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ua
suhua

音乐迷

君主

韩剧《明成皇后》,国王听说洋人扰边,问计于臣。一臣谄媚说:我看此事不足挂虑。只要装作不知道,这事就能过去。

  韩剧《女人天下》中,赵光祖事件,巴陵君写的《生死簿》事件,国王也一样,心中惊惧,却强自镇静,侥幸图存。

  面对大敌压境,小国固然无计可施,但为君者岂可没有腹案,连抵抗或是求降的计划也没有。就算不能应付外敌,内乱至少应该拿出个整理方案,也没有。被推上皇位的人,既无安身立命之谋,也无为民尽责之意,真是一国民众之悲哀。

  君主实力弱小,将就权宜,没有远见。

  如果实力强大呢?也可走向另一极端。例如美以对巴勒斯坦。美国的作风就是“以本伤人”。被这种力量砸到的人就哀叹自己的不幸吧。村上说过在墙与鸡蛋之间,他会选择蛋那一边。

  红楼里,有一段厨娘之争。乙女原本在厨房管事,被丫环们挑错,把她赶出去了。原来是为了让司棋的亲戚来夺这个位置。新来的厨娘先到处打点一番,踌躇满志。被辞退的厨娘乙到平儿处诉冤,平儿弄清原委后,让乙复职了。凤姐听平儿诉说后,说:就算她没有偷,至少有个贼影儿,朝廷也有挂误的,也不算冤枉了她。

  平儿说:何必为这事伤神,上次怀了哥儿不是流产了么,你别再为家事烦心了。

  凤姐就让平儿处置了。司棋气了个倒仰,也莫可奈何。

  凤姐的思路,以威压人。平儿的思路,以理服人。要说的话,台湾的蒋家和之后上台的政要,都是凤姐一路的。不管是非曲直,我只要维稳,维稳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保持高层的威严,使人心怀畏惧。二是要保持高层的“名誉”,就算我说错了,你也要将错就错。更不可以纠缠不休,非要我当众认错,并痛改前非。他们认为这是帝权、官权与民权之争的问题。而不认为这是“法理与道德”的问题。

  不要以为争一个厨娘之位是小事,其实可折射出官场之争。一官员的沉浮可以看出政治清明还是昏暗,君王对官员升降的裁决,可以看出民有所托还是无望。

  凤姐和平儿立场不同。对她来说,厨娘不管谁当都是个奴儿,奴才只要奉上佳肴即可,她可能选择两个厨娘都不要,各打五十大板。而平儿是侍女、女仆出身,她更关心奴才间的是非黑白,对她来说,这是个做人底线的问题。

  对皇帝来说,他可以不管官员对错,只要对我忠诚而且能干,能为我所用就好。这是个自私的角度,但谁敢批评皇帝自私呢?

  每每皇帝对臣下的裁夺都是大出民意所望,民不敢怨,只能叹这是天意。

  但对皇帝来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民之生死、民之安危,对他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们常常对忠臣不耐烦:别说我听不懂的话!

  李敖有一篇研究治水的文章,他说原本以为涝是天灾,后来才知那有一半是人祸。例如某朝,发洪水,百姓之屋俱淹,但是某处宰相府安然无恙,因为宰相调集士兵和仆役用大量木材塞住了一个出水口,所以大宅子毫无损伤。有权力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可以调用资源和人力实现“奇迹”。

  换言之,如果宰相以护宅之心为当地灾民设想,君主以护后宫之心为一国之民设想,历年的洪灾旱灾应该都不至于那么惨。

  但正如有人说的:国王拥有为恶的力量。

  国王与贵族不在天灾上添加民众灾祸就万幸了。毕竟民众呻吟之声他们听不见,危难时刻他们看不到,对民众也毫无感情,大概就象顽童对待手中的鸟,他轻易就可以捏死那只鸟,而不在乎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