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ha à Tokyo
Betha à Tokyo

Hongkonger. Trans. 東京在住。青山返工的偽港區女子。 (she/her)

旅行隨筆:一戰停戰協議之地

這篇文章原文是去年一直擱在 Medium 草稿箱、早兩天才重見天日發佈的這篇文章。因為我寫遊記時都不依時間順序,所以不用在意哪個城市先、哪個城市後。
停戰 (紀念) 空地

半年前寫到畢業旅行中,顛簸四個多小時火車由伯恩前往巴黎的旅程,現在就寫在巴黎的事吧。首次來到法國首都,旅程比想像中愉快,沒甚麼失望事情發生,亦只在榮軍院 (Les Invalides) 附近一間餐廳遭侍應種族歧視。

在個多星期裡面,除了凡爾賽、羅浮宮、榮軍院、幾間百貨公司等不少人首次去巴黎都會前往的熱門地點外,我們還去了大王宮 (Grand Palais) 觀賞一個社會主義藝術的展覽,並抽了一天到東北部小鎮康邊/貢比涅 (Compiègne)。去那裡的原因,主要是想在一戰停戰 100 周年內,到這個當年德法簽署停戰協議之地留影。之後我們就幸運地在熱浪侵襲巴黎前,逃往海旁的加萊 (Calais) 停留數天。

由巴黎到康邊的火車係由北站 (Gare du Nord) 出發。不過女友要先到旁邊東站 (Gare de l’Est) 的時裝店退貨,所以我們就由 Airbnb 先走到東站,再走回北站。即日購買前往康邊的來回車票約 €30,兩個人就是 €60 多。到康邊的火車都是普通 TER,快車約 40 分鐘,慢車則要個多小時。

紀念館位於市郊森林一角,而那裡是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的。等了會的士後,我們決定坐 Uber 過去,花費約 €15。

臨走前拍攝

下車首先看到的,是通往紀念館的林蔭路入口對面的雕塑。一把劍插在殞落的鷹上,象徵法國在一戰戰勝德國,解放在普法戰爭失去的阿爾薩斯 (Alsace) 和洛林 (Lorraine) 故土。

協約國一方的車卡位置,碑上刻有「Le Marechal Foch (福煦將軍)」。

沿林蔭路走,就是當年兩次簽署停戰協議的火車車卡,當時的所在位置。整個紀念館園區由森林裡面的一大片圓形空地、紀念館建築、雕塑及眾多紀念碑組成。空地由兩段平行路軌割開,兩段路軌近圓心位置皆有一塊石碑,分別記錄 1918 年德國、協約國雙方車卡所在位置。空地圓心另有一塊大石碑,紀念兩次大戰中為國捐軀的軍人。

設於空地一角的福煦將軍像

沿「德國車卡」所在的路軌走到空地角落,矗立的昃帶領法國勝出一戰、代表法國簽署停戰協議的福煦將軍 (Foch) 雕像。而沿著「協約國車卡」的路軌走,就會走到位於空地另一角的停戰紀念館。入口前一段小徑及旁邊的小花園,豎立眾多紀念碑,紀念於不同戰役犧牲的大小兵團。

設於空地另一角的紀念館

進館後要先買票,€7 的入場券設計模仿舊式火車票。而入場後首先見到的,是當年簽署停戰協議的車卡的複製品——為何不是原本的車卡?

原本的車卡在 1940 年第二次簽停戰協議後,被希特拉下旨運返柏林展覽,後來運到圖林根 (Thüringen)。但車卡在 1945 年一場大火中燒毁,只有車底、扶手等少量組件能夠重用。戰後車底獲重用作貨運用途,直至七十年代退役。後來散失零件陸逐獲捐回紀念館,部分現時作為展品展出。

經過車卡左邊後,會走進一個小小的大堂。門口對面一側佈置得像個祭壇,三枝旗杆掛上美、英、法三國旗幟,紀念三國軍人。兩側牆身則刻上多場一戰重要戰役的地點,附以圖文說明幾場重要戰役的經過,及對戰局的影響。房間內有幾部類似望遠鏡的機器,裡面藏有不少士兵、戰場及戰後廢墟的相片,遊客可以望進去、捲動手柄觀看。

穿過大堂後,就會進入講述法國一戰後至 1940 年投降之間歷史的展覽。展覽先介紹一戰末期,德國向法國提議停戰的經過,以及簽訂停戰協議的過程。而選擇在市郊森林簽署停戰協議,是法國代表福煦將軍的主意。

據展覽所說,協約國之所以不選擇本身有王宮作為議場的貢比涅市區、而另外選址簽署協議,除了是為了避免早幾年才被德軍蹂躪過的康邊市民,蜂擁攻擊德國代表外,亦是希望避免過分羞辱德國。孰真孰假,不得而知。展覽同時說到福煦曾經下令,禁止前來採訪的記者拍照。當然有禁令就自然有人犯禁,否則就不會有當日的照片流傳後世了。

懸掛在車頭 (近紀念館入口側) 的是法國國旗

下一個展廳講述的,是戰間期的國際形勢:法國及世界各地戰後復元的過程、法西斯崛起之路及二戰爆發,當然亦有介紹停戰紀念館的由來。目前的紀念館,是在二戰後重建的第二代。而最初想到建館記念,以及出資興建初代紀念館的,都是美國人。

再下個展廳則介紹法國淪陷和第二次停戰的經過。為了將停戰車卡運回 1918 年簽約的位置,希特拉下旨拆毁初代紀念館。之後就發生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對法國代表的羞辱。與上次協約國低調處理的態度不同,德國這次停戰協議隆重其事,還順便幫了外面那座劍插著鷹的雕塑蓋納粹旗。

車尾的協約國成員國旗

最後我們經過大堂,回到停戰車卡的另一邊。走廊牆身除了講述停戰車卡的最終命運,以及各個協約國和殖民地對一戰的貢獻外,亦展示了一些協約國的戰爭宣傳海報。

走出紀念館,我們在花園逛了一圈。花園內的紀念碑紀載著法國百多年來的戰爭史:在西非的多場殖民戰爭、普法戰爭、一戰各場戰役、二戰法國戰役,以及後來對抗殖民地獨立的戰役。較近年者,則有紀念在 1983 年黎巴嫩貝魯特軍營炸彈襲擊喪生、以及 2008 年在阿富汗被塔利班伏擊陣亡的士兵的石碑。此外法國外籍兵團亦有一塊大碑紀念其一戰戰功。

紀念在奠邊府戰役 (1954) 及阿爾及利亞戰爭 (1954–1962) 陣亡的士兵的石碑。法國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和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的落敗,分別促成了越南南北分治,以及阿爾及利亞從法國獨立。

離去之前,我們再在空地裡走一圈拍照。下面的法德雙語碑文,記錄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二人,在 2018 年 11 月 11 日一戰停戰百周年當日,重申德法兩國和解,對服務歐洲、對世界和平的重要。

由於沒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我們本想再次召 Uber,但是沒有車肯過來。我們最後唯有請紀念館的職員幫忙,電召的士回到火車站。雖然就像上面說到,貢比涅市內還有個王宮,但是回到火車站已經五點了,我們也想早點回巴黎,所以就沒再過去了。火車站外馬路的聖女貞德像 (因為佢在這裡被勃艮第俘虜) 也只能擦身而過。

由於展覽內容以法文為主 (雖然多數內容有英、德文翻譯)、加上紀念館位置比較偏僻,所以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先學點法文傍身再去會較好。

獻予在一戰陣亡的法國外籍兵團士兵碑文:「為法國陣亡 / 成為法國兒女 / 非因血統,因血為誰灑」

題外話:值得一提的是,巴黎東站和北站正面入口的外牆和屋頂,都刻有不同城市的擬人塑像。東站兩個屋頂,分別坐鎮著一戰期間傷亡慘重的凡爾登 (Verdun),以及戰後從德國奪回的重鎮史特拉斯堡 (Strasbourg)。北站的雕像規模則大很多,除了多個法國北部、西北部城鎮的塑像外,還有倫敦、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維也納等外國首都的擬人。而站在正中間最高最大的,自然是象徵巴黎的女神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