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isSio
AlvisSio

九十後澳門人,長期關注、書寫港澳兩地的一切。 著作︰《Lonely Planet IN 香港與澳門》第二版、《戀殖世紀--港澳殖民印記》。

處處是戰場,好好走下去

沒有撤回 — — 在數以百萬人花了數個月時間、運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去頑強抗爭、流下了無數血和淚、失去了一條寶貴人命的情況下,當權者依然沒有撤回。

死不撤回,我們也必須面對現實:我們沒有贏,更沒有甚麼5:0。

關於撤回。以一宗慘劇作為借口,硬推一個無逼切性的法案,而且無視所有可行的解決辦法,屢勸不聽,一意孤行,同時又利用不同手法去誤導公眾,蠱惑人心;如此荒誕無理的事,撤回是正常,因為本身就不應該出現,但到今天,我們仍然未能叫停了一件本來不應存在的東西,何贏之有?

關於大遊行。不少人說二百萬零一人都因為今次事件出來了,不就是希望所在嗎?我悲觀,一來是直至今天,二百萬零一人仍然沒有爭取到任何成果,而他日就算真能達成五點訴求,但也意味著往後任何的動員,都會以這個數字為衡量標準,低於二百萬零一人的,政府大可囂張地拋下一句「不代表主流民意」後繼續去馬;好吧,就當你每次都有二百萬零一人,政府還有海量的材料未拋出來︰人工島、國歌法、辱警罪、23條……數之不盡,足夠香港人累上三五七年。

關於「暴動」定性。當大家昨晚欣賞完警務處處長終於能find the right word,將開槍責任推卸予現場指揮官、講述有五個人令金鐘現場出現了「地區性暴動」的荒謬記者會後,林鄭再於今日記者會上將一切「暴動」的問題,直接交波予警務處長,完美示範了割蓆、卸膊和荒謬都是沒有極限,所以撤回定性,也幾近是沒有可能的事。

對,以上的統統沒有贏,但你甘心就這樣認輸?我不甘心。既然如此,那就要想辦法,好好地繼續戰鬥;自問沒有膽量和能力走到最前線,但既然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那就代表每人都有能做、要做的事,假如每個人都將自己的位置再行前一步,事情會有改變的。那麼,謹容許我在此分享一些我會努力去做的事。

假如大家認同這是一場持久戰的話,那我們必須清楚知道,戰場有很多很多個:金鐘現場、街頭、網上平台、社區,等等,但其實我們的人際關係網,本身也是一個戰場 — — 一個資訊戰的戰場。這一點,連登巴打的長輩圖就作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而根據我在這幾個星期以來對身邊的五六十後長輩(也得承認,同輩也有)的觀察,有以下發現。

1. 「我對眼就係證據」

大概大家都有這種經驗,與長輩討論時,他們通常已經有一些成型(或半成型)的說法,諸如「暴徒」、「掟磚」、「推鐵馬」等等,然後當你開始解釋時,往往就是一句「我睇住直播 / 我有睇片 / 我有睇相呀」,彷彿眼之所見就必定是真,「我對眼就係證據」。

看到甚麼重要,沒有看到甚麼,更重要。這一點,CCTVB相當明白,所以它一定會到場、直播,但播的內容,相信大家也很清楚。不過卻因為CCTVB以其超然的「大台」身份播出內容,決定了不少長輩接收到的訊息。須知道,這群長輩成長的年代,正好就是電視廣播面世、盛行的時候,電視形塑了他們的資訊觀、確立了他們對資訊來源的想像,是以他們多少會存有一種:「上得電視就係大件事」的感覺,繼而相信出現在大台的的新聞就真確無比,所以,他們不會覺得自己不知情事況,因為他們已經看了很多,也自覺知道很多。

這種對單一資訊來源的絕對信任,對今日慣用社交平台的年輕人來說,是笑話;但在上一代的世界裏,其實頗為普遍。

2. 輕信「權威」 未有考證

過去幾個星期,不同群組內的長輩都向我「轉發」了一些訊息,分別是名導高志森的影片連結、台大教授的高見、外國知名記者及專欄作家的現場記錄以及李嘉誠的文章。就此,我一一查證︰高志森那段是源自他接受《香港G報》訪問時講述反修例爭議是一場顏色革命,而這「顏色革命」說法,其實最早引述政府內部消息而有此定性的媒體亦已有修正,特首也已否認;台大教授那個,該名教授已出來澄清文章非由其執筆(不過教授認同內容),其身份亦非近來被瘋傳的法律系教授;記者的現場實況,文章確實存在,但卻已被眾多留言者質疑這位用2014年舊相的記者,當日是否真在現場;至於李嘉誠談共產黨那篇,更早已被查證是假。

以上這些,其實只要稍花時間翻查資料,做做fact check,就可知道有一定的漏洞,但我想指出,重點是上述三段內容,都是直接轉發,甚至連分享的字句都是一模一樣!可見「認同請分享」以外,還有一樣叫「看了標題,直接分享」。至於那些單純一張相片,然後配以文字「解說」的內容,更是多不勝數;但請相信,這種「看圖作故事」數目真的很驚人。

3. 現實世界的迴音室

2014年佔領運動後,我們開始意識到社交平台上的「迴音室效應」,即是被相同或相近的意見包圍,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而裏面的大多數人會認為這些意見就是事實全部。

但少年你真的太年輕了,你真的以為只有我們在網上的一群才受迴音室影響嗎?實情是,在真實世界的上一代,身邊就是一個大型迴音室︰辦公室、酒樓、茶餐廳、巴士,數之不盡,所以,當我們有意識要衝出同溫層,或者在網上忙於消化不同陣營的意見(和浪費時間去聽那些低智能記者會時),現實世界的他們其實相對輕鬆,輕鬆地一面倒。

說完觀察,以下就是我想到的應對方法,一定未盡完美,但希望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高見。

1. 選擇選擇選擇︰既然上一代人的世界裏只有CCTVB,那作為孝順仔女的各位其實應該行多一步,為他們介紹不同的資訊來源,選擇如下︰

信奉「電視台」的,就Now TV、Cable、RTHK;

接受度較大的,就林日曦、明報或立場新聞;

再來的話,就蘋果啦!

只有讓他們明白資訊的多元和立體,才可以改善「我對眼就係證據」的狀況;容許我再重申,睇CCTVB不是問題,問題是只睇和盡信CCTVB。

2. 對話對話對話

我明白,由2014年開始,在飯枱要避談政治、在群組更不會亂發政治資訊,但今次一役,我發現對話仍然有其作用 — — 因為不談不代表他們沒想法,既然如此,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談,最好還誠邀他們將看過的短片、文字一一分享,再逐一替其查證、糾正或反駁,讓上一代看看世界的另一面。

3. 存貨存貨存貨

這點是由第2點的延伸。就如我在上面所言,對家看準了上一代「直接轉發」的習慣,製作大量「範本」供他們分享,此舉的成本低、亦有一定成效,那我們就應好好參考:之前的「長輩圖」是進攻型,但同時要有防守型的,也就是在面對高志森、李嘉誠和台大教授之類材料時的標準答案;準備好大量能作應對的存貨,一有需要時,我們就可直接回覆。

4. Fact check Fact check Fact check

存貨再多,也會有應接不暇的時候,所以,如果能灌輸正確觀念,好好講清楚Fact check 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網上世界的「凶險」,才是真正治標治本,但當然,這點牽涉大量遊說、勸籲和教育,絕對是向高難度挑戰,不過,也要盡力去做。因為一旦醒覺了,世界從此就不一樣。

就如我在文首所說,未來日子,只會有更多、更難打的仗在前面等著,我們也許不是人人都能走上街頭、走在最前線,但起碼在其他的戰場裏,要做好能做的事。

大家,加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