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伶
山伶

愛山愛水,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其實, 世間萬事萬物, 到頭來, 都只是一湖煙雨吧 ?!

思想論述 5---文化四因說

文化四因說

        一、本文的思考重點

1. 在科學及數學的天地,可用一些簡單而清晰的基本理論去解釋森羅萬象的物質世界。

在人文世界,有沒有一套簡單而清晰的基本理論,可以用來解釋人類所有的活動及文化發展的歷史﹖


2.中國古代文化,不乏科學智慧的靈光,為甚麼在其源遠流長的文化發展中,卻只重於發展道德與藝術,偏偏不發展像現今西方那樣的系統科學呢?那是不是中國文化的缺陷,還是中國文化的精彩之處?


3.印度文化及伊斯蘭文化的宗教信仰,在西方尚智的文化精神的角度看來,好像有點陳舊古老甚至有點愚昧,然而那真是一種古老而愚昧的文化精神嗎?它們對人類的發展仍有作用嗎?


4.現階段的西方文化,對人類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方便,也滿足了人類很多物質上的慾求,使我們覺得生活在世上是幸福快樂的。然而西方文化真的能把人類帶往未來的人間樂土嗎?還是把我們帶往絕境呢?


5.人類在發展其文化的過程中,好像可以作出或此或彼的選擇。但是從一個更宏觀的發展規律來說,冥冥之中,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一條不可自主的不歸路呢?

        二 . 人類的四種本性 -------一個結構與功能理論的分析

人是生物的一種。

生物的第一要義是生存下去,否則生物便不成為生物,而其族群也會滅絕。

對於任何一種生物來說,每一個結構成份都必定有一對應的功能。故功能決定了結構,比方眼是用於看,口是用於吃或發出聲音語言等。

根據前述,生物的最終功能是延續個人的生命及延續族群的生命,使其生生不息。人既是生物的一種,其原始的結構成份也必定是為了延續其個人生命及其族群生命而衍生。

人除了其形軀結構之外,尚有其內在的本性結構,人的外在形軀結構的功能我們很容易明白。至於人的內在本性結構則有四種:一是獸性(動物性),二是靈性,三是感性,四是智性。人就是靠著其內在的本性結構去保障個體生命及族群生命的持續生存。

人類由原始階段發展到現代文明階段,其中的種種文化活動(或文化發展)都可以通過以上的四種人性因素去解釋。

第一、人的獸性:

人的獸性是人生存的本能。人饑餓了要吃,渴了要喝水,冷了要穿衣保暖,要追求性的滿足及延續後代,凡此種種都是人的獸性。人若缺乏此獸性便會立刻死亡,其族群也不能延續下去。可見獸性是人生存的必須條件。但人的獸性也使人產生爭鬥心,爭鬥心使人產生貪念,從而引發戰爭,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災禍。在人類的發展史中,獸性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其破壞力也是最強大的。

第二、人的靈性:

人的靈性是指人對不可知的事物(包括外在世界及其自身的生命)的本源產生一種超自然的解釋與信仰的本性,人的靈性與其獸性都是很原始的內在結構,在人類的文明未誕生之前已潛存於人的心靈中。上文說人的結構都必定有一對應的功能。而人在原始時代,最終的功能是為了生存。動物的功能是為了生存,那是最明顯不過的。但人的第二種內在本性結構---靈性,與其生存的功能有何關係呢?靈性是人對不可知的事物作出超自然的解釋及信仰的依據,這對他的生存有一種很大的作用。在原始時代,人生存於一自然的的環境中,與萬物並存。當人的智性未發展成熟之前,他對周遭環境的理解是片面的,對天體的變化及自然的災害更無法提出合理的解釋,而這些現象都對他的生命帶來重大的威脅。這些威脅會使他焦慮不安,對生命的存在有一種負面的作用。為了化解這種焦慮不安,人的靈性遂產生安慰的作用。人通過他的靈性的想像給那些不可知的現象與變化作出形而上的、超自然的解釋,從而產生信仰,化解自己生命的焦慮,平伏他的恐懼,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交給那形而上的神。這就是人類宗教精神的來源。因此靈性此種人類獨有的內在本性結構對人類的生存具有重大的作用。


第三、人的感性:

感性是人的本性中情感的成份。從結構功能的觀點來分析,感情的源起及功能有三方面:第一是源於繁殖的需要,令兩性產生求偶的興趣及動機以及哺育後代。二是源於維繫族群求生的需要,產生道德; 三是源於消解生活的恐懼與無常感,產生藝術,與靈性結合,產生宗教。

1.源於繁衍後代所需要的情感,包括兩性求偶所需的愛情及哺育後代所需的親情,那是伴隨著人的性慾本能而生,它使人的性慾從獸性變得人性化。人是生物的一種,生物繁衍後代主要靠性慾的本能而為。一般生物主要靠性慾的驅動去求偶及繁殖後代,牠們出生後,成長到了某個階段,其內在結構便會產生生物及化學變化,產生一個春情期,激發兩性求偶,達到繁殖後代的目的。一般生物的嬰兒期極短,其自立能力也較強,有很多動物的幼兒,一生下來即可行動自如,經過一段很短的哺乳期之後,即可自立謀生。因此其父母對後代的哺育撫養不需那麼長久。故不需要用感情去維繫兩性的關係。故大多數動物在生殖之後,對異性的情感很快便消失,二者從此分開,不再相聚。人類的嬰兒期較長。其生存所需的智性發展期更需要一段長的時間發展,故此人類的兩性在成長之後,除了會如其他動物一般,由生物的內在結構產生一些激素,從而產生性慾,驅動他們去求偶繁殖後代;另外,人類的本性結構還夾有情感的愛,這種愛的感受,是美妙的,它使人更樂於去求偶生殖後代。其次,正如上文所言,人類的嬰兒期及成長期較長,人類為了更好地令後代更健康地成長,需要由父母組織穩固的家庭,以便其後代成長。而家庭組織的鞏固端賴父母的感情去維繫。所以人類的內在基因便會使人有愛的情感結構,以輔助純粹性慾性的不足。性慾可令他們生殖後代,而情感則可令他們愛惜伴侶及撫養哺育後代。這對人類繁衍後代是很重要的。

 2..人類的感性,在人類的文化生活中,除了以上所述的繁殖作用之外還有兩個功能:一是催生道德,二是產生藝術。道德的本質是善,而藝術的本質是美。二者看來是不同的東西。但可說都源生自人的感性。道德產生自善的意志,而善的意志是一種同情心,惻隱之心。(以中國的儒家思想為例) 那是一種情。藝術產生自美的觀賞之心,那是更明顯不過的事。既然道德藝術皆源於人的感性,那麼人的感性在原始階段對人的生存又有何作用呢?先看道德。人在原始階段也必定是群居的動物,因為人的身體及體力皆渺小有限,不及很多其他的猛獸,故需要團結其他人合力抵抗猛獸,捕獵食物,因此有需要群居。人類由摯愛其伴侶以維持家庭、繁衍後代的情感,延伸推擴開去,產生仁愛、關懷,人便能摯愛其他的人,從而達到維繫人類群居團結生活的目的。群居即意味著他要與其他人相處,相處則須遵守協議。而道德心就是令人遵守協議的內在自覺要求,那會使人與其他人相處得更和諧,而和諧即帶來團結,團結是生存的重要條件。

3.至於藝術則是人在物慾生活以外為人類的心靈帶來喜悅的一種生活活動,它雖不是直接令人類的生存延續下去的要素,但卻令人生活得更開心愉悅,這對生命也是有極大的作用的。故人類的本性結構以感性結合理性去產生藝術。(理性是表達感性的手段,它使藝術感興物質化,成為可見的藝術品。)據說原始人已有繪畫壁畫的舉動,那除了是為了實用之外,相信也有藝術創作的傾向。其次原始部落都有自己的舞蹈,也印證了藝術感性一開始即存在於人的內在本性結構之中。另外,人為了減少原始生活所面對的不安與恐懼,他的感性與靈性便結合起來,產生宗教(感性使人崇拜由靈性所領悟得到的宗教實體,它是宗教崇拜的動力),安頓他的心靈,使他敢於面對生命的無常。那對他的生命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人的智性:

智性即人類的理性邏輯思考推理能力。這與其他三種本性一樣都是一開始即存在於人的心靈深處。但人類的智性與其他三種本性不同的是:上述三種本性是人類一開始即顯現無遺的。在初民社會,人類的文化生活即明顯表現了上述三種本性的活動。但智性的發展則較遲較慢。原因是人類的智性結構雖生而有之,但依智性結構所建立的的知識系統則需經歷一段時間的累積才可令人類的智性功能得到成熟的發展。至於智性對生存的功能作用是至明顯不過的了,它為人類創造了工具,人類利用工具可以抵消他體力的弱小,打敗其他生物,令自己生存下去。其次是智性為人類帶來了生存的策略,使他更堅強地生存下去,延續後代。

三、人類文明發展與四種本性的關係

人類文明發展的階段可用人的四種本性去劃分。


第一階段是獸性時期。

在此段階,人類處於原始狀態,與其他動物的分別不大,大家都是茹 毛飲血,依靠動物最原始的本性慾念求生。在這個時期,慾念便是一切,也是人求生意志的驅動力。人,身為一種動物,需要物質維持生命,因此,物慾便等於生命力。但人也由物慾產生貪念,由貪念產生爭鬥、戰爭,故此時期的人類是處於野蠻的時期,文明尚未誕生。


第二階段是靈性時期

人類經過千萬年的發展,由蒙昩的動物性階段逐漸走向靈性階段。

人類在生活的過程中,遇到很多他那時不能解釋的事,那令他迷惑、恐懼,而迷惑、恐懼不利於他的生存,為了求生存,人類遂啟動他的靈性機制,把那些不可解釋的事如他自己的生命、日月星辰、天地的來源、自然的災害,都賦予形而上的詮釋,逐產生了迷信及宗教信仰。另外,宗教信仰也通過精神力量的凝定,使人類由物質的匱乏而產生的焦慮及痛苦得到舒緩。在智性未得到成熟發展之前,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天然的環境變化多端,根本是人類不能駕馭的,故人類的生存無時無刻不受到威脅,那是需要解決的大問題,而靈性是解決此問題的最重要的 本性要素。因此我們很易看見世界上每一個民族在興起之初都有巫師巫術的原始信仰,再後便是原始宗教,如天神、日、月、山河諸神的崇拜,再後便產生了成熟的一神論的宗教信仰。古印度文明、埃及文明、伊斯蘭文明、希伯萊文明皆有強烈的靈性特質。宗教使他們從對大自然 的焦慮中解脫出來,令心靈得到安頓。


第三階段是感性時期

感性在人類的獸性及靈性階段已經與以上兩種本性同時出現。但在以上兩個時期,感性在文化精神的奠立方面並沒有扮演一個主要的角色,而只是處於次要的地位。但到了這第三期,人類感性的發展,逐漸由輔助變為主導,在這時期,人類的活動雖仍帶有靈性的色彩,宗教生活仍然是人類日常生活重要的一環。但此時期,人類開始發展與感性有關的活動---道德與藝術。特別是藝術活動,如音樂、文學、繪畫、建築都成為人類致力的重要的文化活動,並且取得極大的成就。古代中國文化及十五、六世紀的西方文化便是例子。特別是古代中國文化,更是典型的感性文化。其文化活動主要是以道德及藝術為主。而二者都是依據感性而生,並取得輝煌的成就。


第四階段是智性期

智性雖然與其他三種本性同時潛藏於人性的深處,但智性的發展卻是最遲的。因為智性的發展需要依賴知識的累積,而知識的累積需要假以時日才可發展成熟。所以智性的發展也必定是在最後的。而此階段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後的歸宿。現階段的西方文化便是典型的智性文化。西方文化源於古代的希臘文化及希伯萊文化。希伯萊文化是一種靈性文化,為西方帶來了中古重信仰的黑暗時期。到了文藝復興時代,西方文化由靈性掙脫,進入感性時代,再進入智性時代,回溯希臘文化的尚智精神,將人類文明的發展由感性階段帶到智性的階段。


世界上各個民族在其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都有其獨特的進程,由此產生獨特的個性。比方,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在發展到靈性階段便好像停下來,不願再往前發展,而古代中國文化則發展到感性階段又停滯不前,以此自足。但西方文化則最徹底,它在經歷了靈性、感性階段之後,便全力往智性階段發展,完成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所有階段,那可能是與西方文化尚智的本質有關。


西方文化從發展智性獲得巨大的力量,使它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文化體系。如今他正以其巨大無比的力量衝激其他文化體系,務求把地球上的所有文化都帶往智性的路途上。但人類的本性兼有獸性、靈性、感性及智性。如今西方文化崇尚智性,而過份重智性的結果是排斥了靈性與感性,只任智性獨大,也讓智性與獸性結合,人類的獸性失卻了靈性與德性(感性)的約束,一任智性驅遣,如此就可能把人類帶往一條末路。這是現今西方文化給人類帶來的一個最大的危機!


四、從野蠻到文明


從進化論的觀點看來,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是從野蠻到文明的。在進化的起點,人類充滿獸性,故也可說是野蠻的。但由於人類的基因也同時深藏著靈性、感性與智性的元素。在往後千百萬年的發展中,這些潛藏的因素,漸漸像蘇醒的種子,從獸性的黑土中一一長出了嫩芽,且慢慢茁壯,使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其中靈性及感性的作用尤其大。我們回顧人類 的發展史,從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及中國文化中都可以看見靈性及感性在文明發展的作用。人類藉著靈性(宗教信仰)消解了人對大自然的敵對、恐懼與鬥爭,也改變了他對其同類因競爭而產生的仇殺,使人與自然,與其他人和平相處,互助互愛。宗教精神的至終作用就是藉著神恩去滌蕩人的戾氣,使人遏抑其獸性而趨向文明。同樣情況,有些文化如古代中國文化,也藉著感性發展出一套重藝術與重道德的文化精神。人藉著對美(藝術)及善(道德)的追求也沖淡了其獸性的成份,使人變得儒雅、仁愛、融和自然,與自然合一、愛人如己,不崇尚獸性的掠奪與爭鬥。以上兩種文化精神都令人在大自然中,在人與萬物的相處之中,得到和平與安穩。在這些文化精神中,智性只佔了一種輔助的作用,或智性只被視作應付物質生活的工具,並不成為文化精神的核心。


古代的中國文化、亞拉伯世界的伊斯蘭文化,皆有重要的科學成就,但是兩個文化並沒有把它深入全面發展。這也許是因為它們明瞭人類的智性不單不能令人類擺脫獸性的纏擾。相反,智性若無靈性及感性的約束,只會臣服於獸性的淫威之下,成為獸性的工具。人的獸性的破壞力,若憑其自力,是有限的,獅子由獸性引起的殺戮雖是恐怖,但憑其天然的力量,其破壞的範團總是有限的。人力比起獅子的力量就更低下了。但人憑其天賦的智性發明了工具,藉著工具,他的力量可以超越其他所有的動物的力量,因此,人類若要滿足獸性慾望,智性便是一把無敵的利劍。故其破壞力也是難以言喻的。


為甚麼智性的發展不可以約束獸性,有時甚至反為獸性所奴役呢?因為智性的本身是中性的,並不帶有價值取向,人類行為的價值取向皆來自靈性與感性(如宗教信仰中的仁愛及源自道德本心的善的意志。)柏拉圖以知識就是德性的學說(knowledge is virtue)一早已被證實是有缺陷的,並不能拿來解釋人類的道德行為,而其徒亞里士多德加入了「意志」便顯得較合理。但意志並不是智性的產物。在人類的行為中,智性是一種創造工具及使用工具的力量,而靈性與感性才是行為的定向者及驅動者。智性若能與靈性及感性結合則會為人類帶來文明幸福,但智性若一任獸性驅使,則人類的前景不免黑暗無望,這是人類文明發展不得不儆醒的事。


西方文化正在高速地發展其智性,但若西方文化在發展智性的過程中,一任智性獨大,不重視靈性及感性文化精神的建設,不能容忍中國文化、伊斯蘭文化的存在,甚至必先滅之亡之而後快,使人類的獸性逞無疆之慾,最後難免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破壞了人與人,人與其他動物的相依相待的關係。那時候,人類步向滅亡之途便不是危言聳聽的事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