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匠人
山寨匠人

在金融圈裡營營役役十多年,還差一點點便成功上岸、名成利就之際,因為社會的現況,因為孩子的出現,因為心靈的呼喚,決意放下自在,回頭逆流游向大海中心,追求心靈上所嚮往的烏托邦。 讓我們深深呼吸,重新掌握自己的脈搏。慢慢來,細細來,透過雙手,開放心靈,感受事情的過程,感恩事情的發生,感激事情的教誨。 Facebook 專頁: www.fb.com/livenlovenaturally

在新世界育兒:學習與錯誤共存

我們擔心孩子長大後遭遇困難,波折重重,所以希望盡全力去裝備他們,好讓他們以後能走上「對的路」⋯但孩子期待的「愛」,好像有點不相同。

從小到大,我被訓練到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對」。哪怕只是寫字的筆順錯了,也要改正重來;當我發現別人做的事情,和「標準」不乎的時候,我會批判,甚至咄咄逼人,誓要把一切「重回正軌」。

「標準」與「正統」這種東西,從小植入了我身體之中。可是這基因,卻在近期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連環不幸事件

也許是緣份,也許是幸運,我們移民的旅程,充滿著「錯誤」,可以錯的,都錯了。第一程飛機已經延誤,讓轉機的路程狼狽不堪。辛辛苦苦趕到閘口,衝上飛機,以為可以期待新景象,卻竟因為壞機,而遲了五小時起飛,還要在孩子深夜熟睡之時醒過來,捱更抵夜轉飛機。

到埗後,我們更碰上了十年難得一遇的大風暴,讓這降落充滿驚險,弄得我們天旋地轉!驚魂未定,卻又有新問題出現了——風暴導致倉門開不了,行李送不到!

何時才拿得到行李?說不準,沒有職員知道。好些當地人習慣把大褸寄行李,也有考試的把書本寄行李,我們更是全家家當寄行李⋯⋯沒有行李,大家都回不了家。

這時候,細佬還在「暈機浪」,頭昏腦脹。家姐既因為肚餓,也因為擔心家當,一直在哭,好焦慮。帶著孩子跟一大堆家當,經歷了差不多三十小時旅程和風暴,還要加上這意外,我們一家四口都很辛苦。

一樣的情況,截然不同的反應

只見當地人魚貫有序,排隊登記,「容許」航空公司過幾天再通知他們回來拿行李。當中,有不少亞洲人起哄,大發雷霆,要討回公道,卻又極速給同樣身在困境的當地人叫停了:「別人只是上班,也不想這事情發生,你們不要再為難別人了!」

大家都挨著疲倦飢餓,大家都心急拿回行李。可是,為甚麼他們還可以如此冷靜?是土壤?是氣候?還是甚麼東西,讓大家表現如此不同的反應和情緒?

這真的是愛嗎?

至於我呢?我也是典型的亞洲人吧?我習慣了對別人有要求,在哪裡也好,我總覺得做對是基本,不覺得需要特別去讚賞。

隨著小朋友日漸長大,我還不自覺提升要求和期望。縱然難度越來越高,我也沒有清楚說明當中要注意的事項,可是我還是深信「孩子做對是應份的」。

這大概也是出於一份「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我們擔心孩子長大後遭遇困難,波折重重,所以希望盡全力去裝備他們,好讓他們以後能走上「對的路」,生活好一點。自己曾經錯過的,也盡量避免在孩子身上再發生。

這是我們向孩子展現的「愛」。

但孩子期待的「愛」,好像有點不相同。

傳給下一代的,只剩焦慮和緊張

孩子自覺自己有能力處理問題,也努力的做好了,可是父母還是一次又一次的提升難度,直至到自己做不到為止。更不忿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半句讚賞和認同的!

最後結果就是,我們逃避和對方對話,逃避分享生活小事,逃避「愛」。我們傳給下一代的,就只有焦慮和緊張。我們都變得怕犯錯。

或許我們比外國人更願意花資源投資在孩子上,或許我們總覺得他們不太理會孩子。

為甚麼會容忍孩子不斷犯錯?什麼都丟給孩子自己搞掂?但不知何故,他們的孩子長大後總看起來快快樂樂,輕鬆自在,也充滿信心。我們的,卻總是愁眉苦面,做甚麼都是畏首畏尾,更莫講夢想。

人到中年,難得可以重新做人,欣賞別人如何教仔。同時,學習犯錯,學習放過自己,學習放過孩子。

期待著我們一家,都變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勇於接受新事物,容得下未知的錯誤,從此放得過自己。

原文刊載於 POPA Channel :—

https://popa.hk/reflections/articles/在新世界育兒:學習與錯誤共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