怕这些“悟到了”的瞬间就是我已经选了边站的证据。有时候,我甚至有些分不清,这些证据究竟代表着我不再客观,还是代表着我有所成长。又或者——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我还没有答案。也许,能给我带来答案的只有增长自己的学识和经历。在疫情时代,既然经历不是想增长就能增长的,那我还是当一个渴望知识的书虫吧。在这里默默定一个小目标,2022年要看完至少10本书。

—————————————————分割线——————————————————

日记中的日记:分享一个在写日记的过程中的发现。

当我用到“骑墙派”这个词的时候,突然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这个词好像不是什么好词啊?但好像记得,英文里fence sitter或者sitting on the fence只是说这个人观点中立吧?于是带着好奇心去查了一下。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骑墙派”的:

所谓的“骑墙派”指立场不坚定的人,从一个人那爬到另一个人那。那些立场犹豫的人则被称为“骑墙派”。又称“爬墙派”,英文为“a fence sitter”。

而剑桥词典给出的解释则是:

someone who supports both sides in a disagreement because they cannot make a decision or do not want to annoy or offend either side

或是牛津给出的解释:

a person who remains neutral or uncommitted on an issue

感觉英文解释比中文的要中立很多。我常感叹每一次和还在国内的家人朋友聊天时,能从他们口中听到很多propaganda。也许我不该感到意外,因为教化往往就是在这些细微之处发生的。这个有趣的观察也再一次佐证了我的观点:人们不愿再去主动关注政治,也许恰恰说明他们早就被政治裹挟着无处可逃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