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ua
suhua

音乐迷

漫画《恋如雨止》、少女与大叔

有很多人都反对《恋如雨止》的情节,少女对大叔产生恋慕,更有人说她是缺父爱什么的。

毕竟这位大叔与近年来日韩系帅大叔或是西方式爽朗大叔差远了。

其实当一个“万人仰慕”的大叔是有条件的,要有财力和实力(人生积累),外貌与人格的魅力。

回顾好莱坞旧闻,某女星因演了巨片后,一炮而红,约会不断。她跟许多颜值高的近龄男星约会后,最终选择了一个大叔当男友。当记者采访时她说:跟他们一起玩很有趣,可是,我想度过人生的方式不是那样的。我喜欢更成熟的人。

她论的不是 “有形”之物,而是一个人的“质地”。

以这一点来论的话,《恋如雨止》中的大叔就够格了。

女主在跑步上受到挫折后,在陌生人身上得到了安慰。如果抛开外在的视觉作用,这其实是件浪漫的事儿。

就好象你跟迷路的猫咪玩了一阵,或是帮淋到雨的陌生小孩撑雨伞。是人与人间的善意、共鸣。

罗曼·罗兰小说里讲,一个女子在适于恋爱的年龄,任何感情都会被她变成爱情。由这一点来解释就可以了。

而认为大叔不适合被一个色若春晓的少女爱上,这其实是一种现实眼光,这样讲的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精明症患者了。

她爱上他没有问题,但不表示他们在一起就是没问题的。

在此我想讨论一下其它的情况,我不看好的少女与大叔之恋类型:

1、有些人认为少女爱上大叔这种情况是诈欺。实际上也的确有。例如亦舒某小说中,恋爱中的年龄错位很明显。追中年女的男人追到一半,跑去追女主的女儿,但女主最后还是接受了,尊重女儿本人的意愿。同时,中年女母亲的旧恋人,跑来追女主。男性都喜欢“更年轻版本的理想女性”。其实是有功利性在里面的。更年轻代表更健康,不管从活力还是从精力上来讲,都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与陪伴”。

亦舒只是写出一个常见的事实。男人对女人的选择往往是自私自恋的。遭遇过或亲见过男性所设骗局的女性,当然会对类似的陷阱有所警觉。

一个拥有许多资源的大叔,当然可以利用自己远胜于少女的经验,来构筑情节,让少女以为自己是“正常地爱上他”。

某洋片里,有个未婚先孕且受暴力虐待的少女说:他利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来勾引我。

2、因为性别歧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少女的自卑也很常见。有些少女正因为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价值,就会把自己定位为“趁年轻定个好价钱”。也就是张爱玲说的,在你15岁左右的时候,生命鲜活,作为新娘嫁出去,是对华人女性的一种“保护”。当然这种保护是指那些没机会受到高等教育、找好工作的人,是指穷人家的女子。

正常情侣相处的方式是我与你平等,就算我比你小,你也不能独断,遇事要征求我的意见。而非事后通知一声。

而那种自卑的女子把自己定位为“女儿”。也就是从小在家里没人疼,她需要的是一位父亲而不是恋人。她也会把所有主动权交出去,认为被动听命令才是幸福的。

这种女子不论她在大叔身边的笑容多么灿烂,我都只觉得可悲可鄙。可鄙在于, 她放弃了在天空飞翔的权利。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