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答97

山伶
·
·
IPFS
·

你問我答97.何謂「忠恕」之道?

孔子談忠恕之道,其義理如下:

「忠恕」連用,最初見於《論語.里仁》

「子曰,參(曾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可見孔子一向所抱持、宣揚的道就是「忠恕」。此言雖是出自曾子之口,但曾子是深明孔子的教誨的,所以也是孔子的意思。

究竟孔子所言的「忠恕」之道是甚麼意思呢?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那忠恕與仁有何關係呢?

我們可以這麼說,仁是公心,是人的無私之意志狀態,故是道德的本心,是一切道德的根基,這是就道德的本源來說。人有公心,可以成就道德,但人在實踐道德的行動之上,究竟有一個怎樣的方向途徑呢?那是需要具體指出的。孔子認為忠恕就是實踐仁心的兩個重要的方向途徑。孔子在另一個場合就說: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裏,孔子把「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同於仁德。

而前二句是就自處而說,後二句是就待人而說。可見要實踐仁德,就要從自處及待人兩方面去做好自己。

在《衛靈公》篇中,有這樣一句: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從這句說話中可明顯看見孔子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解釋為「恕」。那即是說所謂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就應施於人。這是有仁心的人待人的最佳準則。

至於「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孔子雖無明言那是解作忠。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出門如見大賓」是指恭慎而言,「使民如承大祭」是指誠敬而言。因此,所謂忠就是指恭慎專心,誠敬不苟的做人處事態度。

因此從以上的分析,可見踐仁即是實踐忠恕,忠恕是仁的兩面表現,「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請參考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一卷第二章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山伶愛山愛水,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其實, 世間萬事萬物, 到頭來, 都只是一湖煙雨吧 ?!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也說說文化

人類文明的危機

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