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麵包
雙面麵包

很具有好奇心的人,對心理學很有興趣,覺得創作是探就事物本質和豐富生命的一種方式。

我們為何喪失了創造力

許多人聽到創造力會覺得那好像是藝術和創作才需要的東西,但事實是我們天生就具有創造力,如果你問十個小學生要不要畫畫,幾乎所有小孩都會興奮的想畫,而且是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因為創造一個作品對我們自身就有很大的滿足感,但現在大多數人已經忘記這樣的滿足感了。
小時候我們熱衷於創造,但現在積木已經失去顏色,我們也忘記了如何去創造


教育

變成兔子(乖巧)的學生才能領獎

我想跟大家說個故事:皮皮魯是活潑好動的孩子,但他發現上課一定要坐在位子上、要舉手發言。

這一天,老師問全班:「如果有一顆球掉進水裡該怎麼辦?」王小湖回答:「用水把它沖上來。」老師滿意的點點頭。接著皮皮魯舉手,皮皮魯說:「讓爸爸再買一個。」

「皮皮魯又搗蛋!」老師生氣的說 。

「沒搗蛋啊!如果用手撈不到還硬去撈,不小心掉到洞裡很危險不是嗎?」

「真是強詞奪理!」王老師瞪大眼睛。

「我沒有強詞奪理」皮皮魯不服氣的說。

「老師對還是你對?」

這故事出自鄭淵潔寫的《馴兔記》,描述一群小孩如何被教育馴化成乖巧懂事的兔子的過程。

教育確實是需要教導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例如:耐心、人際相處、問題解決…,但我們的教育有時太過死板、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而往往我們都被教導著要追求那唯一的正解,做出那唯一的解答,考試考高分才是最重要的,在這過程中孩子便喪失了獨立思考和創造力,因為他們只懂依照老師和題目的要求去做出回應和解題,而那正確的反應和回應往往只有一個,也就是我們對好學生的標準。

工作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現今的工作幾乎都是專業分工,造成了我們只能接觸到生產過程得某一個環節,並且要一直重複做那個環節。另外,商品標準化和大量生產,讓我們需要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工作,也就是建立一個標準的工作方式,創意則會帶來損失,因此我們時常都在一個位置做著一樣的工作,沒什麼變化。

而在一天下班後,我們已經積累一身勞累,比起去做需要耗費腦力或體力的我們有興趣的事,我們更想要躺在沙發上看影片、玩遊戲,但長久下來我們的創造天性不斷被壓抑、不了解自己對什麼有興趣,久了我們也只能和只會選老闆希望妳做的選擇、社會主流希望妳做的選擇,但那往往不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都曾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孩,我們接觸、感受、創造,對每樣東西都新奇不已,曾經我們不怕嘗試和創造,我們享受創造本身的樂趣和滿足感,而並非想藉由創造得到什麼,也不擔心創造不符他人期待,但現在大多數的人都已忘記,單純創造的樂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