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迷
社科人文的理想与现实、社交平台的作用、鼠目寸光、厂妹下海
前几年,社交平台上常看到一些哀呼,说洋文教材名著被迫下架,大学里上架的教材“权威性专业性不足”。还有出版社的“限制国外人文内容的批示”。以及在学校里有些“人文内容或档案”限制出借,意思是“不可接触”。
最近好象看到了关于这些措施的一个解释或答案了:社科人文的学生们,太不符合天朝统治阶层的期待,几乎没法用,甚至起反作用。
例如海外小留们认为的被非法监视、逮捕的学生运动积极分子,一些搞工人运动的(帮工人维权),女权运动(别婚别育),同志维权(反对歧视同性恋),想照搬西方民主选举制的(教农民选举),想让民众参政议政的(透露本国禁止的“六四事件”细节和低端人口从北京清退细节),在高层看来,都是刺儿头。
例如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些小店铺被围墙挡住了,店主为了做生意,只好在后门开口子,顾客通过后门购物,店主把货物吊下来。只因为这些小店铺不是大商家,影响了“城市形象”。最终目的是要逼他们回到小城去。
为何民众更愿意通过社交平台看新闻,因为这种让人悲哀的小细节,不会在主流媒体上看到。主流媒体是官方的喉舌,不是普通人的喉舌。
在高层的想象中,社科的学生应该是“服从支配为优先”,而不是“个人主义”优先。社科的忧国忧民应该是帮助社会创造财富(让女人支持男人,小孩支持父母),或者帮助民众“相信政府”(建立政府的完美形象,或是一些平和的共享知识、娱乐节目),而不是质疑政府。
要说社科学生为什么迷恋国外名著,实在太正常了。因为西方名著里的确把理想社会、理想国家写得很好。打个比方,你只有粗糖,对方已有巧克力。
但问题也的确存在,别人建设的民主制度,也许并不适合你。那么,高层会允许你自己研究“符合现状的民主”吗?也不可能。因为恩出自上,他们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年轻一代来推翻自己的成就”。他们觉得自己是完美的,即使有错,他们也不会公开承认。
打个比方,父母决不向孩子认错,男人也不向女人认错。
有个博主说,他原本也相信西方更文明,直到他真的在国外住了几年,才发现所有小镇居民都是一样蠢。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出这种结论,你必须带病观察试图疗救,才会得出这种结论。
亦舒曾说有人在国外无论如何不适应,也有人随便就能适应,但是亦舒所说的“人”,必然不是那种小民,而是国外求之若渴的专业人才或富人。
有些问题必须抛开权力意识才能解决。例如,不是小孩叛逆,而是你不给他探索的空间,也不跟他讲道理。不给他探索空间是为了让自己省心(例如他做得多就错得多,我自己干多好),不跟他讲道理则是顽固地认为“你不需要知道,反正这是我决定的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例如父母给小孩喂饭不是出于爱,而是“你会把饭洒得到处都是”。
但一个学不会自己吃饭的小孩,恐怕会过度依赖父母或是无能狂怒。
新冠期间,凡是学医的或学理的,都能保持冷静与克制、理性分析并处理冲突,而学文的则相反。学文的以为网络时代,知识只是一个工具,而没有把知识看作是一种思考方式。
黄仁宇说过,中国古代科举选出的不过是诗人与散文家。如果还是让诗人与散文家执政,已经不合时宜了。
亦舒小说里提到“父与子的相互恐惧症”,对于高层来说,他们仍然害怕社科学生煽动造反吧?而学生则害怕自己“一事无成,空有理想”。
如何能取得共识,还是要高层先表示愿意倾听不同意见,否则在学生眼中,彼此只是狼与羊的关系。
当然还有一些极为离谱的“理想派”。他们的理想,是成为带路党。美国或别国用武器征服中国期间,他们觉得可以在后方继续教书育人(恐怕学生们并不想读书而想参与游击战吧,或者家中已断粮),然后在美国指挥下建设一个新文明国家。打几年仗,然后一起过上文明美好的生活。他们真的幻想在打完仗以后,还能跟殖民者没有仇恨地共同生活?
显然,他们教书的内容不会是什么马列主义,也不包括中医,而只是给资本主义唱赞的东西。也不会有反殖民内容。殖民治百病?遇到事情,只会惶然向美国求救,而不会向中国或其它穷国的故纸堆求索。真正的鼠目寸光。
最后说说社科取得的成就。《浮生取义》这本书研究农村人自杀根源。还有篇论文研究厂妹卖春、不能上岸的原因。厂妹是被厂方资本和色情业资本合谋骗下海的,父母佯作不知,要求女儿寄等量的钱回家。
只要色情业存在,即使高知女性被绑架到妓院,也难以脱身。所以色情业是全人类女性的共敌。即使今天也有男人向男人卖春,女人仍是卖春大军的主流。
穷女人的女权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痛点。即使社会财富增加,她们仍然分享不到。
当然,农村人自杀和穷女卖春并不是高层首要关注的问题,但绝对是影响穷人心态的大事。若要不出现恐怖事件,要关心的不是检查各职业各行业的心理健康,而是真正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建设“让穷人幸福”的社会为目标。以《深翻》里同样的精神为支柱。
女人也能挣工分,别让女人靠原始本钱(卖春、代孕、以传宗接代为己任)来生存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