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居家防疫Day62
「你開心嗎?」
不曾從資深男女口中聽過的話。
那天新進人員的畢業典禮後,感觸很深。
有朋友因為健康因素告知家人辭掉工作時,長輩的回覆是:「那你要好好努力準備公職考試,不要再浪費時間了」
朋友很難過的跟我說:「他們怎麼不跟我說,要我好好休息!把身體照顧好」
一直以來,也有好多朋友陳述過這樣的狀況:「長輩不曾關心過我開不開心,過的好不好。只會問一個月收入多少?都到這年紀了怎麼還沒結婚?打算什麼時候買房子?怎麼不生?怎麼不再多生一個?」「要不是當初為了你,我早就!@#@#*$%,你還不懂得好好感恩!」
在成長過程中常聽見的是「分數怎樣?」「老師說的都懂?懂怎麼還考這樣」「有什麼辦法,還不是你不努力」「你這樣以後怎麼辦」「要乖!要聽話!」「要惜福!要感恩!」
年輕時理性的大腦告訴我,這是他們的愛,他們也是為我好。這是大腦思考的結果。
然後,越說服自己,自己產生越多的矛盾掙扎。
因為愛,是用心感受,而不是透過大腦思考的結果。
感觸是用好長的時間走出這個框架。儘管長輩還是不懂表達,我不再需要去說服自己。
很多時候也許都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完整表達,所以說了好多覺得應該要說的,然後彼此都好挫敗。
「我看到你,我很開心,你開心嗎?」這是句很完整的表達,也是時常跟新進人員說的,當然希望他在潛移默化下,自然的學會。
「我看到你」事實
「我很開心」我的感受
「你開心嗎」關心對方
這是很好練習的方式與公式,一小段話涵蓋了「事件、你、我」,避免碎嘴、說教。
「我看到你跌倒了,我很擔心你有沒有受傷,你還好嗎?」而不是「你看!就叫你不要跑來跑去,跟你講過多少次!看吧!跌倒了吼!活該!看你下次還敢不敢這樣跑!」
當在生命底層掙扎吶喊時,遭遇困難和挫折,又厭倦說教碎嘴,只能孤單的面對。甚至念愈多彼此距離愈遠。
「家是避風港」只會成為傳說。

曾和新進人員運動完滿身汗,準備洗澡。新進人員因為衣服太溼黏住身體,脫不下來而感到挫折。
他雙手很努力的拉扯著衣服,搭配著哭鬧哀號跺地。因為他被困住,正在努力的掙扎。
他需要的不是跟他講要更努力,因為他真的已經很努力了。
而是,看見他的努力、看見他的挫折,陪伴就好。
歷經千辛萬苦,鬼哭神號終於脫了下來。他露出欣喜的表情。
「你是怎麼辦到的?你並沒有因為挫折而放棄」
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對方才能用心感受到。
#居家防疫543
#42y生活日常
#用心說
#你開心嗎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