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伶
山伶

愛山愛水,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其實, 世間萬事萬物, 到頭來, 都只是一湖煙雨吧 ?!

中國文化科教學紀錄及分組討論結果----與青年談中國文化 唐君毅

(编辑过)

、與青年談中國文化          唐君毅

(以下紀錄根據黃麗珍同學課堂筆記整理而成)

1      廣義之文化,包含宗教、哲學、文學、藝術、道德、倫理、科學、政治、經濟,及技術上之發明之各方面。本文論中國文化,將限于狹義的精神文化方面,亦即關于中國文化中道德倫理宗教哲學文藝方面,不過這些範圍,仍甚廣。我們以下所能論及者,將再局限于中國之道德倫理宗教哲學文藝之精神中,特別值得為一切中國人所應注意之點 。

  甲、內容要點:

          解釋本文所討論的範圍,即對何謂「中國文化」作一界說。

          ~作者的意思是:關於中國文化道德倫理宗教哲學文藝方面來說。

            再收窄一點來說,是限於「道德、倫理、宗教、哲學、文藝」的精神來說。

            作者的意圖:通過討論道德倫理宗教哲學及文藝的精神,使青年明白何謂

            中國文化。

  乙、觀點評論:

          1.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如何形成的?文化精神對該民族的生命的發展有何

              作用?

            ~文化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應付其生存時所歸納而得的生活總原則。它是經過

             世世代代的族人的努力累積而成,然後由某些思想卓越的人加以綜合總結,

             形成思想體系,作為其後代人生活的依據及參考。後人在實際的生活中又

             因應生活環境的不同而加以修改更新。例如儒家思想是孔子、孟子(思想的

             卓越者)對周代社會的生活方式所作的反省及總結。故孔子說:「郁郁乎文

             哉吾從周」。 可見其思想依據。

            ~文化精神是一個民族的生活依據,它塑造了該民族的人的精神價值觀及意

             識形態。而人在生活中的行為動向及抉擇取捨都是依據其價值觀念和意識

              形態而定。所以文化精神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於此可見。

  丙、思考問題:

             中國文化是一套源於農業社會的古老文化。十八世紀之後西方近代文化開

             開始入侵中國。而西方文化源於希臘及希伯萊文化,經十八世紀工業革命

             後而演變成近代的資本主義文化。所以中國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是

             截然不同的。那麼,現代中國應如何面對西方文化的挑戰?我們應如何看

             待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我們中國的文化精神,在根本上一言以蔽之,即重人的精神。人為古所謂三才天地人之中。天之原意是指超越的天帝,地即物質的自然世界。重人的精神,不必否定有天帝之存在,亦不必忽略物質的自然世界。只是要以人之精神上通于天而下達于地,使人能頂天立地于宇宙間。中國之道德倫理思想與哲學思想的核心,即在指出人的尊嚴,維持人的尊嚴。人有物質的身體,其運動變化,亦依物理界的定律。人是一動物。他與動物,同樣的需要物質的營養與求延續其種族的生命。因而人有食色爭鬥之本能。但人不只有物質的身體,亦不只是一動物。人與一般動物有所不同。一般動物,在中國過去即稱之為禽獸。人與一般動物之不同,即中國古所謂人禽之辨。中國之道德倫理思想與哲學思想之最重要處,亦即在于人禽之辨處,首先認清楚。我必須自覺我總有一點異于他人處,我才真是我;人亦必須自覺人之異于禽獸,異于一般動物處,人才真是人。所以人禽之辨,是中國先哲數千年來一直念茲在茲之教。究竟人禽之辨在那裡?在西哲多喜歡說:人是理性的動物,或說人是最像神的,或說人是能造工具的動物,人是有語言文字或能以符號表意的動物。說法很多。中國先哲之說法,亦不全一致。但是,大體來說,中國先哲講人禽之辨,總是合情理以說。人之異于禽獸者,在其性理即在其性情。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在其有仁義禮智。仁義禮智,見于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此心乃既見至理亦見至情。此外,中國先哲又喜自人倫人道人文等上講人禽之辨,而不大從人神之相像,亦少專自人之能造工具等上,講人禽之辨。這即表示中西文化精神之重點,不必全同。

3       中國先哲之從人之性理、性情,講人禽之辨,其義諦恆極精微。今姑只依上文所提到之孟子所講之仁義禮智來說,則仁即無私的普遍的惻隱不忍之心。義是本于人格尊嚴之自覺,故孟子以人之不屑受嗟來之食,與「所欲有甚于生者」見義,而以公平正直之心,對人接物皆為義。禮見于自己謙讓與對他人之尊重。智見于明辨是與非。

4    人有仁所以能愛家人,愛國人,愛天下一切人。以至對于禽獸,都欲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對于草木山川,都可有情,而極至于樂觀彼萬物之生生不已,而有贊天地之化育之心。人有義,有公平正直之心,而求使人我皆得其所,求人與人之平等,家與家之平等,國與國之平等。人之正義感,可無所不運,而以實現各種平等之社會理想,以維持社會之秩序。人亦可以為了正義,而寧死不屈,表現驚天動地泣鬼神之氣節。人有禮,能自己謙讓以尊敬他人。所以能尊敬父母,尊敬師長,尊敬聖賢豪傑,尊敬一切對人類文化有貢獻的人;以至尊敬一切我以外之人,我以前之古人,我以後之後生,來者。人有智能辨是與非,所以能是是非非,善善惡惡,而追求真理,有對自己之過失之反省與懺悔及改過之努力,對他人之過失之批評與督察;而有對他人之忠告,社會之輿論,法律之審判。人之仁極于贊天地之化育,故人可補自然天地之所不足,而與自然之天地參。人之義極于犧牲生命以見氣節,則見人自然之生存之上,有一超自然生存之精神價值精神生命。人之禮,極于尊敬一切人倫世界人文世界中之人。尊敬之即推而上之。尊敬人,亦即尊敬人所形成之人倫世界與人文世界,而若將人倫世界人文世界推舉而上,以卓立于宇宙。人之智極于使人我皆能不違真理,同得改過遷善,則所以使人類社會日進無疆,使人倫世界人文世界悠久長存。是人之有仁義禮智之性,亦即人之所以能在自然的天地萬物之世界之上,建立一人的世界之根據,而為人與禽獸截然不同的所在。此人與禽獸之不同所在,在其開始點雖可謂幾希,然而此幾希一點,即壁立千仞。人的世界之無盡的莊嚴,神聖,與偉大,皆自此幾希一點而流出。在中國之思想中,自孟子承孔子指出仁義禮智為人之特性以後,中國先哲言人禽之辨者,大體皆孟子之意。出入之處,亦無關大體。而中國文化之重立人道之精神,亦可謂自孟子而確立。所以我以上特提孟子之意,略加發揮。


甲、內容要點:指出中國文化的特質之一是「重人的精神」

       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

           天:天帝 (世界的創生者 )

           地:物質世界

           人:萬物之靈

       重人的精神即

            1、以人的精神上通於天而下達於地,使人頂立於天地之間。

            2、人與禽獸之不同 (人禽之辨)。人有軀體,受物理及生物規則限制,與其

                  他動物無異。但人之所以為人,是在於他有自覺與其他動物有不同之

                  處。人之異於禽獸在於他的性理、性情。亦即孟子所言之仁義禮智四端

                  或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                             

                    ~ 仁是無私的普遍的惻隱不忍之心或公心

                    ~ 義是本於人格尊嚴之自覺,以公平正直之心待人接物,做應做之事。

                    ~ 禮是見于自己謙讓與對他人之尊重                                           

                    ~ 智是見于明辨是與非,理性的能力。                 

             3、仁義禮智之用

                    ~仁:愛天下一切的人,並且對萬物有情,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義:可以追求人與人,家與家及國與國之平等,以維持社會秩序。

                    ~禮:可以尊敬一切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包括生者及死者。

                    ~智:可以求真理,反省及懺悔自己之過失,理性地批評他人的過失     

                              社會的輿論及法律的審判。 

  

5       由中國先哲之重人禽之辨,重對于人之異于禽獸之人性之自覺,而依之以建立人倫人文之世界;所以中國之道德倫理,首重家庭中之倫理。相傳舜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首即為父子有親,長幼有序。自孔門弟子起,即以孝悌為仁之本。原來人之對人之情感,正當從最親近之人開始。中國儒家特重孝悌者,則以孝悌尤為人與禽獸之異之所在。禽獸能愛其子女,然兄弟恆不相親,尤罕有能孝者。人之孝,表示人之生命精神之能返而顧念其所自生之本。由孝父母,而及于父母之父母,及于祖宗,于是人之生命精神,可上通于百世,宛若融凝無數之父母祖宗以為一。由弟而敬兄以及于一切同族之長兄,以融凝一宗族中一切兄弟以為一。孝之擴充,為孝于整個之民族,而忠于民族之歷史與文化。悌之擴充,為視四海之內之人皆兄弟。故孝慈之道之擴充,即縱面的維繫民族生命于永久。友愛之道之擴充,即橫面的啟發民胞物與天下一家之意識。中國先哲所謂仁之最高表現,從橫面看是極于民胞物與之精神。自縱面看,則是慎終追遠,上承祖宗之心與往聖之志,而下則求啟迪後人,以萬世之太平為念。而此種仁之最高之表現,其開始茁芽之處,則在家家戶戶所有之孝悌。故曰孝悌為仁之本。仁至難而孝悌則極易。人誠能從至易處,先下培養工夫,求難于易,而後難乃不難。此即中國先哲之倫理道德之所以首重家庭之孝悌。封建宗法之制,雖衰亡于周秦以後,而孝悌之倫常,至今不改。此皆由于中國先哲之能洞見至仁之大德之本源,乃本此至平凡之孝悌之故也。

6       中國古所謂五倫,除父子兄弟之倫外,尚有夫婦君臣朋友三倫。夫婦之倫之重要,在中國先哲,並不專從兒女之情上說,而是因為夫婦可以合二姓之好。通過夫婦一倫,而我們之情誼,即超越過我所自生之家庭,而貫通于另一家庭。故夫婦一倫,即家與家之連接以組織社會之一媒介。夫婦重愛尤重敬。敬即承認對方之獨立人格之謂。由夫婦之有愛且有敬而不相亂,是謂夫婦有別。由是而男女夫婦之關係,乃不至于沾戀狎褻,而別于禽獸。故中國先哲又謂「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至于君臣之倫,則是就人在政治中之關係言。在現代之中國,君臣之名已廢,但其義亦末可全廢。唯說來須有一番曲折。本文不談政治,故暫不多及。但對于朋友之倫,則須略說幾句。

7       中國五倫中最後為朋友。朋友一倫,自一方面說亦是最重要的。父子兄弟之倫,乃生而即有,乃出于天。夫婦之倫一半依自然之男女之情欲,一半依于自覺之愛敬。此乃一半天一半人。而君臣朋友之倫之成立,則純由人之自覺的選擇。但人不參加政治系統,人即可與他人無確定的君臣之關係。而朋友之倫,則是人在社會中與人接觸時不可免的一倫。一切同事、同業、同志、同道,皆是朋友。中國古所謂朋友一倫中,即包括師生朋友之關係,重在以道義事業相勉。人對家庭之愛,恆不免夾雜私心。君臣關係恆夾雜利害。然真正朋友之關係,則可為一純粹之精神上人格上,超乎一切私心與利害之關係。師生之在朋友一倫中,更使朋友一倫,即為學術文化之傳承延續之所依據之一倫。中國古人對于朋友之道,重在彼此互信。朋友之間相規以善,故彼此可和而不同。朋友之道,重在互尊其所以異。故朋友之切磋,即所以培植人之寬容異己之精神。朋友之範圍,愈大愈好。一鄉之善人,友一鄉之善士,天下之善人,友天下之善士。朋友師生之倫之擴大,人可尚友千載,神交古人。不僅聖人為百世之師,而人類歷史文化之世界中,一切我所欣賞、讚美、佩服、崇敬愛戴之人物,皆可在我們發思古之幽情時,成我們之師友。唯我們之師友之範圍,可以橫面擴至天下之善士,縱面擴至古今之賢哲;然後吾人之精神乃能日趨于博大與敦厚;然後民族之各地之學術文化,乃更能交流而互貫,以趨于充實,而過去之學術文化,能不斷獲得新生命之滲入,而日新其光輝。


甲、內容要點

       1、五倫

             倫,即倫常關係,亦即是社會之中人與人的關係。

             五倫,包括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及朋友五種關係。

             ~父子、兄弟、夫婦是家庭內的關係

             ~君臣是政治關係

             ~朋友是社會關係

               古代中國的五倫即概括了社會上一切人與人的關係。

       2、五倫之作用

             ~通過五倫去維繫社會秩序,令人與人之間能和諧共處。其法是在每一倫

               之中都以一種德目去規範彼處的倫常的關係。

               a.父子----父慈子孝

               b.兄弟----兄友弟恭

               c.君臣----君仁臣忠

               d.夫婦----敬愛關懷

               e.朋友----誠信不欺

             五倫之本:五倫只是一人倫秩序,其根源是人的道德心,亦即人的善性

                                 仁心。

     3、五倫在古代中國社會的意義

           a.父子、兄弟之倫:是家庭內的倫常,是一種基於血緣關係的倫常秩序。

              ~中國古代以農為本,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社會以家庭為本位,故社會

                秩序亦由家庭開始,所以古代中國禮治社會以家庭的父子、兄弟之倫開

                始,家庭成為禮治社會的核心。

             ~其次,人與人的關係亦由血緣關係開始。人一出生第一次接觸的人即家

               庭內的親人---父母兄弟。

             ~父子、兄弟二種倫常則以孝悌為德目,即是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

               樣,家庭內的人際關係就可以和諧有序。(長幼有序、不會悖亂)

             ~孝悌觀念的擴充(由己及人)有縱橫兩個向度的推展:

                甲.縱的推展:

                     由家族以至整個民族,使民族的生命生生不息。孝-----由孝順父母以

                     至父母之父母,再推至祖宗,使人的生命可以上通於百世。

                乙.橫的推展:

                       悌的觀念,由弟之敬兄,以及一切同族之長兄,終至視「四海之內

                      皆兄弟也」以至民胞物與,敬一切人,敬一切的物。(天下一家)

                結論:故說孝悌為仁之本。

            b.夫婦之倫:合二姓之好,由一家族與另一家族的結合。夫婦之倫是家庭

               內的倫常關係之一,但又不同父子兄弟之倫具有血緣關係。通過家族與

               家族的結合,就組成了社會。

               ~夫婦之倫的德目是以「敬愛」為本,夫婦能敬則不會相亂。

            c.君臣之倫:是人與人在政治上的關係,其德目是「忠」。(本文從略)

            d.朋友之倫:源於人的自覺選擇,包括一切同事、同志、同道以至師生,

               皆可視為朋友。              

                ~人在社會中必須與家庭以外的人接觸相處,故有朋友之倫以維繫社會

                  秩序。

               ~朋友之倫的德目是「信」,即彼此不會相欺詐,故不會相亂。那是「超

                 乎私心與利害,彼此互信,相規以道,可培養寬容異己之精神。」

               ~其推擴之範圍:「尚友千載,神交古人」,橫面至天下之善士,縱面至

                 古今之賢哲。

8      相連于中國之和而不同之友道者,是中國學術文化中之自由精神,與崇尚人類之和平之精神。在中國歷史中,大家都知道莫有西方之所謂宗教戰爭。雖然佛教曾經三武之厄,康熙曾一度禁止基督教。然而這都有其他的原因,而非由于中國文化之缺乏宗教的寬容。在中國社會中,一直有各種宗教並行不悖的傳教之風。所以和會三教,五教同源之論特別多。中國學術在春秋戰國時,原是百家爭鳴。只有秦始皇曾焚書坑儒。但漢繼秦興,漢初仍是儒道法與陰陽家之言競起。漢武帝罷黜百家,只是不與百家立官學,仍末嘗禁止民間百家學術之流行。魏晉以後,佛學東來,中國人立刻競相講習。唐代與世界交通更盛,而佛耶回波斯之教齊來。雖然韓愈闢佛,宋明儒亦闢佛而要復興儒學,然韓愈與宋明諸大師,皆常與佛徒往還,並常出入于儒佛道之教中。至于清代之文字獄,則是滿人摧殘漢人民族意識之事,又當別論。儒家之成為中國學術文化之主流,乃由于儒家教義,本來較他家為周備,而非由于儒者借政治力量,以箝制他家學術之自由發展之故。而且儒家本來是相信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悖的。孟子反對他家,只反對其執一而廢百。荀子反對他家,只因他家有所見而又有所蔽。儒家之精神,重會通之道、全盡之道。故要于殊塗見同歸,于百慮見一致,于相異而見其相通相類。中國道家則更重思想之自由,中國之所以莫有宗教戰爭,莫有異端裁判所,中國人之所以最富于寬容博大之精神,而不箝制學術文化之自由發展,亦正由儒家與道家之此種精神所陶養。


甲、內容要點

       說明中國傳統文化存有「學術文化的自由」。

       1. 證據:

           a.先秦時代有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氛 (諸子百家皆可在先秦社會宣揚其學術

              思想主張。)

           b.漢代雖有武帝時董仲舒的「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之舉,但此舉只是就朝

              廷的學官設五經博士、弘揚儒家學術而言,在民間,政府並無鏟除消滅

              其他學派之舉。

           c.宗教信仰自由

              ~佛教自漢代開始來華,被漢人接受、消化,成為一大宗教。

                其他宗教如回教,也為不少中國人所信奉。

        2. 原因:

            a.作為中國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學說,其理論核心有一種兼容並包的特質

               所謂「萬物並育而不相悖」其次儒家學說體大思精、規模周備,不懼怕

               其他思想學術思想學說的挑戰。

            b.道家思想更主張自由,不干預其他學說思想的存在。

       3.學術文化自由的影響及作用:

               令中國文化有多元化的特質,各種思想信仰 (包括本土及外來) 皆可在中

               華大地孕育成長,帶給中國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9       至于中國人之重和平的精神,亦是世界所周知的。中國人素來莫有狹隘的國家思想。當先秦時代各國正爭霸之時,儒家則講平天下、治天下、講太平世、講大同、講王道、反霸道。道家講和天下、均調天下、在宥天下、講帝道、反霸道。墨家講兼愛、講非攻、講兼利天下、一同天下、講天鬼仁愛之道、反霸道。唯一的例外是法家。他要尚爭戰,講霸道。然而秦一六國,漢代秦興以後,中國之政治,即以文治為主,仍求以王道易霸道。中國歷代固均有北方夷狄之患,不能不有拓邊防患之事。然而孔子之教是「夷狄進于中國,則中國之。」南北朝五胡雲攘,亦皆漸同化于中國之文化,而有隨唐之大一統。漢唐之盛,重譯來朝。然納貢大皆只以成禮,中國從末有加以征服剿滅之意。而且在當政府正從事拓邊防患之戰爭時,詩人之稱美和平而反戰之詩,仍到處流行。外來宗教中,回教比較富于戰爭之精神,但亦為主持正義。佛教則崇尚慈悲,並要人不殺生。而佛教大盛于中國,更使中國人愛和平。中國人之太愛和平,使其易受外敵侵入。然而此愛和平之精神,終是一極可貴之文化精神。而且中國人由酷愛和平,因而極能反抗侵略。故四千年來中國人對于一切侵入之外敵,亦無不能加以同化,或終將其打退。能愛和平而念念在天下一家四海清平,又能保衛和平以反侵略,這真是中國文化中之最偉大的愛和平之精神。


甲、內容要點

       說明中國古代文化「重視和平精神」的特質。

       1、和平精神:是指不喜歡用武力戰爭去主動侵略外族,而是主張不同的種族

             文化,要和洽相處,共存共榮。

       2、重視和平精神的證據:

             a.中國先秦時代所盛行的三大顯學皆愛好和平

                 ~儒:講平天下、治天下,講大同、講王道仁政,反霸道。

                 ~道:講和天下,均調天下,講無為不爭,萬物為一,不尚鬥爭。

                 ~墨:講兼愛非攻,兼利天下。

            b.中國歷史上對外族的戰爭,如漢武帝打匈奴,皆是為了防守保衛國家,

               非主動侵略外族。長城的防衛作用亦可作為證明。

            c.中國的宗教思想,佛家思想,崇尚慈悲,戒殺生,尊重生命,更不會引

               發戰爭。

       3、重和平精神之原因

             a.哲學思想(儒道墨)及宗教思想(佛教)皆含有重和平的特質。

             b.從地理經濟上說,中國是一大陸型的經濟體系,人民生活依靠農業生產

                可以自給自足,不必外求。

             c.中國文化內部有多元化的特質,故較能包容外族文化,不會主動與他們

                發生衝突。相反,會不斷同化外族文化,使它們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份。

10       我們以上略講中國之倫理道德與一般之文化精神,我們以下再略說中國之文學藝術與宗教哲學之精神。

11       中國古代文化原是極富于藝術精神的。不過此藝術精神,即融于一般的社會文化生活之中。中國最早之雕刻,即鼎彝及其他日用之器上的鏤刻──中國書畫亦由之變來。中國古代比較少希臘式之獨立的彫像,中國古代亦缺乏希臘式之戲劇。但中國古代之禮儀中之升降揖讓,即同時表現一動作的美,而涵一戲劇意味。中國莫有希臘式之行吟詩人,亦缺史詩。中國最早之詩經,大都是人在日常生活與廟堂中的歌詠。中國古代的音樂跳舞,亦與禮儀分不開。這都是說明中國古人之藝術精神,即融于其一般之社會文化生活中。然而這亦同時使中國之人生情調,在本質上即更富于藝術意味。藝術上之美大皆生于調和與節奏對稱等。中國文化中尚中和,和平之精神,由中國古代之禮樂之教來,所謂禮以教中,樂以教和,亦即可說是由一藝術精神來。中國古代之自然科學,似不如希臘之發達,我們亦可說是由中國人之藝術性的欣賞體玩同情之趣味,掩蓋了理智上的分析綜合之趣味之故。然而中國後世之科學在十六七世紀前,仍超過西方。而中國醫學之卓絕的成就,則正為本于對人之生命之藝術性的同情的直覺的體察。其盡量求不破壞形體之組織,而將病治好,又依于一道德的感情,亦依于不傷害人之形體之完美之藝術的感情。

12       至于從整個中國文化史看中國人在藝術文學上的成就與其中所表現之精神,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之書法是中國之一最卓越的藝術。中國過去之讀書人,亦無不習書法。中國之書法之美是純粹線條之形式美。此種形式美,同時啟示各種精神意境,反映作書者之人格風度。除書法以外,中國之畫──尤其是王維之水墨山水,直至宋元以下之文人畫,亦是表示一種極高之意境,而為世界之所無的。唐代之壁畫,亦與西方之壁畫,表現一不同之風格。至于建築方面,則中國之建築中之飛簷、飛角、亭子、牌坊、迴廊,雖多是受了印度影響,然亦已成中國文化遺產之一部。至于雕刻塑像則除佛像外,好的比較少。就文學看,西方之文學,最早即有史詩,與悲劇喜劇。而中國最早之文學,只是詩歌與散文。劇曲是宋元以後才有。小說除紅樓夢水滸等外,好者似不如西方之多。所以要了解中國之文學,應當多從中國之詩歌散文下手。中國廣義之散文中,可包括經史子之文。中國之史家與哲學家,大均兼是文學家。此與西方之史家只重紀事,哲學家即只重說理,而不重能文者不同。由是而使中國之廣義之散文中,包括中國詩歌以外之一切文章之全體。而使中國之散文內容,極其豐富。

13       中國藝術文學中所表現之主要精神,我們可以姑借禮記經解所謂「溫柔敦厚詩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以說。中國之藝術文學,大體上看,都不重表現緊張、激盪‧過于刺激之情感,亦不重表現強烈鼓動之生命力,或一往向上超越企慕之理想;而比較重在表現一寬舒廣博之氣度,溫厚和平之性情,飄逸洒落之胸襟,含蓄淡遠之意境等。所以中國之書畫,均以神品逸品為最高。宋元文人畫,要在虛白中表靈氣之往來。中國建築中,古代有千門萬戶之闊大的宮殿,而缺西方式之高聳雲霄之教堂。中國祭天之天壇,亦橫臥地上。建築中之飛簷、飛角、亭子、牌坊、迴廊等,亦皆能表示一飄逸疏朗寬舒之意味。中國音樂中之七弦琴與洞簫,亦以淡宕幽和之聲見長。在中國從前文學中,則文貴淵雅,詩貴溫厚,詞貴婉約,即豪放沉雄之詩文,亦要去掉劍拔弩張之概。中國文學中無論言志載道,都要使之足以陶養人之善良的性情。中國過去文學藝術,現在人雖漸不能欣賞,而且有許多都不免太帶山林氣,廟堂氣,亦不全適于今日。然而這終是人類文化中最寶貴的成就之一。而且世界人類如真要陶養其和平之氣,而銷除暴戾之氣,亦終將有一日會大大發現中國之藝術文學之一方面的無上價值的。


  甲、內容要點

         1、文藝:是指通過藝術形式去表達作者心中意象的文化活動。

         2、中國文藝精神的特質:

             ~中國藝術精神 是融會在社會的文化生活中,即生活的藝術化及藝術的生活

               化。

           例:a. 雕刻:中國古代鼎彝是日常用品,但都經藝術加工。不像古希臘,

                                   有獨立於生活之外的雕像。

                   b.生活中升降揖讓的行為舉止(禮儀)表現出動作美(近於舞蹈)及戲劇意味

                      (從中國的戲曲唱做,都可以看出藝術的生活化)

                   c.詩經:大都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歌詠。(特別是國風)

                   d.音樂舞蹈:中國古代在祭祀飲宴時要有歌舞奏樂的儀式,這是生活的

                       藝術化。

                   e.中國的醫學:盡量求不破壞人體的完整的組織而將病治好,這是一種

                      整體的治療,故可說帶有一種藝術的味道,因藝術也是重視整體的和 

                      諧的。

          3、中國藝術的成就

                a.書畫:表現各種精神意境,反映作者的人格風度,乃一種人生境界的

                               表現。

                b.建築雕塑:飛簷、飛角、亭子、牌坊、迴廊,皆有自己的風格。

                c.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以詩歌、散文為主,小說戲曲、要到明清才受到重

                               視,中國散文包含甚廣,包括經史子之文,把文學及實用的文章

                               混合起來。

          4.中國藝術所表現的精神  

             a.著重表現一種寬舒的氣度,溫厚和平之性情,飄逸灑落之胸襟,含蓄淡

                遠之意境,不著重表現緊張激盪過激之感情;亦不重表現強烈鼓動之生命

                力,或一往向上超越企慕之理想如西方藝術。

                    例:~書畫以神品逸品為高,要在虛白中表現靈氣。

                            ~建築:強調千門萬戶之闊大宮殿,不尚西方高聳入雲的氣勢。飛

                                          簷亭子等亦表現一飄逸疏朗寬舒的意態。

                            音樂:琴簫以淡宕幽和之聲見長。

                             文學:文貴淵雅、詩貴溫厚、詞貴婉約,無論言志載道,都是以

                                        陶冶性情為本。

4       至于說到中國的宗教,則人恆以為儒道墨法諸家,都非宗教。中國古代自巫史分流以後,更無在社會佔重要地位之僧侶階級。所以中國似可說無固有宗教的國家。但是嚴格說起來,中國古代民族亦是篤于宗教信仰之民族。殷人信上帝,周人信天與上帝。不過中國古代人以勤勞樸實篤于行踐著稱,故比較缺乏宗教上之神話。周衰而古代宗教精神式微,然周之墨子仍明白教人信天鬼。孔子固然是重知生過於知死,重事人過於事鬼。其施教是教人為仁人,其從政是要天下有道。他不是只以知天事天或證涅槃為目的之耶穌釋迦謨罕默德一類之人物。孔子以後,孟子講知性則知天,存心養性即事天,亦似有以道德實踐代宗教信仰之意。然而從另一方面說,孔孟以前之中國之禮教與孔孟以後之儒家,均可說有一宗教精神。周代之祭天之禮雖限於帝王,然既有祭天之禮,即有一對天之宗教精神。孔孟雖重立仁道人道,並重盡心知性之修養工夫,然而他們亦末明白否定天或上帝之存在。而孔孟之立身行己與從政施教之事中,亦有一宗教精神。所以我們亦末嘗不可說儒家是一宗教或包含一宗教。我們可說儒家之教,是一信天人合德之人道教人格教或人文教。這一種宗教之儀式即表現於各種祭祀之禮中。荀子說禮之三本。一是天地,一是親,一是君師。而祭祀之禮中,即包含祭天地,祭祖宗,祭聖賢三者。今民間之神位中,有天地君親師,是即仍包括祭天地祭祖宗與祭聖賢之宗教道德意識。中國古人之視天地,即一宇宙生命或一宇宙精神。天地之涵義可通於神或上帝。然除天地外,祖宗與聖賢,皆屬於人倫世界人格世界。周禮以祖考配天。後人祭孔子,亦以孔子為德配天地。在民間之祭天地祖宗聖賢之宗教道德意識中,亦包含人德齊天,人可與天俱尊之思想。此種思想乃一重視人倫人格之精神之極致。此外道家不信天帝而信生天生地之道,同時又以人得道即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與造物者同游,亦是一尊重得道之「人」之思想。由儒道之思想之重人德齊天,人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等,故中國以後之道教,即要人實際的修煉成「與天地比壽,與日月齊光」之神仙。而佛教之所以得盛行於中國,亦即由於佛教反對婆羅門教之以梵天在人之上之思想。佛教主張人成佛即有無量功德,梵天之德亦不過如此。故要人崇敬佛,而不崇敬梵天。崇敬佛,亦即是一崇敬一種人格。故崇敬彿之宗教精神,亦即一尊重最高人格之精神。佛學到了中國,而有倡即心即佛之禪宗,更表示一尊重人心之意。故我們說中國之天人合德而重人之思想,即佛教之所以能盛行於中國之理由所在。而且從一方面說基督教之最高義,亦要講到神人合一。神人合一,與天人合德,亦可相通。此亦即基督教能融攝於中國文化之理由所在。不過在佛教中莫有上帝或天,而基督教亦不重祭祖宗與聖賢,且認為人不能對祖宗與聖賢與對天主,有同樣之宗教信仰。然而事親如事天,敬祖如敬天,敬聖賢如敬天,卻已是中國儒家之宗教精神之最廣大處。


甲、內容要點

       中國之宗教精神 (具有人文色彩)

       1. 中國欠缺像西方那樣的宗教 (例如基教教 ),但不能說中國文化沒有宗教意

           識。中國文化精神中,不論是儒家思想或道家思想,皆有宗教意識。

           ~ 中國的宗教精神特別重視理想人格之嚮往,事親如事天,敬祖如敬天,敬

               聖賢如敬天。

       2. 儒家思想內的宗教意識

           a. 孔子重知生甚於知死,重視人甚於事鬼,其施教是教人為仁人,其從政是

               要天下有道,不是以知天、事天為目的。

           b. 孟子講知性知天,要存心養性,便可事天,似有以道德實踐代宗教信仰

               之意。

            但中國古代仍有宗教意識:

               ~周代有祭天之禮

               ~孔孟皆未明言否定有天或上帝之存在

               ~儒家信天人合德,即一宗教意識

               ~儒家重禮祭,即有宗教儀式的意味

               ~荀子認為禮之本有三:天地、先祖、君師皆為祭祀的對象,今日中國人

                 習俗對天地君親的祭祀便包含此一宗教意識。

               ~ 中國人視天地為一宇宙精神,宇宙生命,故天地的含意可通於神或上帝

                  因此中國文化有「神」或「上帝」的觀念。

               ~ 除天地外,中國古代亦有一祖宗與聖賢的觀念,這是一種人德齊天的宗

                  教思想,即在宗教意識中包含一人文色彩的觀念。

       3. 道家思想中的宗教意識

              a. 道家不信天帝,而信生天生地之「道」,認為人得道,可以天地相往來

                  ,所謂「與造物者游」。後世道教要修成「與天地比壽,與日月齊光」

                  之神仙,可見道家的宗教意識亦包含有人文色彩。

       4. 佛教之宗教思想       

              ~佛教來華後有「心即佛」之禪宗,表示對人心之重視之意。因此易被中

                國人接受。 

5       至於說到中國之哲學,則中國之哲學不像西方哲學之重視邏輯知識論自然哲學之討論。中國之哲學主要內容即中國先哲對於人生意義,人倫道德,人格修養,人文化成之智慧。而對於天道或宇宙最高原理之認識,亦與此一切關於人之智慧不可分。其表達此智慧,言簡而義微,恆多用譬喻,而少用繁複之論證。後人常須作親切的意會體證與實踐之工夫,乃能真得意於言外。這些智慧,我們如持與西洋印度之哲學智慧相比,我們可以發現其特別以平實而親切,易知易行見長。而且其高明與深遠,亦即融於其平實親切之中。先秦諸子,魏晉名理,隋唐佛學,與宋明理學,固皆是中國哲學思想之精華所在。而經書與史集中亦同樣包含中國哲學之智慧。中國之哲學與其他學術思想,如科學思想政治思想等,恆難截然分開。同時其哲學之精神,亦即表現於整個文化精神之中,我們如能對於上文所論之中國文化之重人禽之辨立人道之精神,倫理道德之精神,學術文化之自由精神,世界和平之自由精神,與文藝宗教之精神,有一大體之了解;則對於中國哲學之精神,亦可有一大體之了解。故今亦可暫不另詳

                                                                 全文完

甲、內容要點

       中國哲學的特質

           1. 著重對於人生意義、人倫道德、人格修養、人文化成之智慧。

           2. 不像西方哲學之重視邏輯、知識論、自然哲學之討論。

           3. 表達的方式

               多用具體的比喻,言簡而義微,少用繁複之論證。後人要作親切的體會、

               意會、實踐工夫,方可得其真義。

           4. 中國哲學學理平實而親切,易知易行,其精神常表現於整個文化精神之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青年談中國文化』分組討論


6A班第一組

組長︰志偉

組員︰煜文,陽,卓傑,贊堯


1.何謂文化?


文化是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物質是包括人類生活的衣,食,住,行; 精神是包括人類創造出來的「技術」, 「制度」, 「宗教」和「價值觀」等.例如,一族群在一土地生活.為了生活,他們需要食物,衣服,房屋,交通公具.這些物質便是文化的一種.族另外, 為了得到這些必需品,我們要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去得到, 例如打獵,種植,這些技術都是文化的一種.再者, 群族生活是需要制度來維持,以規範人類行為,這些制度是文化的一種.而且,維繫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價值觀, 例如中國的道德觀,這些價值觀都會是文化的一種.最後,一個民族往往祟尚一些宗教,作為精神的寄託,如中國的彿教和道教,這些宗教是文化的一種.總括而言, 文化的涵括性很廣,主要表現在人類的生活中.


何謂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以人為本的精神,重視人的價值和地位. 例如,在天,地,人三種中,人排在中間,顯示人的價值和地位在宇宙是十分重要的, 人的價值和地位可以凌駕於自然世界的一切動植物之上.另外,除了重視人的價值和地位外,還重視人為了生活所製造出來的物質,制度.


為何說古代中國文化重人文精神?


中國文化的儒家學說, 道德觀都強調以人為本, 例如講求人本身的道德修養, 並將其推己及人.


另外,在人禽之別的見解中,中國先哲,如孟子,認為人禽之別在於人有仁,義,禮,智,而禽獸則沒有,並指出這四善端有助維繫社會的發展.可見古代的哲學家都認同人的價值和地位是重要的,從此可見中國文化重人文精神.


2.何謂「人禽之辨」?


「人禽之辨」是指人和禽獸同之處,以及是用以驅分人和禽獸的方法.


對於「人禽之辨」有兩種看法,分別是西方哲學家的看法及中國哲學家的看法.


首先, 西方哲學家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而禽獸就不是理性的動物. 例如,人會懂得分辨是非,人不會隨便在街上大小便,但禽獸不懂分辨是非,因此會做出這些行為.

其次,人是最像神的動物,而而禽獸就不是.人能像神一樣愛世人, 幫助和憐閔之心,而禽獸就不會,只會自相殘殺.


再者,人是能造工具的動物,人能製造矛箭去打獵, 獵殺動物,但禽獸則不能.


最後, 西哲認為人是有語言文字或是能以符號表意的動物,但禽獸則不能.雖然人及禽獸都能透過其他語言與同類溝通,但人能透過語言和文字去溝通, 但禽獸則不能.


另一方面,中國先哲對「人禽之辨」的見解如下:

首先,人是有情感的動物, 但禽獸則沒有. 例如,人看見到狗被殺會有憐閔之心,但獅子不會有, 見到狗被殺,只會去食被殺的狗.


其次,人是有仁,義,禮,智四善端, 但禽獸則沒有,這是人和禽獸最大的分別.



為何中國文化重「人禽之辨」?


首先,在維繫社會方面,中國文化透過把人類和禽獸的分開,隔絕人類的獸性,例如性,自私,殘暴.這些獸性若果由人類任意渲發出來,會對社會構成嚴重的威脅,產生不安.但若把獸性隔絕,便能鞏固社會秩序,因此中國文化重「人禽之辨」.


其次,由於中國文化重人文精神,重視人的價值和地位,指出人有四善端.因此中國文化重「人禽之辨,這可把人類的尊嚴提高,這符合中國文化重人文精神的特性.


補充資料


中國文化太過重「人禽之辨」的影響:


這會使中國人對自己人類的理解不足.例如,中國文化重視「人禽之辨」,會

反對性,但性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這使中國長期以來都歧見女性,如浸豬龍.然而,西方對性持開放態度,如彿洛醫德以性去解釋人類的行為,如精神病,使人類對自己的理解加深.


其次, 中國文化過重「人禽之辨」,排斥人的自私.但從現代社會來看,自私是資本主義的核心,中國文化過重「人禽之辨」,這使中國長久以來的經濟都落後.相反,西方經濟學家阿當史密斯,以為自私核心,創立「原富論」,使西方經濟發達.


3.本文論「人禽之辨」與殷海光在《人生的意義》一文中所論人生層級論有何相同之處?


《人生的意義》中所論人生的層級與「人禽之辨」的標準是一致的.

首先,物理層和生物邏輯層並沒有分開人類和禽獸不同之處.兩者都被生物邏輯和物理定律所規限.這人生的最基本二層有「人禽之辨」.


其次,生物文化層配合西哲對「人禽之辨」之理解.西哲指出人是能製造工具的動物,但禽獸不能,未達到該層,從而分辨「人禽之辨」.


最後,價值層配合中國哲學家對「人禽之辨」的理解,中哲指出人有仁,義,禮,智 四善端,而禽獸則沒有.這四善端是價值層的善,只有人類才達到這層,禽獸則不能,從而驅分人和禽獸的分別.


4.何謂「仁,義,禮,智」?


「仁」是惻隱之心,如一小孩就快要掉進井內,一個有「仁」心的人見到,會不忍見到小孩死亡,會有憐閔之心,會上前救他.人人都有「仁」,便會推恩,愛一切事物.


「義」是羞惡之心.例如,一人有一平正直的心,會為不合理的事抱打不平.若人人都有義,便能維持社會秩序.


「禮」是辭讓之心,例如尊重他人,互相禮讓,謙遜待人,每人都有禮,群體中的人便能和睦相處.


「智」是是之心,能分辨對與錯,不做不合理的事,若每人都有「智」,使能遵守法律的審判,促進社會安定.


總括而言,這四善端是人行為的標準,若人人都能做到,便可維持社會的安定.


這四善端與「人禽之辨」有何關係?


這四善端是「人禽之辨」的標準,只有人有這四善端,而禽獸則沒有.


5.「仁,義,禮,智」在中國文化中有何作用?


其作用在於以四善端建立道德秩序以代替法律,藉以維繫社會的穩定.

例如:


仁,主張別人要愛一切,不傷害其他人,在兼愛的情況下社會才會和諧.


義,主張人要兼讓,要為不合理的事抱打不平,為正義而戰.


禮,主張人要兼讓,尊敬他人,達致和諧共處.


智,主張人要分辨對與錯,遵守法律.


總括而言,這四善端是中國的價值觀,鞏固了制度,維繫社會的穩定.


四善端對中國文化有什麼影響?


好處:


一. 促進禮制的出現,例如三綱五常

二. 促進文藝發展,如詩歌,文藝作品內主張仁,義,禮,智(齊桓晉文之事章主張王道)

三. 鞏固制度的發展


壞處:


一. 忽略對自己的了解,太強調「人禽之辨」,排斥人的獸性

二. 忽略科技發展,過重視四善端



思考問題:


我們知道「仁,義,禮,智」有其壞處,這樣,我們應否繼續去維持四善端?


應該.因四善端是人行為的標準,是人的價值觀,規範人的行為,鞏固法律制度,我們可以在利弊之間取得平衡,如主張四善端的同時,又不排斥人的獸性,增加對自己的了解,同時發展科技,從而達到雙贏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組

組長︰鈺豐

組員︰敏儀、燕鈴、欣彤、女完 娜



本組所討論的課文範圍包括第五、第六及第七段。


第五段:首先指出人禽之別,就是人們會自動自覺地遵守道德,而建立一個道德社會。而當中在中國社會內,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家庭倫理。這是因為倫理道德是建基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為人最親者莫過於父母。故此倫理道德,在儒家思想中,以孝悌為重要。

在孝行中,人們應先孝順自己的父母,再將其擴充推廣,使孝悌的觀念在整個民族,及世界推廣。這樣四海之內,人們的關係自然融洽,民族便能健康地發展,最後達到天下一家的意識。

故此,可以說孝悌是仁之本,也是仁最基礎的部份。孝悌人人也能做到,然而仁的境界比孝悌高很多,不是人人也能做到。


第六段:解釋夫婦之間應有的關係。夫婦之倫不只是關於男女之間的情愛,也是全兩姓「夫家」與」娘家」之好,令人們的關係更加緊密。因為妻子嫁入夫家之後,便成為夫家的人,兩家融為一體,所以可以說夫婦的關係成為了社會融洽的橋樑。

另外,夫妻之間應該是互相敬愛的,其中「敬」是指夫妻之間要互相尊重,而且夫婦之間的愛貴乎真誠高潔的,不應沾上放蕩之感。


第七段:指出五倫之中,以朋友最為重要,因為朋友是人在社會立足可缺少的部份,而且朋友完全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不受外來因素影響。

反之父子兄弟關係是上天賜予的,不能選擇;夫婦的配搭有一點是天意造成的,所以兩者皆有外來因素影響。

而在本段中,作者為五倫下了定義:

朋友是包括同事,同業、同志、同道、師生。

朋友之間關係是會互相勉勵和指點對方,朋友是貴乎真心的,不應夾集利害和私心。

段中又指出朋友的網絡愈大愈好,而且我們更應向不同的人學習,不論他們在世與否,只要是我們欣賞、讚美、佩服、崇敬的人物,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師。

如果人人皆以學習他人為美德,互相交流知識,民族便會進步了。



1. 為何中國的倫理道德以家庭為中心?


中國的道德是基於儒家上的四端—仁、義、禮、智,所訂立對人的行為的規範,分為自律和他律,是為儒家中人格最高的標準;而倫理則是道德的分派,在道德之下解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而維持社會的運作。


中國的倫理道德以家庭為中心,首先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道德倫理,的傳播應該是由關係最親近的人開始,即由親及疏地發展。若從家庭的結構來分析,家人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是與生俱來的,由於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因此家庭中各人關係密切|乎合了由親及疏的傳播途徑。正如在「齊桓晉文之事章」中,孟子曾說:「刑於妻子,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天下可運於掌上。」管治天下也要以家庭為始,因此中國的倫理道德應以家庭為中心。


此外,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而言,家庭是建立社會及國家的基本原素。由於中國傳統以農立國,而農業的經濟生產模式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因此,家庭對中國傳統社會而言,是許多思想的發源地。在農業社會特色的影響下,中國的倫理道德也會以家庭為基礎和中心。


再者,家庭概括了五倫中的三倫,就是父子、夫婦和兄弟。因此,可見家庭在五倫中所佔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故倫理道德的傳播必須以家庭為中心。


相反而言,君臣、朋友則不可以作為道倫道理的中心,因為君臣與朋友是沒有血緣關係的,關係難以延續,若以此為中心,則缺乏穩固的根基,社會便不得以順利運作,甚至很容易遭受破壞而崩潰。



2. 何謂「五倫」?「五倫」是以甚麼為根基的?


五倫是指五種不同的倫理關係,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現分論如下:


首先為君臣,其德目為忠愛。君臣中的君指統治者、統治階層;而臣則指百姓、人民、被統治的階層。臣實為一政治關係,強調為政者需愛護人民,而人民則需忠於統治者,為其效力。


其次為父子,其德目為父慈子孝。除父子外,爺孫、姑姪等有輩份之分的關係都納入此倫。父子之倫為一家庭關係,父親應對子女慈愛,照顧愛護,而子女亦應孝順敬愛父母。


再者,為夫婦之倫,其德目為敬愛。此為一家庭關係,夫婦間應相敬如賓,和睦相處,達至和諧共容。


此外,為兄弟之倫,此為一家庭關係。平輩的親戚關係,如姐妹、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等,亦納入此倫。其德目為兄友弟恭,兄弟間應互相恭敬、友愛地相處,,那麼兄弟間便會產生一種如手足般的友情。


最後一倫為朋友,其德目為誠信。所有除上述四倫之外的關係均納入此倫,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等。此倫強調彼此的忠信和誠實。


五倫之所以能確立及維持,其實是根基儒家學說的最核心—道德。道德就家學說而言,有自律及他律之分,而儒家著重的是自律,道德是發自人內心的善性,是指人們發自內心的善端,規範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合乎禮的規範。根據孔孟所言,人與生俱來便有四個善端,分別為仁、義、禮、智四種。而四種善端可發展成四種心:義之端可發展為羞惡之心;仁之端可發展為測隱之心;禮之端可發展為辭讓之心,智之端可發展為是非之心。通過這四種心,我們便可把道德實踐在日常生活及行為上,假如人有四種善端,人的行為便可合乎禮的規範。人們會將道德實踐在行為上,人們便可做五倫的德目,做到君臣之倫的忠心、父慈子孝、夫婦之間相敬如賓、兄友弟恭、朋友忠信,因此五倫的根基是道德。



3. 中國古代的五倫對社會有何作用?


從整體而言,五倫有維持社會秩序的作用。從透過實踐這些東西,來形成一個大同社會。現在就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其作用:


首先,在政治方面,假若君臣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整個社會也會趨於和諧。君主愛護人民,臣子又忠於君主,那麼君臣便能相互合作。政策推行順利,有惠於人民,更不會出現篡弒的情況。因此,爭權、爭位、爭產的情況就不會出現,社會便會更和諧。


其次,在經濟方面,如果「五倫」推行成功,政府就不用投放大量資源在維持治安的方面,全力發展經濟。另外,由於整個社會和諧,並無內戰,人民就會專注於工作,經濟便得以發展。而且一國之君講求信用,能與別國建立貿易關係,對外貿易也開始繁榮。


再者,在社會方面,由於「五倫」推行成功,社會和諧,便不需要警察維持秩序,其它行業就得以發展。而且,假若夫妻能夠和睦,兄友弟恭,父慈子孝,這樣就成了別人的模範,起了教化的作用。假若能夠推廣開去,那麼天下便能大治。


最後,在文化方面,「五倫」儒家思想重要的一環。而儒家思想推行成功,並向外發展,那麼既可以同化異族,本土的文化又可以與異族文化相互交流,藉此改進本土的文化,使之更趨完善。這樣也會有較多的機會與異族作學術交流,社會的氣氛也會充滿生氣。


總括而言,「五倫」為社會帶來了積極的作用,使社會秩序井然。



4. 五倫對現代的社會仍然有用嗎?為什麼?


在大體來說,我們認為五倫對現代社會是有用,因為五倫是建基於儒家思想的,而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義禮智,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道德。而道德是發自人們的善性的,所以人人皆有,在社會上,如果人們都以道德為做人宗旨,社會就會更和諧。根據以上儒家治國的好處,而五倫正是儒家內一個不可劃分的觀念,所以五倫對社會的發展是一定有好處,有作用的。以下將會詳細談論五倫對社會的影響。


首先五倫可以幫助維持社會秩序。根據五倫的觀念,是把社會的階級分為五個不同部分,分別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在五倫內清楚地界定了社會上各人之間的關係,因此產生了謙卑,愛護,禮讓之情。例如,我們會孝順父母,愛護弟妹,朋友之間講求信任。那麼社會上很多不必要的紛爭也可以減低,社會上人人安守本份,社會就會變得和諧。但可惜的是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於五倫觀念開始生疏,故釀成了不少社會問題。打個比方在現代社會我們會發覺有很多家庭倫理的悲劇發生,兒女離家出走,夫妻離婚等。這是因為人們對於五倫的關係和應有角色開始生疏,再加上當時人的理智被憤怒所掩蓋而致的。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加深人們對五倫的認識和重視而解決這些非理智的行為。


另外,利用五倫更可以加速社會的發展。例如前特首董建若先生利用儒家思想治港,他的原意是正確的,可以利社會更和諧的,但因為他的能力不夠,所以才會利他的管治成效不大。另外,在五倫的影響下,社會上公司和公司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他們的合作是建基於信,才會緊密的合作,社會的發展才會快速的發展。從以上我們可以見五倫對現代社會也是十分有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組

組長:海晶

組員:苑文,銘娸,曉圖,可兒


段落大意:

本課的第八段主要講述中國學術文化中是有自由精神,亦有宗教的寬容 (主要為儒、道,佛三教) 。作者分別舉了多個例子說明上述他所提出的觀點,如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在漢朝,漢武帝雖「罷黜百家」,但未嘗禁止民間百家學術之流行;自魏晉、唐以後,交通漸發達,而佛、道等教亦於中國相繼興盛起來了。另外,作者又提出中國學術文化中之所以有自由精神的原因,是因為中國望要受到「儒」,「道」兩家的精神陶養。「儒」家之精神,重會通之道、全盡之道。即其認為天下的道理和學說雖然宗旨各異,但畢竟都會有其共通之處,可補各不足之處,以達到立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而「道」定則重視思想自由。故「儒」「道」兩家的精神陶養導致中國學術文化中有自由精神。


1.何謂學術自由? 對文化的發展有何重要性?

學術自由即是指一種學說、思想或者理念可以不受任何有形或無形的事物,例如政治力量所影響,可以自由地在社會中傳播及發展。

學術自由對文化的發展是有著極大的重要性。因為學術自由能夠發展出多元化的文化。一個社會有學術自由,對任何的思想主義會有著極大的包容性。不同思想的出現,社會也能夠容納得到,它們也能共存於同一個社會中。

多元化的文化發展能驅使社會進步,使人民生活得更好。因為每個思想學說都是解釋人民的生活,提供一些能美化人類生活的方法,使人類生活更有效率。一些政治理思想如:馬克思主義,它便是提出大眾的財產國有化。目的是希望透過財產國有化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及拉近貪富懸殊,使人民生活得更好。各種的思想學說都有其可取之處,社會若能夠集各學說的之大成,

社會便會發展得更好。相反社會裡缺乏學術自由,社會的文化變得一元化,思想便會僵化,無法使人民生活得更好。因此學術自由對文化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2. 有甚麼證據證明中國古代文化有學術自由的精神?


首先,我們認為中國古代文化於一定程度上具有學術自由的精神,而判斷有否學術自由的精神之採取標準為當時政府有否消極地禁止或破壞文化上的發展;就中國歷史,由先秦至清朝說明之。


先秦時,例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詩經》、《楚辭》及歷史、說理散文都發展蓬勃。而主要針對後者而言,可見中國古代文化有學術自由的精神。自封建的周朝的逐漸崩壞,禮樂制度的崩潰,教育普及,文化摒棄政府而迅速發展;加上當時諸侯互相兼併,彼此攻伐以求一嘗霸業之心,積極求賢之策,遂致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局面,開展了文化發展鼎盛的一代;如歷史散文一類的《春秋》、《左傳》、《戰國策》等都盡情地記載了各國發生之國際大事;說理散文一類的《論語》、《墨子》、《孟子》、《莊子》、《韓非子》、《荀子》,學說各異而共存,都能夠得以自由發展,毫無節制。由此可見先秦時期的中國,皆有文化學術自由的精神。


緊接的漢朝,雖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當時文化仍有學術自由的精神。武帝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於是採取儒術;然而,史家亦指出武帝實質上是「儒表法裡」,表面崇儒,暗裡亦尚法;同樣,百家思想學說在「獨尊儒術」的氣候下亦未遭受全面,徹底的罷黜,文化發展根本未受摧殘,不同學派主張都能於漢朝生存;由此都可見漢朝時的中國有文化學術自由的精神。


隨後的魏晉時期之清談風氣,都顯示中國古代文化有學術自由的精神。當時文人多崇尚清談,如王弼、何晏主張「儒道相同」一派;嵇康、阮藉等「竹林七賢」主張「儒道相異」一派;向秀、郭象主張「儒道合」一派等,都並存而生,不被政府所干預,加上國內漸趨興盛的佛教,玄學更盛,而文化亦有更新發展。隨著佛教的傳入及普遍,帶予士人認識事物及思考的新方法,擴闊中國學術研究領域,使魏晉文學、繪畫、雕刻、書法等均滲入遊仙、奔放的色彩,形成一代文風;雖然魏晉時期士人多尚清談而荒功業,但卻開創了文化上的另一境界,而政府又未給予干預或禁止,故從此時期之歷史都可見中國古代文化有學術自由的精神。


而唐朝、宋朝文學上亦有舉世的成就,唐詩宋詞,家傳戶曉,無不聞知。而創作的自由度亦甚高,政府多不作干涉;初唐時,唐太宗愛好文章,由上至下,文教大盛;盛唐、中唐及至晚唐,各家各派,不同風格之作家皆能並存而政府並無任何干預,如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杜如晦等著名詩人;文學發展空前豐盛;而宋朝採重文輕武政策,士人地位斐然而甚得尊重,也未受政府所阻礙,詞辭發展發達,蘇東坡、李清照、姜白石等詞人皆鑄有成就。表現了文化有學術自由的精神。


從以上朝代,都可見中國古代文化具有學術自由的精神,然而從以下幾代歷史,也可見中國古代文化不存在學術自由的精神。


上至秦朝。秦始皇獨霸天下而專制,人所共知,而他於文學上的干預,也是創中國先河。秦始皇兼併六國,一統江山,遂進行一連串政策,以求穩定國家;他頒布「禁書令」,規定除秦國史書、博士藏書,醫藥、卜筮、種植等書籍外,一律焚毀;凡談論《詩》、《書》的處死;又禁止私學等等,以箝制文學、思想,實對文化打擊甚深,也破壞了文學上的發展。另方面,秦王亦下令坑殺方士儒生共四百六十多人,但實際上因坑殺而死的儒生為數不多,以方士為主,即秦王非針對儒生、儒術而採取行動,故坑殺儒生非破壞文化發展之舉;但秦始皇焚書卻表現了明顯破壞文學、文化之心,因此可見秦朝時的中國文化並無學術自由的精神。


而處於元朝,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政府,文化上也無學術自由的精神。元朝時,嚴分階級,漢人被劃為社會上的低下階層,受盡歧視;例如科舉考試中,漢人要應考較難、較嚴格的左榜;除此之外,元朝政府亦輕視文人儒生,社會上更流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娼、九儒、十丐」的戲言,可見中國文化不被著重,甚至被歧視的情況,文學上的發展癱瘓,文人皆不能以文辭自由創作、盡情抒發;文化發展遭到元朝政府的阻礙,故可見當時的中國文化並無學術自由的精神。


而明朝時,文字獄興盛,在皇帝明太祖的箝制下,文化也無學術自由的精神。太祖生性多疑,往往因為臣下奏章中一字之疑而斷章取義為謀逆或不敬,濫加殺戮,打擊文學、文化;如曾有一官員,奏章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字句,曾當和尚的明太祖認為「生」與「僧」同音,「光」象徵僧人的「光頭」,是諷刺他,而殺害該官員。由此可見,在文字獄的大興、猜疑的明太祖下,文學創作自由度甚低,即於此時,文化無學術自由的精神。


最後,於清朝時,文化亦無學術自由的精神。清兵入關,建立歷史上第二個外族統治政權,為了摧辱漢人及其民族氣節,大興文字獄,凡漢人在詩文中有涉嫌譏諷或不滿清朝以及懷念明朝的,即進殺戮,如莊廷鑨的《明史》獄、戴名世的《南山集》獄、胡中藻的「詩獄」等,都可見當時文人皆不能自由創作,文學、文化發展皆受清朝所控制、摧殘;因此,中國於清朝時,文化無學術自由的精神。


總括而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都表現了具學術自由的精神及沒學術自由的精神的朝代,因此中國古代於一定程度上具有學術自由的精神。



3. 為甚麼中國文化有學術自由的精神?

首先,中國是一民族多元化的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民族越多,即越多文化的特色。早在唐朝的時候,已有多個民族在中國境內,而當時的君主李氏家族實本為居於邊境山西太原的,可見在當時的中國境內已容納了不同文化的民族。因此,中國的政治家必須注意在訂定國策時,絕不能夠漠視其他境內的民族文化,要容納多種學術文化的存在,有學術自由的精神,這樣才不會使國家的多個民族出現紛爭,從而影響國力。

其次,中國的主流思想—儒、道思想均具有包容性,並不會排斥其他的學術思想。因此在儒道在中國流行的時候,中國文化同時也具有學術自由的精神。例如: 中國在漢朝時,佛家思想從印度傳入,但儒家派分子是沒有排斥的。另外,中國的大詞人,蘇軾,是督信儒家思想的,但他平日又經常與僧侶來往。由此可見,在儒道的包容性底下,中國文化的學術自由精神也會存在。

再者,就中國政治的角度而言,在學術思想上的政策只有鼓勵及推崇,卻沒有明顯刻意的監管規定或禁斥的。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均以儒家思想為治國的基礎,但社會上,百姓卻有信奉其他學術思想的。因此,在國家、君主沒有強烈排斥的情形下,中國的基層社會文化,仍然是學術自由的。



4. 政治及學術自由是有抵觸的嗎?

事實上,政治及學術自由是會互相抵觸的。因為若果學術過於自由,例如批評政府、對政府一些負面的報道,皆會使國內的人心不穩,人民向心力減低了,對政權的鞏固也會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因此很多時一個國家的政府都會對國內的學術作出一定的干預。以現時的中國為例,電視廣播、報章雜誌的報導只可以表面的、不加評論或是要親政府的,只有這樣這些傳媒才能夠在國內生存。

然而,政府對學術進行干預,無論對政府本身而言,甚至是整個國家來說都有一定的壞處。

在對政府本身而言,干預學術自由會使政治的發展變得狹隘。長遠來說,當政府面對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時,政府便難以得到各種的政治學說來作出補救。亦因如此,政府可能會變得日益腐敗,所要面對的危機也會越來越多,最後政權會變得不穩,更不用說怎去維持了。

而對於整個國家而言,社會裡缺乏學說的存在,學術一元化的話,社會便會變得落後、僵化,無法使人民生活得更好。而且,在中國這多民族的國家,若學術受到政治的干預,使文化難以在各族傳播,就這樣進一步妨礙了社會的進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別:第四組

組員:永成 雪芳 潔瑩 焯瑩 嘉朗


課文:《與青年談中國文化》

討論範圍:第9段 ─和平精神


內容大意:

作者於此段論証中國文化重視及愛好和平精神,藉此說明中國人極能反抗侵略,對於一切外敵不是同化便是打退,其論據如下。

學術思想方面:儒家提倡平天下、治天下、太平世、大同、王道等,都是希望統治者以仁義治國,不應用武力統治人民及外族。

道家講和天下、在宥天下;墨家講兼愛、非攻等,這些都如儒家抱有和平精神。

雖然法家要尚戰爭,講霸道。可是,繼秦朝滅亡後,中國政治即以文治為主。

→中國各派思想雖有不同的看法,但唯獨他們都主張和平;而法家等不主張和平

的學術則不被統治層所重用,可見中國愛好和平。

歷史方面: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入主中原,後來亦受中國和平精神影響,才有隋唐的大一統。

唐太宗對外族恩威並施,主張用王道令外族歸附,因而得到「天可汗」的稱號,令中國免受外患之苦。

有些君主從事拓邊防患之戰爭時,詩人的和平之詩仍十分流行,如:杜甫《兵車行》。

→由此可見,中國歷代無論君主或平民都愛好和平。

宗教方面:外來宗教中,回教比較富於戰爭精神,但亦為主持正義;佛教則主張慈悲不殺生。

→於中國大盛的宗教都有著濃厚的和平精神,可見各人都愛好和平。


1. 何以見得中國文化含有和平精神?

「和平精神」是指不好勇鬥狠、不崇尚爭戰、遇事以妥協手法解決並主張與所有人和物和衷共濟的一種精神。

中國文化含有和平精神,可從以下數方面見之:


一、學術方面:

儒家講平天下、治天下、講太平世、講大同、講王道、反霸道。

道家主張萬物為一,講和天下、均調天下、在宥天下、講帝道、反霸道。

墨家講兼愛、講非攻、講兼利天下、一同天下、講天鬼仁愛之道、反霸道。

法家雖然尚爭戰、講霸道,但它強調以法治國,主張「治亂世、用重典」,亦無非是希望能鞏固一國之秩序,其最終目的仍是維持和平。


二、宗教方面:

佛教大盛於中國,其慈悲為懷、反對殺生的教義,促使中國人培育出根深柢固的愛和平觀念。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結合了古代巫術、卜筮與民間崇拜,教義從道家學說演變而來,主張「與天地為一,與萬化並生」,追求澹泊自然的境界,這種觀念正正符合和平精神。

回教雖然比較富於戰爭之精神,但亦為主持正義。


三、歷史方面:

中國歷代雖時有戰事,但絕大多數是防禦性質,皆因中國歷代均有北方夷狄之患,不能不有拓邊防患之事。

然而孔子之教是「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南北朝五胡雲攘,亦皆漸同化於中國之文化,而有隋唐之大一統。唐太宗對外族採取恩威並施的策略,旨在同化外族而從未有加以征服剿滅之意,四方夷狄遂尊太宗為「天可汗」。

中國歷代對外族大都採取同化招撫的政策,如︰漢代對匈奴的和親政策、唐太宗對外族的恩威並施、清代的高壓與懷柔並用等。

即使在統治者從事拓邊防患之戰爭時,詩人之稱美和平而反戰之詩,仍到處流行,杜甫的《兵車行》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從以上三方面可見,中國文化之富於和平精神是不容置疑的。


2.一個民族要講求和平,需要具備甚麼條件?


我組認為一個民族要講求和平,需要具備以下六個條件:


-(1).國家本身的內在精神: 民族的內在精神,最能影響其穩定性。例如中國的漢族,只在面對外族入侵時作反抗,目的是為了得到和平; 如非必要,也絕少發動戰爭。反之,蒙古族人英勇善戰,具好勝及復仇的心態,故常作出侵略。可見內在精神為講求和平一重要條件。


-(2).學術文化: 學術文化影響人民的心理素質,對講求和平構成一定影響。

以中國流行的幾個學術思想為例:

1.儒家﹕以人為本,愛人如己,平天下,講太平世,大同,行王道,反霸道。

2.道家: 和天下,均調天下以人諧共和,有宥天下(即以無為態度對天下萬物),反霸道。

3.墨家: 兼愛,非攻,一同天下,仁愛之道,反霸道。

中國由於這些學術思想盛行,所以有講求和平之心。


-(3).當權者的取向: 一個國家的決策中心為政府,因此若當權者講求和平,該民族也可享有基本和平。反面例子有美國的布殊,中國的漢武帝及秦始皇,他們常對外發動戰爭,使國家難以得到穩定及和平。


-(4).教育: 透過教育,可培育人民和平精神,以和平共處。例如中國的儒道教育,使漢族講求和平。反之,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影響學生,使他們好戰,漸而發展成極端民族主義的思想,有強烈的侵略心態。


-(5).地理條件: 地理位置佔優,如有天然屏障,外族便難以入侵,故可以享有和平。而另一方面,如己國約土地肥沃,氣候溫和,便可以務農自居,自給自足,不用引起對外戰爭。


-(6).穩定的經濟基礎: 一個國家的穩定性,在於百姓的基本慾念滿足與否。慾念能引起紛爭,而以中國為例,由於享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有足夠物質,可平穩生活,故可得到和平。由此可見 ,一個民族要講求和平,需要具備穩定的經濟基礎。


3. 中國歷代皆有無數戰爭。為何作者仍說中國文化重和平精神呢? 二者有沒有矛盾?


有些人會認為作者雖說中國文化重和平精神,但在中國歷代,我們皆見到有無數的戰爭的發生,這根本就是與中國文化的精神背道而馳,二者根本就存在矛盾。

其實,雖中國歷代都有發生過多次戰爭,但這些戰爭大都是由於中國重和平的精神而產生的,而非中國好戰。現在就讓我們從多方面解釋此現象,以說明二者沒有矛盾。

戰爭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內,一種是對外。


內戰: 在中國,歷代都發生過內戰或政權的爭奪。但是,這些戰爭其實是發源於中國人的重和平精神。如秦朝時,人民揭竿起義,發動戰爭,以推翻政權。他們的行為正是因為和平精神的驅使,因為發動此類戰爭,是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推翻這個統治者的話,他們便會繼續受到壓迫,社會動盪,民不聊生,一輩子也不能夠享有和平。唯一的辦法就是透過戰爭去推翻這些腐敗的政權,這樣他們才會獲得和平,其實他們是在追求和平。

又另一例子,中國於民國初年時期軍伐割據,國共兩党也就是為了國家的完整,國家的統一而合作,去合力進行北伐。我們絕不能說這些戰爭是因為好戰而發起的,這些戰爭都是因為他們要為和平而發起的,所以根本就不能二者出現矛盾的情況。


外戰: 我們不難從中國的歷史見到中國歷代有不少對外的戰爭,例如宋代時就經常見到很多的與外族抗爭的歷史,而且大多傷亡慘重,民不聊生。但是,中國是很少會主動發動對外戰爭的,大多的戰事,都是由外族或其他的列強所挑起,而這又因為中國資源豐富有關,在這裹不會詳述。而中國要應戰也只是在所難免,因為保護自己的國土,免被置於外人的操縱之中。他們的最終目的,都只是想使四夷歸附,不會再次發動戰爭,其實也只是追求和平。

雖然,的而且確,中國亦有一些主動對外侵略的證明,如秦始皇和隋煬帝時皆有對外侵略。但是,他們的做法是不合乎當時百姓的意願的。因為百姓都嚮往和平,所以當時亦造成百姓的不滿。而正因如此,這兩個朝代的國祚也十分短促,很快便被群眾的不滿而推翻。


由以上兩方面看來,便會明白中國歷代雖有無數戰爭,但其實並無與中國文化重和平精神有矛盾。人民只是透過戰爭去追求最後的和平罷了。


4. 試比較歐洲文化和中國文化對戰爭與和平的看法。


歐洲文化和中國文化在對戰爭與和平的看法可謂南轅北轍,歐洲文化尚戰爭,中國文化尚和平,現詳述如下.

首先,歐洲文化崇尚戰爭,喜歡以暴力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糾紛,主張社會達爾文主義,提倡弱肉強食.此從巴爾幹半島國家不斷的紛爭便可見一斑.另外,歐洲國家也喜歡從戰爭中獲取政治,經濟和其他利益,如納粹德國為使自己國家強大而發動二次大戰.而中國文化則受儒家思想影響,主張「行王道」,「以德治國」,愛好和平,盡可能以和平方法解決問題,不主張「不義之戰」,例如唐太宗就用和親,安撫的方法穩定與外族關係而不使用武力的方法,即使參與戰爭,大多數都只是為保衛國家而戰而已,例如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為保衛國家才與日本對戰.

其次,在對和平的看法方面,歐洲文化表面上崇尚和平,其實不然.例如在二次大戰後歐洲各國簽訂了許多和平公約,但這很大程度上只是表面功夫而已,歐洲只是害怕戰爭所帶來的禍害而不想重蹈覆轍,而不是真心愛好和平,例如美蘇冷戰就只是一種「不流血的戰爭」而且在其再次強大後,又再次發動戰爭,如美國攻打越南, 伊拉克等.而中國對和平的愛好則是真心的,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中,這種歷史可謂俯拾皆是.例如中國長期以來實行閉關政策,不與西方國家接觸;又例如中國歷朝致力修建長城.就可見中國文化崇尚和平的內在思想.從以上種種,可見歐洲文化告中國文化對戰爭與和平的看法迴異.

導致以上分歧的原因主要是源於中西文化在根本上的不同.首先,中西各自傳統文化本質不同.西方文化發源自希臘文化,羅馬文化等,而這些文化又是從北方的野蠻民族如日耳曼,斯拉夫等民族而來,因此,歐洲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種尚武之文化其中美國文化則比歐洲文化更為粗獷.基於這種文化,歐洲人歷來皆喜歡以武力解決問題,而不習慣以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相反,由於中國是以農立國,因此中國文化其實是起源於農業文化,不喜歡變遷,喜歡穩定的社會,以便他們進行耕作.此外,中國文化也深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影響,儒家思想強調「仁,義,禮,智」,主張「行王道」,以德行治國;而道家思想則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造成中國文化愛好和平的本質.

其次,這也是源於中國和歐洲各自歷史之不同.歐洲國家長久以來皆處於分裂的狀態,例如巴爾幹半島各國的分裂泛日耳曼和泛斯拉夫的紛爭等,都意味著歐洲各國長需要倚靠戰爭去削弱對手力量,以求生存.而從歐洲之歷史中,我們也可看出歐洲國家由於缺乏資源,因此經常發動戰爭以獲取利益.例如美國在九十年代為取得石油而攻打科威特便是一例.而中國歷來部分時間都是一統一國家因此存在「大一統」精神,希望國家維持統一.為了維持統一,中國努力維持和平的局面,造成中西文化之不同.

基於以上種種因素,導致歐洲文化和中國文化在本質上的差異.在這種差異之下,歐洲文化和中國文化在戰爭與和平這個問題的觀點上南轅北轍:歐洲文化崇尚戰爭,中國文化則愛好和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組 :

組長 :周幗怡

組員 : 關詠恩, 李雅婷,黃至欣, 黃少欣


段落大意:

(三)中國文藝精神 — 第10-13段

本節主要講述中國的文藝精神。作者指出中國古代文化是極之富有藝術的精神,而此等精神是融化於一般的社會文化之中,講求與生活的結合。同時,亦都是講求調和對稱之美,反映作者的內心、性格與風度,以及達到陶養人的善性的目的。

此等和平精神其實也是從中國古代的禮樂所教來,所謂禮以教中,樂以教和,意思便是以禮來教導個人節制其性情慾望,使其合於中正之道,又以音樂的教育來幫助個人宣泄其情感,使之能表現平和之象。

因此,作者從多面的作品如雕刻、繒畫、音樂等各方面去分析及說明其中所表現的文藝精神。就以中國古代的音樂舞蹈為例子,祭祀是生活的一部份及禮儀的一種,當中卻會加入一些舞蹈及音樂元素,由此可見其表現的文藝精神。

最後,作者再進一步由文學作品上如詩歌、書法等方面去分析上述精神。其主要精神大體上也是寬廣的氣度、溫厚的性情、瀟灑的胸襟以及含蓄淡遠的意境。旨在陶冶人的善良之情及銷除暴戾之氣。



1.何謂藝術?


藝術是由藝術家以個人情志及直覺創作出來的意象,有許多不同的表現的方式,如繪畫,雕刻以及音樂等等


中國文化的藝術精神有何特色?


-中國人會將藝術融入社會文化生活之中, 如《詩經》寫日常生活或廟堂中的歌詠;古代的音樂跳舞亦興禮儀分不開;又如婚禮或者喪禮都會有樂器伴奏, 成為文化特別之處, 流傳至今。

-含有和平的精神, 因為中國人會以音樂的教育來幫助個人宣洩情緒從而達至平和之象,儒家以禮樂教導個人節制性情欲望。

-作品能夠反映創作者的人格風度, 內涵, 感情等等。如王維的山水畫可抒發個人性靈,柯九思的畫可表現出他的樂天積極,給人寧靜,輕鬆之感,反映中國人靜態的人格取向。

-能將多種藝術融會貫通,因為一個創作者可兼任兩個範疇的創作,如哲學家兼任文學家或史家兼任文學家, 使中國散文內容極其豐富。


2 中國的藝術作品一般具有什麼特色?

書法 - 中國的書法是純粹線條的形式美,能啟示各種精神意境。

繪畫 - 中國藝術文化之中的畫可以表現出一種極高的境界;其次,講求筆墨情趣,強調神韻;再者,中國的壁畫具有宣傳的作用,因大部分係佛教的故事或墓主生前的事跡。

建築 - 中國建築的作品,如飛詹,飛角,牌坊,因受到印度的影響,具有印度的色彩。

其次,建築作品多為寬闊而扁,如宮殿和天壇p.32。再者,飛角,飛詹往往給人一飄逸疏朗寬舒之意味。

音樂 - 可幫助個人宣洩情感,表示平和氣象;七弘琴和洞簫以淡宕幽和之聲見長

文學 - 以詩歌散文為主,內容極其豐富,因可兼任兩種以上的藝術家,比西方較多元化。文學作品不論言志載道都要使之足以陶養人之善良的性情。而且帶有山林氣,廟堂氣。如莊子<<知魚之樂>>包含了哲學;歷史散文為文學作品,但亦包含歷史。


4 藝術應否為道德或政治服務 ?


藝術應該為道德服務的原因 :

~ 藝術能夠宣揚正面的道德觀,而正確的觀念是維持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例子 : 中國的大聖人孔子、孟子等,他們在宣揚正確人生觀的藝術作品中介紹「仁、義、禮智」,「行王道」等正確的觀念。孔子的名作<<論仁.論君子>>中介紹身一名君子應有的基本品格,教導人民儒家的中心論點即「仁」。

這些名作都能宣揚正確的道德觀,有效維持社會穩定。


~ 藝術能宣揚文化精神,有效融和民族。在藝術作品當中往往會流露當地的道德觀念,當這

些觀念遭其他民族了解後,他們會被正確的觀念感染。這樣其他民族亦會有良好的德性,從而宣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有效融和民族。


藝術應該為政治服務的原因 :

~ 藝術能宣揚正確的政治思想

例子 : 孟子的<<齊桓晉文之事章>>,介紹身為國君應該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一 個英明的君主應該行王道,關心人民,一切以民為先。只要國君能以民為本,便會達到「莫之能禦」的最高境界。

又例如,關漢卿的元曲<<竇娥冤>>,在曲中女主角被當時黑暗的政治所害。她沒有犯罪,但是在元朝社會非常黑暗,令她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最後更含冤地死去,這是多麼淒慘的故事。從這個藝術作品中表達為人國君或是父母官都不應令人民蒙受苦害,更不應貪贓枉法,令政治變得黑暗。


可見,藝術作品能宣揚正確政治觀,有效維繫國家統一。


~ 藝術能宣掦國威。在建築藝術上,一些宏偉的建築物能反應國家的強盛和力量,當別國人民來旅遊時便會體會到那個國家的威勢,有效宣揚國威。例如中國的萬里長城,即能將中華民族的強大表現出來。


不應該為道德和政治服務的原因 :

~ 藝術是用來表達自我。藝術作品是用以將作者的內心感受表達出來,是源於製造者的意思,因此不應受到外來的干涉。藝術作品不應該是為道德和政治而生的。作品既然是獨立,故不應為政治或道德服務。


~ 藝術作品對於道德有衝突。一些西方的藝術作品,例如裸體雕塑,這些是違反中國的道德觀念,與中國的道德思想產生衝突。


~ 藝術作品的產生若然是為道德和政治服務便會對此十分不公平,更會對藝術作品造成傷害,因此藝術作品不應為政治或道德服務的。


基於以上的原因,我組認為藝術有助政治和道德的發展或宣揚, 但絕不應該為其服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班第六組

組長︰陳灝洸

組員︰陳啟聰、張家樂、何仲衡、葉啟林


本組的課文內容討論為第六層次,即第十四至十五段︰

本層次談及中國的宗教精神與哲學。根據文化四因說,人的內在本性包括獸性、靈性、感性和智性。人通過四種本性去創造出人類的文化:通過獸性創造物質;通過靈性去創造宗教;通過感性創造藝術;通過智性去創造哲學。現在先概述宗教與哲學如下:

宗教:

宗教包括宗教意識和宗教組織兩者。宗教意識是由人的靈性與想像衍生而來,是指人們的宗教意念和想像。一般而言,我們可以透過經驗和觀察去判斷動物並無宗教意識的,而世上的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文化都有其宗教意識。

宗教意識一般分兩種:一是認為除了現實世界外,還有另一個世界;二是認為在現實世界外,還有另一個世界,而那個世界則是現實世界的根源。舉例來說,天主教教義認為是神創造了亞當與夏娃,繼而繁衍出整個現實世界來,這正是宗教意識的第二種看法。

宗教組織則是指以宗教意識為根本,從而定下一些教義、宗教儀式、宗教經典等有組織的宗教文化。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宗教意識均繁衍出宗教組織的。例如部分非洲原始聚落雖有宗教意識,但卻無宗教組織。他們會迷信太陽、山等神明,而這些迷信便是宗教意識的一部分。

有的人會相信世上有神,有的人則信有魔鬼。不論是是神或鬼,兩者都是超自然的,都是人類的宗教意識。有些人並不相信神鬼,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靈性,只是他們的靈性被智性壓抑着。一般而言,當一個人的生命到了大限時,他的靈性往往得以釋放及發展,從而相信宗教。

哲學:

哲學一詞,在希臘文中是指「愛智」,不少哲學家曾為哲學下個註釋,可是由於分歧太大,並無統一的意見。蘇格拉底認為自己是無知的,而世上無窮無盡的知識是由無知而來的,因此非常重視及追求知識。早期的大部分希臘哲學家都是宇宙論者,主要探討宇宙的來源。例如英國天文學家霍金提出宇宙是由大爆炸而成的,因此宇宙正在膨脹中;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火,火是萬物的根源。希臘人愛為事物和理論下定義,而中國人則重實踐。因此希臘的哲學比中國較多定義註解。


討論題目︰

1. 何謂宗教?中國古代有宗教嗎?

宗教的定義:

從理論上來說,宗教表現為人們的想像、觀念、意願和情感,亦即是宗教意識。從實踐上來說,宗教落實為人們的某些舉止、行為、操作和活動,也就是宗教組織。宗教屬於人的靈性世界和精神生活的範疇,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宗教相信在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間的神秘境界和奇力量,認為它們能主宰自然和社會,也能主宰人類的命運,因而對它們産生敬畏、依賴和崇拜的情感。


嚴格來說,中國是有宗教的,而道教則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宗教是有其標準的,現以基督教為例,以基督教尺度去量度道教的宗教標準。

一、基督教有形而上的神,就是上帝。而道教也有,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

二、基督教有信徒,道教也有。

三、基督教有經典,傳播教義,如聖經。而道教也有,如道德經、老子等。

四、基督教有宗教儀式。道教也有,如祭太上老君。

五、基督教有教會組織,道教也有。

六、基督教有主祭者,即牧師。道教也有,即道士。

總而言之,中國的道教是一個宗教,具有宗教意識及宗教組織。可是,中國的宗教系統卻不較西方的嚴密。嚴格來說,中國拜祖先的傳統並不算是有系統的宗教。再者,中國宗教的信徒也不多。因此,中國有強烈的宗教意識觀念,但缺乏強大的宗教系統。

中國文化的性格的重點不在於宗教,而在於道德。中國文化是德性文化,而印度、伊斯蘭文化是靈性文化,西方文化則屬於智性文化。因此,中國文化較重道德。


2. 儒家與道教是一種宗教嗎?儒家思想對宗教特有甚麼看法?

儒家:

儒家雖有部分宗教的特質,但其本質並非宗教。儒家是以德性為主的政治倫理哲學,沒有系統性的上帝觀念。儒家衍生出孔教,孔教奉孔子為神,設有孔廟供奉孔子,也有信徒、儀式和經典,具有基本的宗教特質,但是規模很小。再者,中國人喜歡將歴史上的英雄、道德操守高的人物的人格神化,例如關羽代表正義,被世人供奉為關公。嚴格來說,儒家不是宗教,但其副作用(即孔教)演變成宗教。相對來說,佛教原是宗教,但其副作用則演變成哲學。

道教:

上一題已分析了道教是一個宗教,詳情見上一題的分析。總括來說,道教是一個宗教,具有宗教意識及宗教組織。可是,道教的宗教系統不較嚴密。


3. 宗教對人生有何作用?對現代社會有何影響?

宗教對人生的作用有好壞之分,現分析如下:

好處:

一、宗教主張消弭,有導人向善的作用。

二、宗教使人有精神的寄托,可以消除心中的抑鬱。

壞處

一、宗教主張出世的觀念,而且認為人是渺小的,當遇到困境時,容易意志消沉,有消極的作用,也有可能導致精神健康有損。

二、迷信是宗教意識的其中一個特質,缺乏科學精神。此外,過度迷信會使人在生活中失去分寸。


宗教對現代社會也有一定的影響,現分析如下:

在經濟方面,一般來說是有不利的影響。舉例來說,佛教的和尚以化綠為生,不事生産,不利社會的經濟。

在政治方面,既有好處,也有壞處。有部分宗教,如伊斯蘭教等,對於政治有凝聚力,有利於政治。可是,若以宗教當權從政,就不利於政治的發展,因為宗教建基於靈性,往往未能以理性去分析和判斷一些事,容易影響政策的有效程度。

在軍事方面,一些宗教會使用武力,例如伊斯蘭教便容許以武力傳教。嚴重的話,宗教的武力有可能會演變成大規模的戰爭,如十字軍東征等。此外,宗教有時也會被政治利用,作為發動戰爭的籍口,例如在十九世紀,列強便以宣掦宗教或捍衛宗教為籍口,發動大大小小的戰爭。

在學術方面,宗教也有不利的影響。例如在歐洲中古時代,宗教橫行,科學等學術受壓,出現了黑暗時期,直至文藝復興時期,科學才得到發展。

在社會方面,宗教主張消弭,而且導人向善,使社會上的人互助互愛,有助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例如基督教教會便主張教友互相幫助勉勵。


*註:第四題取消


5. 何謂哲學?中國哲學有何特質?

哲學的定義:

哲學是對宇宙觀和人生觀一般問題的科學論述。哲學一詞的定義,在哲學界中一直眾說紛紜,各哲學家對這不明確的觀念的定義分歧太大,並無統一的意見。哲學一詞,在希臘文中的意思是「愛智」,因此哲學一般是指追求智慧、知識的意思,大部分人都採用此定義。而西方的哲學大概可分為形而上學、倫理學和知識論,探討宇宙萬物和人生倫理的問題。


中國哲學的特質及與西方哲學的對比:

在本質方面,中國的哲學重感性與直覺,發展人文與修養。相比之下,西方的哲學則著重理性與邏輯,如阿里士多德的三段論,便是常用的邏輯推理方法。

從研究主題方面來看,中國的哲學較著重倫理學,分析與探討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道德觀。例如儒家孔子主張性本善,社會上的倫理關係應達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西方的哲學則較著重形而上學和知識論為主。以古代希臘為例,大部分的古希臘哲學家都是宇宙論者,探討宇宙萬物的來源,如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火,火是萬物的根源。此外,西方的哲學也研究知識論,探討知識的來源等問題,例如有經驗論等主張。

在哲學的發展方面,中國的哲學是以直覺和感性去領悟哲學的問題;而西方的哲學則是以邏輯和理性去研究哲學問題。因此,中國的哲學使中國文化著重歷史、文化等人文學科,而不重視科學的發展;西方的哲學則使西方文化發展出科學、法治與民主。


*註:第六題取消


7. 中國古代文化為何不能發展出像西方文化那樣的科學、民主與法治的精神?

內在因素:

在人民的性格而言,中國人重實用,研究科學的目的主要在於利用發明的功用,因而許多研究往往點到即止,並沒有繼續研究下去的精神。因此,中國人不能發展出像西方文化那樣的科學、民主與法治的精神。相反,西方人對追求知識的熱誠大於中國人,他們「愛智」,為追求知識而追求知識,因而發展出科學、民主與法治的精神。

從民族特性方面來看,中國是一個發展德性和感性文化的民族,因而研究範圍往往集中於倫理道德方面,而且主要以直覺與感性去領悟哲學等問題,因而不能發展出科學、民主與法治的精神。相反而言,西方則是發展智性文化的民族,以邏輯及理性發展,因而有著科學、民主與法治精神。


外在因素:

從歷史因素來看,中國自秦代大一統以來,長時期處於統一的局面。再者,當時大部分時候,四方的民族均不及中國般強大和文明,因而中國能以天朝自居,穩定的局面使中國人失去為生存而競爭的意識,難以積極研發科技及發展民主與法治。相對而言,歐洲各國長期處於分裂的局面,容易發生混戰的情況。因此,西方各國為求自保,不斷研發新科技,以增強國勢及抵禦外敵;發展民主與法治的精神,以保持社會的穩定及促進社會的發展,增強國力。所以,中國未能發展出科學、民主與法治的精神,而西方則可以。

以政治因素而言,中國漢代時,漢武帝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從此成為中國的正統和主流的思想,而儒學也成為入仕為官的主要途徑。由於中國思想一貫本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因此學者紛紛鑽研儒家學說,使學術偏狹,科學等被忽略,因而科學在中國並未得以發展。中國科學長久以來都只有零零碎碎地散見於不同的典籍,如小說、文學典籍等,而且篇幅和系統均細小,可見科學在中國並未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地理因素方面,中國向來都是以農立國,自給自足。農業的發展依賴於社會的穩定,當社會動盪,戰火連綿時,人民流離失所,農産量大跌,便會引致饑荒。因此,中國人追求和平穩定的社會,故不重智性,反重德性與感性,發展文化藝術,並沒有發展出科學、民主與法治的精神。而西方則長期處於分裂狀態,互相競爭求存,因而發展出科學、民主與法治的精神。以希臘文化為例,希臘文化屬海洋文化,常面對着競爭,因而發展出科學精神。

                                                                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