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高
小米高

歲月不留痕,人生是否只是一幕幕無聊的鬧劇呢? 日復日的生活,是否真的是生活呢? 每天戴著面具的日子,累透了。 真想放棄一切,過一些漂泊的生活,就好像 Windflower 一樣...... 但是,無根的感覺,我又是否能承受呢?

巴勒斯坦影展

昨天我參觀了無國界醫生所舉辦的巴勒斯坦攝影展,他們有一個 Guided Tour 帶我們,是由一位從當地剛回來的人介紹。這影展主要是叙述當地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人的佔領下所過的悲慘生活。

現時有兩個地區為巴勒斯坦自治區:西岸及加沙地帶,中間被以色列遠遠分隔開。但現在自治區被以軍佔領著,並在當地建立二百多個殖民區,每個約有三百人口的殖民區,以重兵達五千以軍保護著。以軍閒來沒事做,便向殖民地附近的巴人盲目掃射。同時,自治區內沒有警察,只有以軍「維持秩序」。以軍會抽查看不順眼的巴人,敲問、毒打、甚至不需審訊而殺害;利用巨型推土機推大石堵塞道路,令車輛無法順行;設置檢查站在以巴邊境,無理地拒絕某些平民出入;實施沒有期限、長時間的戒嚴;任意搜查巴人家園,甚至長時間佔領作為哨站。以上,都是透過無國界醫生導遊所講述的。

有幾點我自己能體會到的:第一,以軍在殖民地區外的巴勒斯坦人經常受到無故鎗擊,使我覺得如果以軍有大規模動作時,必會引起各方關注;反而這每天少許的騷擾,持之以恒下可以達到有效的搉毀效果,而又不必遭受國際譴責。搉毀的,除了巴人的家園和生活外,還有他們的心理、尊嚴和希望。

第二,人在面對不能抵抗的武力時,以及在沒有將來和絕望的生活下,很多時便會選擇自殺式襲擊這條路。除了帶著鎗與炸彈衝向敵人外,沒有武器的,手裡也會拾起石頭,向以軍拋擲,為的只求一快。在國際輿論都譴責這種自殺式襲擊(或稱恐怖主義),這種被巴人稱為「烈士」的人,反而令我覺得應受尊重。他們不斷自願以死來控訴世界,來達到目的。連自己寶貴的生命也不要,必然覺得有些東西比生命更寶貴。雖然我不同意傷害無辜的人,但除此之外又有何辦法?他們能走近他們心目中的「罪魁禍首」嗎?

第三,消息故意的散播,與封鎖了的新聞,這真是天淵之別。原來我們所經常聽到的自殺式襲擊新聞,都是在以色列政府的故意散播下流放出來,而巴勒斯坦人民的苦況,便不為國際社會所認知。美國或其他先進國家的校園鎗擊案,時有報道,然而經常發生的巴人校園遭以軍的鎗擊,我們卻全不知情。傳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在自由社會下,在民眾看來,是需要知道真相;在政府看來,是需要人民知道利好政府的消息;在傳媒看來,是需要在有限篇幅下提供民眾他們想知道的消息。在巴勒斯坦,及其他我不知道的情況下,似乎並不屬於這三方面的任何一方。

第四,我們需要牢記以往這地是屬於我們的嗎?歷史上某一土地是屬於誰的,是否一定要現在把它奪回?現在的以色列是二次大戰後猶太人所建立的,在他們稱為復國,因為以前這土地本屬於猶太人的。但將來,是否有一天巴勒斯坦人又要奪回這土地?那麼,究竟這土地是屬於誰的?如果根據這邏輯的話,恐怕現在的俄羅斯、中國及大部份的歐洲,都「應該」屬於蒙古的,因為這在歷史上曾被成吉思汗所擁有;而科威特更「應該」由伊拉克「收回」了,這以前都是屬於伊拉克的。在我看來,除去歷史的因素,大家可否嘗試了解現在的人正在經歷的痛苦呢?當萬千基督徒在閱讀聖經,同情內裡所叙述的猶太人民如何艱苦。在以色列復國後,又可曾了解原居於以色列土地的巴勒斯坦人民的苦況呢?可否想想以色列是如何「擠」開這土地出來的?

我所感到討厭的現代強弱懸殊的「戰爭」模式:

強者:擁有無可匹敵的武器,可謂必勝,會利用科技盡量減少己方的傷亡,低至數十人。有強大的宣傳工具,會把自己塑造成人道主義者,對方為恐怖主義者。

弱者:螳臂擋車,只能靠士氣及有限武器,和作自殺式攻擊。國際鮮聞其深入訪問,或只能得到敵方已歪曲的觀念,被大部份人指為恐怖份子。

我很討厭受控制的傳媒,幸好香港仍有比較自由的新聞空氣,我很希望在我有生之年都能繼續下去。廿三條,所有以言入罪的法例,政府操控的傀儡新聞,去你的!

-- 2003/5/25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