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ua
suhua

音乐迷

放弃思考和身体思考、人尽可夫、天上的父、反智主义

动漫和轻小说里,常出现一句话:不要放弃思考!

  当出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主角可能做错选择,而朋友在提醒他。

  有部动漫里,男主的姐姐对他的挚友说:请你一直在他身边,提醒他。如果连你也不能点醒他,那也表示他到了穷途末路吧。

  当一个人没有谁能给他忠告的时候,他的确会滑向深渊。

  这跟那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是相反的。

  放弃思考的人才是主流。如魔鬼辞典所说,傻瓜是美国社会的主流。这句话,也可以用到其它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傻瓜不是数目最大的一群人。只是有的国家土豆(沙发土豆)与南瓜(独立思考)的数目对比更惊人一些。

  用身体思考也是有优势的。有的人保留了动物的直觉反应。如果有好机会就立刻抓住,如果有危险就飞快逃脱,如果能反击敌人就一击必杀。例如,有的人没念书却白手起家,成为巨富。学富五车如李斯,却笨到临死向刽子手诉冤,君命难违,就算你冤枉,也一样要死。

  有时候,你会觉得,不识字却成巨富,比识字多的人,可能活得更好。

  用身体思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比读书人呆钝,有时候,甚至更灵活。孔子说,他少时家贫,学会干不少杂活用以谋生。一个会很多技能用以服务社会的人,肯定不会是白痴。但他精神正常吗?没有人关心这一点。

  穷人有了精神病,只会被富人当作废弃的工具,不会想要给他们治疗。话说治疗也没用,因为穷人的病根就是贫富悬殊尊卑有别的社会,富人岂肯轻易妥协退让。于是隐形精神病日益增加,直到所有漫不经心舒服度日的人,都无法忽视的地步。

  中国人有奴性,但这是他们愿意有的吗?人之初,没有人是甘愿放弃自己的主动,成为被动者的。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人们目睹有主动性的人大部分被扼杀,而被动的人却得享安逸,为活命和保护家人计,谨慎忍耐苟活仿佛是正确答案。直到外族入侵,以及鸦片战争。汉人被迫认识到,即使苟活,也活不下去。如果是散沙状态,中国人到现在仍是被瓜分的殖民地,拥有八个以上的洋主人。

  当然现在社交网站上,人们常说,如果被欧美殖民,中国现在也跟着洋主人吃肉喝汤了,中国人的素质也得以提升到文明级别,而不是与猎头族并论。也能享受到先进医疗,而非隔离、中医汤药、不可靠的疫苗。还有,在洋主人之管理下,我们将享有更多自由,而不会被删除言论、限制出版。

  有一句话叫“人尽可夫”。原本是男人用来骂女人的。一个奴隶就应该忠于一个主人,如果不忠于旧主,就会被所有“米饭班主”唾弃。

  这是对所有女人的“行为规范”与“合理制裁”。

  对男人来说,他们也需要一个更强的主宰。用洋人话说是天上的父。而对中国人来说,也相当于“女人的丈夫”那种绝对的掌控者。他对信众有一票否决权。在港剧里,我们常看到古人遇到极为难的生死大事,往往会去拜土地公,土地公会给他们以希望和信心。即使所求不得,依然风雨不改地跪拜,以这种虔诚来证明自己的爱、努力、善良。

  我们会看到,有很多人在小事上精明、努力、执着,但却在某个“大前提”下叹气作罢。他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天花板。

  孔子见南子,有人说他动色心,他辩解说:决无此事,否则天厌之。

  对孔子来说,天就是更强的主宰。

  对川普崇拜者来说,神是他们背后的支柱。

  对轮子网站的轮子信徒而言,“神的化身”(李洪志)是他们的支柱。

  黄仁宇说过,中国人的最普遍信仰,其实是对于血缘的信仰。唯有家人是不离不弃,其它的都是“浮云”。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两三百年前是差不多的,卡夫卡的小说为何异军突起,因为他笔下的主角被周围人当作奇怪的人。

  大家都觉得幸福是神赐的,不可以自己去追求,而他的主角却坚持接近不可能的领域。即使他离追求到幸福还很远,但他却已经很危险了。他竟然自由地思考,对许多事情提出置疑。

  一个中国人,一个没受过思考训练的人,他(她)仍然会对一件事进行思考。就是他的家人、家族。除此之外,他就不想去思考,只想让神来代替他决定了。思考是苦差。为什么要思考?

  所以一个邪教徒,仍然可以有自己的家庭、家族关系。但是,这只是兼有,而非为了家庭、家族可以放弃邪教信仰。因为一个人的信仰,就是他的私心(利益)所在。即使邪教并不能为他做什么(骗子能为你做什么?),但他只要相信有,谁可证其必无?

  举个例子,黄仁宇写一篇史论,洋同行批评说数据不够,必须要有土地测量的详细数据(年份,分类,权属关系,都要一一对应,毫厘不差),黄回答说,即使当时的皇帝都拿不到那个数据,你叫我怎么找去?

  这就是反智主义的盲点。他们说,读书没有用,可是不读书的话,他们都听不懂这席话是什么意思。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