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ha à Tokyo
Betha à Tokyo

Hongkonger. Trans. 東京在住。青山返工的偽港區女子。 (she/her)

捍衛母語,應有之義:對抗中華帝國主義的賊喊捉賊

這篇文章是二月中在 Medium 寫好的。在這之前還有另一篇英語版本。老實說黎明光顧光榮一事,與 Matters 這裡一石翻起千層浪、各色中國公知互舞的情況不同,此事在香港網絡社運界外其實無甚迴響,至少在連登至今還未有人談論這件事。
由於本來不打算把這篇文章影印過來,所以語氣較直較不友善、頭兩段也是不少刻板印象 (然而「不要錯過」沒有客製化這點是正確的) 。但由於自己在 Facebook、Twitter、Medium 及這裡實在留了太多評論了,也懶得再寫一篇。話先說在前頭,所以想看就看吧。
說實話,我比起光榮冰室的東主更基進的是,我認為他根本用不著以疫情作為拒絕普通話人士入店的理由,單是作為對香港殖民政府的推普及各種偏袒普通話使用者的政策的民間反抗就足矣。

話說最近開了個 Matters 帳號,打算用來做 Medium 這裡的備份,並看看那裡會否有些用戶尊享的服務。由於 Matters 一直給我的感覺,就是個讓那些在中國落泊失寵的公共知識分子圍爐取暖、塘水滾塘魚,間中批判台獨、港獨,偶爾窺看西方一二、罵罵特朗普的空間,所以一開始也沒有期望在那裡,能看到多少合眼緣的主張,或是與牆外世界脗合的思維。但說是沒期望,我也沒想到其系統發送的推薦文章 email 會給我看這些偉論。

https://matters.news/@civilcritique/新冠抗疫與香港人身份認同建構-我們真的要走向種族主義嗎-bafyreicsyoavpym3rci4pferlr24artm5ebcplabq4mgnv6y4z33lvjb3q

這比起我之前抱怨的、Medium 演算法硬推給我的性別和反特朗普專題要低質太多。上面兩類專題的文章,其內容我未必同意,但標題通常都騙到我去細閱,而每次閱畢也確實在老調重彈外了解到多一點別人的想法。但這篇文章真是——先旨聲明,我有細閱文章的,還看到了上方的「香港大學學生」小字——和近十幾年中國扶殖的中西傳媒抹黑香港的政治宣傳並無二致。仍然是那套中華帝國的種族主義論述,那套我可以大舉建集中營囚禁邊陲民族、推廣單一國語消滅各地語言,而你斗膽反抗我們則是排外、歧視弱小的中華帝國的謬論。

由於那篇文章頗長,所以給我分的話會分為三個要點 (注意這三點未必是作者自己最想著墨之處):

  1. 在歐美作為亞洲人同受歧視的香港人,不宜向弱勢的中國人抽刃作二次歧視;
  2. 標籤、厭惡中國人是種族主義的象徵;
  3. 反普通話屬歧視行為。

其他較枝節的點和 fact check 則不贅。例如「近期從中國入境的香港人較中國人多」,因為「全面封關」實際上就是全封,不只中國人,也包括香港人和其他外國人。而入境人數也並非封關一事上香港人對中國人反感的主因,真正的問題在於政權事大、避免得失中國,因而搬出各種謬論來拒絕全面封關。而我自己也寫過在政權信用破產的情況下,以官方資料作 fact check 本身就是無意義的行為

受二次歧視的是我們,不是你們

文章以近日西方針對亞洲人的歧視、以維基百科武漢肺炎相關的歧視事件條目 [1]、以及近日有港人在英國遇襲的事件作引子,批評各地 (當然特別是香港) 對中國人的排斥已進入種族主義,而香港人作為歧視的受害者,不應二次歧視中國人。

但事實是香港人才是被二次歧視的那一群,好嗎?就算忽略作者直觀地將香港人當成華裔香港人,這想法本身的種族主義色彩,香港人作為亞洲人,會被西方的排外主義、種族主義者歧視,這是大家都認同的。然而與其他弱勢民族,在西方普遍獲政治光譜對側人士所同情、禮待的情況不同,香港、台灣在中國長年的抹黑醜化、以及西方左翼對中國帝國主義的不了解下,通常都被當成西方霸權扶植在中國的搗亂蛋。而香港、台灣人自然也被當成被英美洗腦而抗拒中國、不願接納中國人身分的 spoiled kid 了。

例如英國有香港留學生在設置反送中示威展覽時,被中國留學生及當地學生抹黑,批評香港人「擁抱英帝國主義、拒絕承認中國」,又向校方投訴展覽煽動反華、使用歧視字眼,以「種族主義」、「仇恨言論」等強硬的虛詞指控,使得很可能對展覽上的漢字毫無認識的校方要求香港留學生撤展。又例如去年 LSE 的反轉地球雕塑,因為把台灣和中國以不同顏色標示,而被中國留學生以「分裂中國」之罪名聲討。而在各地聲援香港的遊行集會中,以微信組織留學生及離岸愛國者組織反示威,或在活動期間以「愛國大義」鬧事、搗亂,則更是司空見慣。這些都是中國人在海外赤裸裸地,通過自己人多、有帝國罩著、政治影響力大,而二次歧視位於位於邊陲的香港、台灣等民族。

而在香港本地的情況也差不多。香港本地人除了面對政府政策上偏頗中國人、於民生事宜上怠政的制度歧視外,在抗爭時還要面對作者這麼的一類「國際公民」的批判。這類批判乍看冠冕堂皇,卻忽視了香港和中國在力量上的不對等。而這種有意無意對香港人苦況的忽視,是在本地的二次歧視。

有些人喜以香港存在種族主義的事實來說事、來偷換概念,說香港人鄙視中國人就是種族歧視。然而香港長久存在的種族歧視,主要是指佔人口大多數的華裔對非白人的其他族裔香港人及外籍傭工的歧視。這歧視源於族裔間長年缺乏交流而構成的的偏見、互相隔離,而缺乏交流又是殖民者治理殖民地時,採取的分而治之政策所致,由英殖推出、中殖繼承,當中香港人未曾主政,自然也沒有能力在制度上煽惑歧視。

那為何會有香港人鄙視中國人?就得看下去。

討厭你們的原因罄竹難書,勿拿種族主義推卸一切責任

要問香港人仇恨中國人的理由,簡直多不勝數,怎排也輪不到要拿「種族主義」說項。製造各種「中國援助香港」的假新聞、每逢「賑災」就拿香港當冤大頭、將 SARS 傳入香港再製造 SARS 是香港傳入中國的假新聞、自由行及走私犯破壞民生、誣衊香港白吃中國的特供水電煤和食物、「香港人趾高氣揚」、大量浪費香港庫房的大白象基建、一再背棄普選承諾、以紅色資本造成比 2000 年代初更恐怖的地產霸權和權貴資本主義、操控香港的傀儡政權不作為然後批評香港不思進取、拿香港當白手套進行諜報活動及進口外國禁運物資、三不五時就恐嚇要摧毁香港⋯⋯當中有些是中國政府煽動,一些是中國民眾自發,也有兩者互相扶持進行的。

種族主義的指控要成立,首先得證明那種對另一種族的人的排斥、反感、仇視,是在沒有客觀原因的情況下作出的。我在上方認同亞洲人在西方被歧視屬於種族主義,是因為他們那些避開、冷待、襲擊亞洲人的行為,除了種族外沒有其他原因。小妹在 Facebook 就看到不少在歐洲留學、工作的朋友,每日苦訴歐洲人有多缺乏衛生常識、忽視武漢肺炎的嚴重性。這些不衛生的人,自然也沒有理由是因為懼怕疫情而避開亞洲人 (還打人呢,這滿滿的身體接觸)。這就是種族主義。

然而香港人對中國人的仇恨,是有數據支撐的、有新聞證實的,更是有仍在累積的歷史恩怨推動的。當你看到中國官方各種可升可跌的真假疫情數據、當你看到沒有主權的殖民政府如何喜迎疫症、那副疫不傳入誓不休的嘴臉,當你看到制度如何偏幫中國人、歧視香港人,卻還要將香港人對中國的仇恨降格成沒有原因的歧視,這才是毫無道理,這才是侮辱。而不少中國人將香港人的反感當成是在鬧彆扭、當成是小孩子哭鬧要糖吃,這才是中華帝國主義習慣 belittle 邊陲民族、將自己當成是天下主人的種族主義表現。

而我想他們也很清楚,中國自己才是操弄種族主義、利用中國人在海外被欺侮的消息、煽動種族情緒來維穩的專家吧?早幾天小妹才揪到了幾宗假新聞,都是中國人在網絡上無中生有、或是扭曲真實新聞,製造中國人或亞洲人因疫情衍生的種族主義而遇襲甚至被殺的假消息。此等 fake news 不但有限,而且定必陸續有來。才過了一星期多,你看還有多少棵韭菜在「#我們要言論自由#」?

捍衛母語乃應有之義,普通話請勿賊喊捉賊

最後就要講普通話。我是語言愛好者,喜好學習語言 [2]。而成長於建華、蔭權年間的我,自然也在中小學學過普通話。但我必須看似偏激地主張,在中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結束前,香港民間一切反普通話的行為都是正當的。這是因為在「中殖」此一前題下,粵語和普通話在制度內的地位注定不平等。在香港、中國,普通話是獲制度優待的優勢語言,並在制度上歧視粵語及其他語言。

香港教育局能夠軟硬兼施,無視普教中拖累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科學研究結果,「鼓勵」學校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也能強行定義粵語為「不是香港人母語的方言」——你看,沒有主權,連自己的母語是不是母語的權利都要被剝奪了,你還只看那張告示不好看不完美。香港人又不是中宣部,沒有銀彈搞大外宣,當然不好看不完美。

然而在語言政策上,中國自己也沒想過要包裝得好看,直接強硬推普就是。連如此顯而易見的獨尊普通話、消滅地方語言政策都看不到,或是看到了也不願批判的人,試問又如何與其談論世界各地的語言以及語言政策,人們的身份認同有多大影響呢。如果一間小店拒絕服務說 (被香港及中國政制優待的) 普通話者就是「歧視」,那中國的地方語言滅絕計劃又是甚麼?危害人類罪?

有人說中國以國家機器大舉歧視、消滅地方語言,不代表香港市民可以抵抗普通話,因為兩者本質一樣壞。我說兩者本質才不一樣。拒絕另一種語言、該拒絕到甚麼程度,這事本身就相當視乎語言之間的相對地位,豈容人們抽空社會環境去想像,然後就隨意得出自己喜歡的結論?只有無視現實的人,才能提出兩者本質一樣的無稽之談。說粵語歧視普通話,只讓我想起去年有來自歐洲的香港大學交換生,在 Medium 這裡控訴,香港學生平日用粵語聊天,是歧視只懂英文的她。這和在中國香港假設香港人必須懂得中國的國語普通話的中國人,不是一樣麼?[3]

我不是歧視,你才是歧視

以前我也想過:我真的是討厭他們啊,說我歧視,那我就歧視唄~

現在我的想法是:絕對不可以讓自己墮進這樣的圈套。恨作為選擇,最好還是有根有據,沒原因的恨、沒原因的仇視,說是歧視也不為過。但我對他們的恨,都是其來有自、都是有論據支撐的。我不能接受自己對他們的恨,被他們矮化為鬧彆扭和沒有原因、沒有目的的種族歧視。無視別人有理有據的不喜歡他們,扭曲別人的思想,這才是在歧視別人吧?

順帶一提:早前寫了個意思相近的英文版,但好像沒人看,也放在這裡吧。

https://medium.com/@studio19a/coronavirus-and-the-war-of-defending-cantonese-b6be051dda8


[1] 雖說維基百科也是反送中抗爭雙方爭奪事件詮釋權的一大戰場,但也並非唯一標準、可信來源。小妹之前也在 Facebook 比較過各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是如何看待鑽石公主號的感染個案。

[2] 母語粵語,中小學學習英語、普通話,叫做會一點德語、日語,學過一點點法語。我覺得自己比起喜歡學習語言,更像是想了解關於他們的知識吧。

[3] 我不會攻擊純粹地作為一種語言存在的普通話。說實話我對那些「粵語才是正統漢語」、「兒化韻、捲舌音很難聽」、「失去入聲是『胡化』」的主張,一直都是嗤之以鼻的。


在這裡的特別一點補充:關於我如何看英語,以及如何看待一些人士對於「粵語的地位也是建築於英國在香港打壓其他中國語言而成」。

先說英語,從上面交換生的例子可得知,我也反對使用英語的人像黎明這樣突入。我有趣的是,儘管世人常有「以英語為母語者在世界各地都經常假設別人諳英語」的迷思 (主要針對美國人),在香港的以英語為母語者,在這方面多數還是很清楚身份、不會無理取鬧的,甚少貿然就走進店員、侍應不像會說英語的店家,然後硬是要求別人配合。這或許是作為英語為母語者代指的、前統治階級的英國人,從來就沒打算將英語的地位強行滲入殖民地生活的所有層面吧。中華帝國主義在沒有這種顧忌的情況下,成就了黎明這種行為上跟隨推普主旋律、同時卻覺得自己無辜受害的心理吧。而不停以自己「上海人」、「中國手足」的身份來割普通中國人的蓆也是奇怪。

至於說到「粵語的地位也是建築於英國在香港打壓其他中國語言而成」,我認為可參看鄭立這篇有關粵語與香港認同的文章。

最後必須再說,以上所有指責並非針對現代標準漢語本身。我和身邊一些嘴上、鍵盤上很勇武、總是說「途人用普通話問路就不理他/亂指」的朋友,還不是每次聽到那句「不好意思」就軟下來、還給對方帶過去了。當然那些劈頭一句喂,然後就當別人聽懂他的連珠炮發「發問」的人,因為我聽不清楚,也只能不愛也不能助地聳肩。至於那些總是在說粵語特別高尚,或是粵語才是中文正統的人,我認同這些得找點這樣的原因來「解釋」自己對粵語的愛的人是傻的。我不需要,我愛就愛。

謹祝大家都能擺脫帝國主義的夢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