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garLi
PygarLi

澳門人/現居日本/在日工作/在日結婚/平面設計師/YouTuber 【YouTube Channel】:https://www.youtube.com/c/PygarLiの日本生活 E-mail:pygarliwork@gmail.com

從日本電影海報看日本人的觀影習慣_日本電影能再創高峰嗎?

「日本電影要被韓國電影超越了。奧斯卡最佳電影為什麼是韓國而不是日本。」

韓國電影『寄生上流』勇奪奧斯卡最佳電影獎後,電視台的評論節目主持人說了上述對白。我想電視台的潛台詞是「韓國電影應該是在日本電影之下的。」

其後該節目的電影評論嘉賓如是說,「韓國電影市場比日本規模小,在國內即使再受歡迎利潤也不高,所以大部分電影創作人都會面向國際市場來制作電影。」

市場規模比日本小?翻查去年2019年日韓電影院觀眾入場人數,日本1億9千萬,韓國2億2千萬。別忘記韓國人口只有不到日本一半的5千多萬人。當然數字上可能只反映了韓國影院票價比日本便宜,比較容易吸引觀眾。還有韓國政府對電影業的補貼。(戲院票價,日本$約130港幣,韓國$50到70港幣。日本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貴。)


電影是綜合藝術,也是大眾娛樂。面向的觀眾群是什麼人,拍出來的電影就會是什麼樣子。韓國電影在面向世界,而日本的電影近年了無生氣,少有出色的原創電影劇本,一直在量產改編小說或是漫畫題材。這可以吸引固有的觀眾群,還可以容易吸引到投資人。

但這種不溫不火的電影要受國際關注應該是有點難道。就好像日本的諧星不會以政治或社會議題去創作,笑話本身就會失去靈魂一樣。電影最後只成為投資人的工具,俊男美女明星的花瓶。


這不是一篇影評的文章,我本身在日本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很多時候也會做有關電影的宣傳制作。在看到《寄生下流》的日韓版電影海報,就會覺得日本電影業不振很可能是因為有一班被寵壞的觀眾。

以設計師的角度,韓國版原版的電影海報完全是以電影為先,在圖像上就可以感受到電影的氣氛,即使你對該電影一無所知,也大致理解到電影故事是「現實味」很重的主題。

「話到口邊留半句」,留白在平面設計上相對重要。

而日本版的海報為什麼會變這樣。書體的大小有點反客為主,得獎標記太顯眼,情報量有點太多。但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日本人習慣了這種調子的設計。

正如浮世繪沒有印象派大師的加持,日本人只會把它當作禮品包裝紙。在日本市場上「受外國人賞識」是很重要的宣傳手段。

其次是不把電影內容濃縮成兩句標語、不把它言語化明瞭化的話,令人看似「易入口」「易理解」的話,日本人是不會花千八円去看的。

電影海報應該是象徴該電影而存在,很多名作首先會令人回想起的都是海報的強烈存在感。而日本電影的海報往往只是宣傳工具。

像這種日本海報被劣評的事也不是第一天的事。到底是觀眾太懶惰不去理解電影本身,還是日本觀眾一直被寵壞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