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報告
大慧報告

佛法分享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45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45

經文:

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為觀世音菩薩示現為人身,教化好樂為人者,為說相應的法門,使其成就,滿足所願。

「眾生」,新譯為有情,亦即是六道一切眾生,有多種意義:

1.眾人共生 《長阿含經》卷22〈第四分世記經世本緣品第十二〉說,色界二禪光音天的天人命終之後,化生到人間,起初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歡喜為食,身光自照,神足飛空,安樂無礙」,沒有男女、尊卑、上下之分,眾人共同生於世間,因此名為眾生。

後來大地出現各種美味,猶如醍醐,味甜如蜜,天人吃了之後,遂生貪著,因此身體變得沉重粗澀,身上的光明從此消失,神足通也沒了,沒辦法再自在的飛行,於是成了一般的凡夫。

2.眾緣和合而生 眾生是由各種因緣條件所組合而成,如地、水、火、風等四大,如色、受、想、行、識等五陰,《大乘義章》卷六云:「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包含身體物質和精神層面。

3.經眾多生死 眾生在生死輪迴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無有窮盡,故名眾生。《大乘義章》卷7云:「多生相續,名曰眾生。」眾生由於業力牽扯之故,因此有眾多的生死業報,故名眾生,但有生亦有死,為什麼不名眾死呢?原因就在於有生必有死,然而有死不見得有生,只要修行趣入涅槃,便不再受生死之苦,所以不稱之為眾死,如《俱舍論記》卷1云:「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是故不言眾死」。

眾生包含上三道:天、人、阿修羅,以及下三道: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苦難多,地獄道燒炙屠割,餓鬼道飢渴熱惱,畜生道共相殘害,沒有閒暇可以修行解脫,而天道耽著享樂,修羅道瞋怒好勝,也不是修行的好處所,唯有做人才是最適合修行的。

唐朝裴休宰相在《圓覺經略疏》序中說:「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人道苦樂參半,可以整飭自己的神智思慮,只要有心有願,便可有一番作為,立定志向學佛修行,絕對可以趣向無上菩提,在六道之中,唯有人道有這個能力,因此佛陀都在人間成佛,就是這個道理。

「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如果有眾生好樂出生在人道,修習成為人道的因,乃至於希望可以做人,生生世世不失人身,信佛學佛,趣向菩提,這即是樂人修人。

有了這樣的願望,只要能一心祈求觀世音菩薩,虔誠禮拜供養,稱念菩薩聖號,那麼觀世音菩薩便在此人面前,化現為相應的人身,為其說五戒、中品十善之法,讓他可以滿足成為人的願望。

前面經文提及人道,有:人王、長者、居士、婆羅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女主及國夫人命婦大家、童男、童女等,在此又令外說明人道,一方面包含其他五道眾生,一方面還有其他各行各業的人類,只要想當人想學佛,菩薩都會慈悲說法度化。因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想要再獲得寶貴的人身,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未完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