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
秋涼

早年給體制打過工,業餘策展人,在韓國和義大利生活過,目前以陸配身份在台灣讀博。

贵圈太乱,不如退圈|野聲电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类历史中永远不缺乏拜高踩低、党同伐异的情形,小到南北豆腐脑的咸甜之争,大到基督与伊斯兰的千年冲突。在本期电台中,两个游离于圈子之外的主播吐槽了当下的“圈子”,并分享歌曲Close To You与漫画家RC的作品《同人战争》。
欢迎扫码收听我们的播客节目「野聲」


你在鄙视链的哪一环?

秋凉:在米兰居家隔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和社会是脱节的,大部分新闻和我无关,也见不到什么朋友,概括起来,就是“悬浮”状态,一个“局外人”。回到国内解除隔离之后,我们可以走亲访友、约会吃饭,戴口罩的时候神经也没那么紧绷了,有种劳动改造人员重新被社会拥抱了的感觉。不过,回到现实社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碰到“圈子”问题:想做点啥事,没圈子真的不行,但一旦你进了圈子,鄙视链也随之而来,比如咖啡圈子里喝手冲的看不起喝星巴克的,文学圈子里搞纯文学的瞧不起搞非虚构的,JK制服圈子里穿日牌的看不起穿国牌的。Adon,你有感受到过这种鄙视链吗?

Adon:对,对我来说鄙视链真的无所不在,尤其在我比较熟悉的建筑、艺术、音乐领域,真的是壁垒分明。学建筑的可能觉得做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的没什么用,而且建筑的门槛也比较高嘛,建筑圈里做本土在地建筑的可能看不起做商业建筑的,艺术圈里做纯艺术的看不起当代艺术,如果你的艺术偏设计和商业一点,他们也觉得不是艺术,还有听流行音乐的被听摇滚的看不起,听蓝调爵士又看不起听摇滚的,听现代音乐又看不起前面,而古典乐站在最高端的位置。但我看这个鄙视链有个大趋势,通常是传统的看不起新兴的,小众看不起大众的,当然不是所有的都这样,比如听电子乐的,像实验的前卫的电子音乐更新,可能会觉得EDM传统的电子音乐比较无聊,就是新的瞧不起旧的。

秋凉:我还想补充一个点,就是往往花钱更多的瞧不起花钱少的,比如欣赏得起古典乐的人,他们的生存环境、品味修养往往要比听烂大街的流行音乐的人来得更好。那是不是在同一个同温层就不会有鄙视链了呢?其实也不是这样。最近我们看一个韩剧《产后调理院》,虽然里面的妈妈都住在同一个调理院里,看起来都是中产以上才消费得起的地方,可以说是活在同温层里,但细节上也存在差异,比如喂奶方面就有分母乳派和奶粉派的:母乳派的认为坚持哺乳是母爱的体现,不给母乳就是自私冷漠,这也是我们目前比较主流的观念,之前我在国内医院妇科的墙上就看到过宣传“母乳喂养好”的标语;但奶粉派的认为,母亲也是人,不是产奶机器,一昧“母乳至上”忽略了母亲的感受,例如会有堵奶、乳头皲裂、乳腺炎等问题,而且如果是全职妈妈也做不到随叫随到喂奶。这个韩剧里的奶粉派是个外形朋克的年轻妈妈,我行我素,想化妆就化妆,想出门就出门,想喝酒就喝酒,让其他妈妈又嫌弃又羡慕。那现实来说,很难有妈妈可以做到这么酷,产后调理院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处处是对新手妈妈们的贬抑,想要做自己,就会被当成是异类。

韩剧《产后调理院》里的奶粉派妈妈

那回到国内,最近有个新闻,一位哺乳期妈妈要求高铁乘务员为她冷藏母乳,遭到拒绝后拍了视频发到网上,就有些网友指责她“事儿多”,“找麻烦”,但重点是高铁也没提供母婴友好设施嘛,怎么搞得好像人人都可以对一个不那么顺从的妈妈踩上一脚了呢?其实无论什么话题,永远有一撮人找到一个理由去鄙视另一撮人,所以有人说,“分类是歧视的开始”。那Adon,你觉得鄙视链是怎么来的呢?

Adon:我刚说大部分鄙视链是小众鄙视大众,但我发觉以社会行为来说,是大流鄙视小流,如果你跟大家的行为不一样,你是异类,你就很容易被鄙视,但就品味来说,如果你的品味独到,听别人没听过的,看别人没看过的,有别人不知道的经历,当然这个也包含在价格里,比如这个经历比较难得到,需要比较高的社会地位,花比较多的钱,通常这种品味是小众的,越小众的品味越需要更多的金钱资源和闲暇时间来培养,所以可能因为这样子,小众的东西就显得高尚点。但社会化就刚好相反,有个日本的广告,就有个人不照着跑道跑,大家看他的眼神就像看到怪物一样,像这种社会氛围其实还蛮具有压迫感的,在东亚这种现象更明显一点。

身为一个创作者,我被鄙视链影响到的一环就是品味的这一环,比如你听的歌,你看的艺术家,你欣赏的建筑设计等等。我觉得一个人品味的养成和你的生活背景,所受的教育还有得到的资源都有关系,创作者有自己的taste是很好的事情,但没有必要单单因为品味抬高自己,因为纵观历史,品味无论大众小众也好,它们一直都在变化,就像巴哈的十二平均律在那个时代就像怪胎一样,当时根本没有人那么做,梵谷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在生前根本没人要买他的画,后来突然变成了国际知名的艺术家,附带让日本的浮世绘也登上了台面,所以我觉得品味这种事情一直是与时俱进,都有时代跟潮流的因素在,而且掌控话语权的人其实也是在世界顶端控制了潮流的那些人物们。所以我觉得看待一个作品,真实自然会创作出一种美,作品是否真诚我觉得是对目前的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很希望自己能够跳脱这个时代或者一些权威人士的评价之外吧。

今天我想要推荐的歌是Close To You,它也有另外一个名字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小时候我常常在录音带里听到,我妈妈很喜欢美国的双人组合“木匠兄妹”(Carpenters),是很温暖的一首歌曲,当时还蛮触动我的,所以后来常常在街头演唱这首歌。大家一听到这首歌都是木匠兄妹在1970年的版本,这个版本也是大红大紫,但其实这首歌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次,最早是Richard Chamberlain的歌手和演员在1963年发表的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但那张歌并没有火,反而是另一面的Blue Guitar火了,后来陆续有人发表这首歌,但都没有火,直到七年后木匠兄妹把它唱红了,可能和诠释人本身有差别,是这首歌找到了正确的主人,让市场可以接受,但之前的版本就不好了嘛?到底是歌还是人的问题?所以我选这首歌就是想表达同一个东西被不同人演绎,所有的品味都随世界改变,短短七年同一首歌可以从无人问津到大红大紫,全世界都在听,所以还蛮有意思的。

秋凉: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Adon带来的Close To You。

Carpenters(卡朋特乐队)是美国歌星理查德·卡朋特和卡伦·卡朋特兄妹二人组成的演唱组合,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期风靡一时。


真相不只一个,有话好好说

秋凉:那就像Adon说的,大部分时候鄙视链是掌握资源的人、既得利益者,或者为既得利益者站台的人,在缺乏资源的人面前秀优越,比如背名牌包的嘲笑背山寨包的,住皇城根儿的嘲笑住燕郊的。那还有一种情况,我觉得属于逻辑问题,单纯就是“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你不同意我就是反对我”。在这里推荐一个有欧阳靖参演的说唱Battle,也可以看作一个辩论,这场Battle的对阵双方赫赫有名,中国队是老子、孔子和孙武,外国队是苏格拉底、尼采和伏尔泰,让我们欣赏其中一个片段

即使是这么激烈的交锋,六位哲学家也保持了君子风度,动口不动手,我觉得好的辩论不是某一方大获全胜,而是让你觉得“两边都有道理”,它开阔了你的思维,获得了启迪。我从小就挺喜欢看辩论的,但进入社会后发现辩论的机会很少,聆听“重要讲话”的时候就很多,我们从小的教育系统也习惯给一个标准答案,偏离标准答案都不得分或者扣分,久而久之大家思维上就习惯了一个答案,就像柯南老说“真相只有一个”,但对我来说生活是种不断流动的复杂的体会,而不是跟真相较劲。其实有辩论还是好的,至少可以讨论,“一言堂”的话就比较痛苦,因为你只能有一种活法儿,一种可能性,稍微出格一点,就要被规训,就要被牺牲。

Adon:之前我们跟一个朋友讨论纯文学到底“纯不纯”,发觉这些定义其实都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在画圈子,人都是自我中心向外发散的,最根结的还是在划清自己的领域,有些评论家就是这个圈子里面,已经有些社会地位了,自然要划出一个界限,就像谁是真摇滚,谁是真艺术,谁做的是电子音乐、实验音乐,都有这些(画圈子的)东西,反倒是商业作品比较少,因为商业是有一个价值去判断的,你卖得好就是成功,卖不好就是失败,是纯粹以资本论,如果不是商业作品,就很容易陷入圈子和圈子的争斗当中,每个人都给自己画一个圈子,你在里面的地位越高,你筑的墙就越厚,别人就越难撼动,大家都不喜欢圈子,那是因为你还没进去的时候,可能你会迷失,有可能身不由己。我目前还没有进到各种圈子中,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我有个漫画家朋友之前在台湾的漫画家工会打滚过一阵子,一开始也是为了生存嘛,鱼帮水水帮鱼,如果完全靠漫画生存,需要有工会去支撑,我所知道的是他呆得还蛮痛苦的,他不喜欢圈子里面的一些文化跟做法,所以跳出来自己单干。我的想法或许有点天真,就是把东西做好,做一个真诚的作品,让自己的东西去说话吧。其实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鄙视链,但我觉得有些评论家把自己放得太高,也会让我有一点反感,Ta其实就是在维护自己的堡垒。像音乐的风格来讲,因为时代创造的独特旋律、独特乐器产生的独特风格,有些媒体人和乐评人去定义这个风格叫什么,那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方便讨论的东西,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知道这些知识,就在评论的时候画墙,有时候我也会说出很多名词,让别人觉得“啊你知道的好多”,那其实所谓的乐风定义,不需要大书特书,每个人只要了解历史,搜下维基百科就行了,这些比较像知识储备,并不是你必须要知道这些才能去品味所谓的艺术、音乐。我并不认为一定要具备这些知识才一定能看懂,但我不认为创作只有这些,就比较无聊了吧。所以对我来讲,一个能共情的、比较单纯的评论会让人感觉更加舒服,过于复杂的定义有时正是圈子这些争吵的由来,无论懂不懂也好,它不影响你去品味这件作品。

秋凉:我觉得这些知识精英坐拥知识储备,居高临下地评价别人的时候难免被吐槽,但他们圈地自high也好,还没有特别严重,但是如果上升到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力就非常可怕了,就像前面分享的说唱视频里面,孔子就批评了尼采,说他是在滋养仇恨。当对少数人的敌意上升到暴力,冲突、战争就不可避免。我一直觉得好好说话、能够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可惜的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都不乏一言不合、互不相让的情况,甚至无限Battle到流血牺牲的程度。

史诗级说唱大战:东西方哲学家对战


为了爱与和平,DO NOT JUDGE

秋凉: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来自一位我非常喜欢的漫画家RC,她曾经是名同人画手,画过很多徐克电影的同人,比如《大理寺日志》、《龙门飞甲》等等,后来自己也出了本子,这本就是我今天要推荐的《同人战争》。

大陆漫画家RC

早在2010年,RC就根据徐克的狄仁杰系列电影画了一系列同人,其实我自己并不喜欢徐克的狄仁杰系列,对我来说不太愉快的观影体验,但我个人非常喜欢RC画的同人,是因为想看懂梗就跑电影院看了徐克的电影。那RC在接受“动画学术趴”采访时说,之所以她画那么多徐克电影的同人,是因为其中呈现的优美时代让她非常着迷,所以就以狄仁杰系列电影为基础创作了《大理寺日志》,现在已经是一部非常当红的国产动画了。

今年四月,RC原作的条漫作品《大理寺日志》由好传动画改编成了番剧动画。

如果你也是看漫画的人或者哈过耽美,可能对“同人”这个词并不陌生,从灌篮高手到BLEACH到火影忍者等等,都会有各种各样的CP,常见的就是掐CP,一言不合就会撕起来,到现在流量明星也存在这样的“粉圈”现象,甚至愈演愈烈,带来更加激烈的冲突,小时候我们的掐架只是在贴吧、论坛里Battle,那现在的Battle是要真金白银地甩出去。RC在《同人战争》的前言里说:

“本作讨论讨论的是同人活动和宗教活动的相似之处,而非宗教本身,法不妄言,人不妄判,DO NOT JUDGE!……曾几何时,世界上出现了宗教,成为了同人圈子的始终,宗教和同人之所以相似,是因为人们都带着深刻的感情,去努力了解一个无法触及的世界,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这部作品里她cue到了当今主要的宗教,佛教啊基督教啊伊斯兰教等等,把这些宗教纷纷拟人化,一言不合就掐架,另外也呈现了粉丝圈里的掐架,和宗教之间的战争逻辑是非常相似。当然我们说同人圈再怎么掐架也就是烧钱,但宗教就会演化成流血的战争。

在RC豆瓣主页观看《同人战争》 https://m.douban.com/photos/album/120918572/

我本人不是任何一个宗教的信徒,但我相信形形色色的宗教,在最初创始的时候总的宗旨就是引人向善,但到了当代就演化成了各种各样的分支教派。我个人很喜欢两部讨论宗教话题的印度电影,一个叫《OH MY GOD》(2012),另一部是阿米尔·汗主演的《我的神啊》,从名字、讨论的话题和传达的观点,我觉得概括起来都差不多,就是神不光存在于庙宇、宗教人士背后,也可以存在于凡人背后,凡人的举动也可以通往大爱或者说神性,而为什么有那么多神棍跳出来,为神代言,无非就是利益驱动,利用人们内心的软弱、恐惧和无知为自己谋利益。

同人之所以产生是源于对偶像的爱,之所以产生掐架也是因为每个人的爱的表达不同,观点不同,与其以暴制暴,倒不如师法自然,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Love&Peace~

感谢收听「野聲」电台,让我们下期再见。❤️


文案策划/秋凉 音乐制作/Adon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