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燕 Rachel IP
葉曉燕 Rachel IP

藝術家|策展人|大學創意藝術系講師 IG: rachel.iphiuyin

打龍 | 沙龍攝影的問題

一種把攝影當做休閒嗜好的俱樂部或的連鎖組織,將非現實、非藝術、不 思考、在俗套概念與技巧中不斷重覆的拍照風格,以壟斷的管道規範了所有希望接觸攝影的創作者和觀賞者對這項視覺媒介的認知 (郭力昕)
(上圖)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欣賞「畫好似相、相好似畫」。 但想深一層這是否有點謊謬? (下圖右)早前也曾報導缺德龍友針釘蟲仔作餌,小鳥吞下身亡。 (下圖左)有不少人喜歡模仿郎靜山(1892-1995)的攝影作品。沙龍攝影的原創性何在?


每年香港花卉展覽都是「龍友」大展身手的好機會。近年花展漸變成「龍友」盛事,很多業餘攝影愛好者也喜愛到花展拍照。花展由最初的賞花,漸變成攝影項目。有攝影網站推出了花展攻略,人們背著大大小小的攝影器材入場,場內見到的相機鏡頭也許比花還要多。說實在的,對真正希望賞花的人而言,這並不是一個特別令人愉快的現象。

沙龍攝影的起源

「沙龍攝影」相信是不少初學習攝影的人最先接觸的攝影類型。假如你曾報讀技術向的攝影課程,相信你也必定會到過白泥影日落、到尖沙咀影夜景、去大坑影舞火龍、影花、影流水、影煙花、影女模、或有時北上影風景,又或到澳門影賽車。手法構圖美學大多相似,內容也幾近千篇一律。較大眾的攝影網站及雜誌,到今時今日,也大以「沙龍攝影」美學為主。

究竟什麼是「沙龍攝影」?「沙龍攝影」的前身可說是「畫意攝影」。「畫意攝影」於十九世紀中葉在歐美藝術圈開始。自1839年攝影術公怖以來,人們一直在爭論:「攝影相較於繪畫,它能否單獨成為一種藝術形式?」於是有人開始用繪畫的概念應用在攝影之上。畫意攝影師們尤愛唯美,著重光與影,希望攝影能有繪畫較果,藉以將攝影確立成一種單獨的藝術形式。1886年,英國人彼得亨利‧艾默生 (Peter Henry Emerson) 發表了一篇名為「攝影:一種繪畫藝術 (Photo:A Pictorial Art)」的論文,因而催生了「畫意攝影主義 (Pictorialism)」。 

至於攝影中的「沙龍」一詞,大概要追溯至1937「香港攝影學會」(The Photographic Society of Hong Kong) 的成立。「香港攝影學會」由一班上流的外籍人士組成,初時會員僅二十餘人,包括已故馮秉芬爵士及嘉道理爵士兩位。每月輪流在會友家中聚會一次,切磋影藝。「沙龍」一詞就是由Salon而來。後來參加人數漸多,學會會舉行定期性的月會、 攝影班及月賽等。1941年「香港攝影學會」舉辦「第一屆香港國際攝影沙龍展覽」。 及至戰後,華人自行組成了「中華攝影學會」,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更曾被譽為「沙龍王國」,當時有很多攝影師會去「打比賽」,為獎項為獎金的都有, 甚至以獎金為生,在世界各地的沙龍攝影比賽贏得不少獎項。雖然今時們日的沙龍風氣已逐漸式微,但香港好像仍有不少沙龍擁護者。 

攝影的哲學思考

1984年,哲學家Vilém Flusser寫了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tography (台灣的中譯本名 為《攝影的哲學思考》)。郭力昕在《攝影的哲學思考》一書中寫了一篇很有意義的文章,題為《我們需要攝影理論》。他寫道:『所謂沙龍攝影文化是由一班跟著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的玩相機、玩攝影的有錢人士建立起來的。(這和香港有點相似)透過組織攝影學會與各地區的分享會,一種把攝影當做休閒嗜好的俱樂部或的連鎖組織,將非現實、非藝術、不 思考、在俗套概念與技巧中不斷重覆的拍照風格,以壟斷的管道規範了所有希望接觸攝影的創作者和觀賞者對這項視覺媒介的認知... ... 雖然沙龍攝影在資訊與觀念開放的今天,影響力已逐漸式微;但它長久以來替台灣打造了一個極為淺薄、僵滯的攝影文化體質,其累積的、揮之不去的負面影響難以估計... ...多數的攝影愛好者,也不假思索地將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新器才的擁有與新技巧的研習上,好像只要掌握了最新的攝影產品、操作技術與特殊技巧,就掌握了所有攝影的「學問」。』 

這是一篇二十多年前的文章,環顧香港,感受甚深,也非常值得反思。 


文:葉曉燕 Rachel IP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