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巡禮】《怒火》:對錯都有共生的心魔

過路人
·
·
IPFS
·

金像獎頒獎典禮日前公布入圍名單,剛好今年不少提名電影,筆者都有入戲院觀看,接下來的一連幾個星期,趁著頒獎典禮舉行前夕,打算來個「金像獎巡禮」系列,每周分享一部入圍電影,也談談對個別獎項的心水。


對於連場搏鬥的動作電影,個人一向不是太有感覺,所以本來也沒打算要入場看《怒火》。

不過看到坊間的評價似乎也不俗,而且又是陳木勝導演的遺作,就想看看他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可有甚麼訊息想要向觀眾傳遞。


從一開頭的故事發展,電影裡的人設與劇情,都讓筆者想起導演的舊作《新警察故事》,感覺這套《怒火》,就如時代轉變下的後傳故事。


不同的是,當年在《新警察故事》裡飾演「小鋒」,協助主角陳國榮(成龍 飾演)維護正義的「小鋒」,今次變成了大反派「阿傲」,以地下判官的身份,釋放心中怒火。


雖說他是戲裡的大反派,但比起《新警察故事》裡的Joe(吳彥祖 飾演),「阿傲」的這點怒火,卻來得更加有跡可尋。


而它亦成為陳木勝在這部電影提出的最大命題:「是甚麼構成了阿傲的怒火」?



在此就不劇透言明,畢竟只有親自入場觀看,才可得到最透徹的理解。


然而,若閣下不打算入場的話,還是可以從電影主題曲的歌詞,對此窺探一二。


對錯都有共生的心魔 
誰能一生當中只對 不出錯 
到了批判善惡的一刻 
如何辨認是敵是友 
是罪孽或是因果 
永生不息折磨


對錯難分,從不局限於戲劇世界。《怒火》裡的兩幕情節,都讓筆者留下深刻印象。


其一是阿傲與邦主(甄子丹 飾演)爭辯時,說出的「依家做好人無用架」。


到底做好人是否有用,這個問題,相信也是無力感深重的我們,這陣子經常會產生的疑惑,想不到這個絕望的嚎叫,會從陳木勝的電影裡聽到。


其二是電影終結那幕,阿傲倒地氣絕身亡前,向邦主問道,「如果當日是你追『可樂』,我們的兩個命運會否倒轉?」


以為邦主會說一番義正詞嚴的教訓,但卻沒有,陳木勝導演選擇了為此留白,只留待觀眾反思。


這個問題,也許是陳木勝對時代的回應,也許不是,但此刻已沒有人能向導演提問查證,一切只能心領神會。


炎涼世態混著黑與白 
生活前 無一倖免 
明明各據世界左與右 
毀滅前 同一陣線


無奈與靜默的畫面,配合隨之奏起的電影主題曲,亦令這個問號變得更有餘韻。


如果身份對調,你還是要站在道德高地,批判阿傲心中的那點「怒火」嗎?



訂閱圍爐「文化慢遊者」:https://matters.news/~culturalwalker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