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ua
suhua

音乐迷

请给我自尊和自爱

以前有人说,在宫里当差(无论太监宫女)首先要丢掉的就是骨气,因为骨气只会让你吃更多亏、生不如死。人活在世上总需要圆滑一点,懂得望风而降,保存力量。如果一切冤屈可以经过法庭审判,你反抗还有点盼头,但既然没有什么审判,你被有权者折磨死了,还说不出任何名目,不会留下什么故事情节,这就不划算了。

  小孩子也必须懂得这一点,如果倔头倔脑,不服从父母(不论父母是对是错),就没法长大。但如果伪装顺从,等长大后慢慢夺权,再讲你的道理也不迟。

  新闻说过,有些患有恶疾的小孩,医护人员还想继续治疗,但父母却强行带孩子出院,不久后就会传来孩子死掉的消息。他们只是需要一个空间清静地把孩子隔离饿死,也免于法律追究。对他们来说,这只是“再生一个健康娃”这么简单的事。

  一切都在继续。即使你觉得他们疯了。也不一定是缺钱。只是不愿意为了给孩子治疗而牺牲自己,不想紧巴巴过日子。

  用韩剧的说法,“甜的就吃,苦的就吐出来。”

  洋科幻,中年乙女接手原始小孩丙男(科学家把他带到现代社会),当他的养母。因为智力跟不上,他无法适应现代生活,也交不到朋友。后来,丙与邻居丁男成了玩伴,但是丁男一直在欺负丙,玩的时候对丙任意驱使,生气时便打骂。即使如此,丙也无限留恋,想有更多相处的时间。乙非常伤心:难道这就是丙能得到的快乐吗?

  但乙只能当他的母亲,她无法化身为其它人,来填补乙的社会生活。

  莫泊桑的小说,女工A偶尔遇到哭泣的男童B,她给了他糖果。从此以后,她就对他念念不忘。B是中产小孩,对她毫无感情,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慷慨的陌生人而已。她处处打听他的消息。她存了钱就是为了给他做奉献,给他买礼物,但他甚至不把她称为朋友,而是嬉笑地接受了礼物,说:“你还是这么笨!”

  另一小说,讲老姑娘C旅行到某地,目的不在于玩,而是偷一把椅子。只因为她在20年前曾与旅馆的跑堂在那上面亲热过。她想留个纪念。

  对原始小孩来说,仅有一个站在他那边的母亲是不够的。他需要更多善意的帮助。但他无法得到。

  对穷女工A来说,她需要恋人和友情,但她没法得到,她喜欢的瞧不上她,不喜欢她却贪恋她身体的,只会带给她伤害。

  对老姑娘C来说,没有人为她驻足,她假扮骄傲,心中却十分失望。

  人生,不是用理性来克服的,也无法用感情来克服,没有人敢说自己超脱了烦恼。

  动不动说民族、国家如何的人,其实是没有自尊的人。如果你有真正的自尊,就会想办法去应付真正的考试。如果你真的很自爱,就不会不追问生活要怎么办。

  网上总有人笑说练葵花宝典,挥刀自宫。这个意象,其实是代表“如果我放弃了自尊自爱,换取权力地位如何?”

  自宫,代表残缺,不可复再。

  如果每次都放弃自尊,我们可以换得很多东西,例如不再鞭策自己,可以堕落一点,不再苛求好的生活,让身边人也感到轻松。例如父母、长辈、上级,他们都厌恶你过高的自尊与自爱。不方便他们随意捏塑。对于没有自尊可卖的软骨人则另说。

  但最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会变得没有未来。你可以说已经将最大希望转移到更年幼一代身上,不必再进取。但你能保证,这下一代不会继承你自暴自弃的做法?

  父母不肯给你的尊重。就算你尊重自己的小孩,他们一样要承受外界的压力,变得与你期待的不同。最后他们变得——

  把孩子当蠢人来教,就会教成那样。

  如果你要求孩子听话,那是因为你畏惧太多东西,而那些不这样教孩子的父母,看得更远。孩子们看似类似,但最终是不同的。

  一旦学会畏惧,就离自尊与自爱越来越远了。

  世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以人的自尊与自爱为起点创造出来的。但错读的自尊与自爱,目的是建立心之监狱罢了。

  自尊不是虚荣,更不是为了别人的面子,自爱不是自宫,更不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而自残。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